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790章

作者:不是奸臣

偏偏大明这几年367,国泰民安,国库充盈,实力大增,各只军队也训练地兵强马壮,可谓精力充沛,龙精虎猛,将军们嗷嗷叫着就愁没仗打,而文官们就愁没法出去装逼。

如今,蒙古十分配合地发动了对大明的攻击,此时不狠狠收拾俺答汗,更待何时?

于是,朝廷中几乎一面倒,不分党派,人人都争先恐后,嚷着要求嘉靖皇帝全面出击,调动精兵猛将,打俺答汗一个满脸花。

严嵩却有意无意,瞟了太子一眼。

本阁老怎么感觉,这小子用力过猛,在演戏呢?

过去太子虽然也有主战的时候,但更多是胆小怕死啊。

今天他怎么回事?

太子越说越是激动:“父皇!我大明几年来,在父皇和严嵩首辅的励精图治之下,败蒙古,平叛乱,灭倭寇,全歼7大海盗王,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无败绩啊。如今我大明严阁老这样的能征善战统帅在朝廷上,戚继光、(bdej)马三多、俞大猷、胡宗宪这样能冲锋陷阵的猛将在军中,加上我军队兵制改革,也初见成效,各地军队都裁汰了孱弱的军户,吸纳了大量虎贲之士兵,战力可谓空前高涨,此时不打,没有天理啊!”

一向胆小怕死的嘉靖,都被太子忽悠地来了精神,也觉得太子说的TM有道理啊。

过去朕总是被俺答汗骑着拉屎拉尿,如今朕早已不是过去的嘉靖啦!

朕,乃是天下最牛逼的千古一帝啦。

你还想骑着我脖子拉屎?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嘉靖兴致勃勃道:“好!太子壮志凌云,那么你认为这次与蒙古开战,该派谁去挂帅,统兵打仗呢?”

众多朝臣心中呵呵。

太子从来都是有便宜就上,有困难就缩。

这次大明与蒙古开战,虽然蒙古出其不意发动进攻,局面其实对大明有利。

因为大明的国力提升,这是明摆着的。

国库中,如今每年能入账4000万白银,是过去的4倍。

光是严阁老在上海开发房地产,前些日子就轻轻松松卖了1.2亿房款!

这些银子,可都随时可以调动啊。

加上大明这些年东征西讨,涌现出无数将星,可谓大明170年来,除了开国之外,将星最为璀璨的时代!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马三多、任环、戚继美,就连女将军,都涌现出李华梅这种逆天的女提督,还有戚继光老婆王氏这种战场玫瑰。

还有一大波战功赫赫、实力不凡的武将,都被这些名将光芒掩盖,压在中下级呢。

可以说,大明如今肌肉爆炸,分分钟可以教俺答汗做人!

这时候,太子肯定要抢统帅的位置啊!

统帅这只军团,将来的功劳,不都是他的?

就在群臣们心中默认,太子必然抢夺主帅位置时,太子却口风一变道:“儿臣提议,严阁老能征惯战,多次出征,从未败绩,这次北伐蒙古,也应该由严阁老统帅大军,儿臣相信,不出多少时日,必奏凯歌!”

重臣们狗眼碎了一地。

就连之前欢呼雀跃的太子党,也纷纷瞠目结舌。

纳尼?

这是什么情况?

太子怎么突然变了性子,不去前线装逼,却将这个唾手可得的功劳,送给严嵩?

莫非,这货脑袋进水啦?还是被驴踢啦?

就连高拱都不明所以,一脸懵逼看着太子。

嘉靖都大大出乎意料,仿佛不认识般看着太子。

太子这一步棋,连嘉靖都没想到。

只有严嵩,脸色却微微一变,轻轻叹息一声。

太子,终究还是走出这步棋啦。

这反而更加印证了严嵩心中的猜测。

太子,终于全面发动了!

从严嵩回京,就一直在观察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最近这些大事,表面看起来,仿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联系,但对于严嵩这种政坛的绝顶高手看来,这些孤立的事件,其实每一件都是有紧密联系的!

发生变异的太子,就如同国手对弈,天马行空,支离破碎,但每一步其实都有很深的用意。

泰山封禅、军制改革、拉拢勋贵,包括,这次提议的北伐蒙古····

太子,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局。

看不明白的人,就会觉得太子尿性变了,把这次大功劳让给严嵩。

但其实严嵩最清楚。

太子,只是要支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