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949章

作者:不是奸臣

明明手中掌握一把王炸好牌,结果硬生生被崇祯等人,打成了一把屎牌!

一开始,派小股部队,去镇压,结果搞不掂,给人送了人头。

然后派中股部队,又去送经验。

最后派大股部队,15万来了个松山之战,结果各自浪自己的,一人一把号,个吹个的调,坑队友,被人家包了饺子。

后来发现控制不住了,开始修炮塔,修防线,还派袁崇焕去。

结果袁崇焕好不容易弄死了努尔哈赤,又被自己皇帝宰了····

野猪皮级别越来越高,不断进化,大明的势力越来越低,名声都葬送了,弄得东北都跟着努尔哈赤反了。

努尔哈赤最牛逼的一点,就是当地人,熟悉地形,钻山沟打游击,那是大大的牛逼。

可以预料,如果此时严嵩雷霆震怒,把精锐部队送到辽东去,努尔哈赤肯定不会正面硬杠。

他要是那么597傻,怎么能在松山之战,以一当十灭明军15万精锐?

他肯定会跟严嵩钻山沟、打游击啊!

消耗自己精锐,在严寒的东北穷山恶水之间,与努尔哈赤打游击、躲猫猫、送经验,给敌人升级?

严嵩可不会犯这种傻逼错误。

要不打,那就不打,要打,一定是倾尽全力、出动百万的灭国战!

“所以,在目前我们不打算与努尔哈赤,全面决战的情形下,修建长城,暂时堵住努尔哈赤的南下之路,性价比最高。”

严嵩正色道。

众多武将不吭气了。

说服了众人之后,严嵩微笑转向戚继光:“元敬啊,本阁老听说,你对修建长城,很有想法?你想过,修建空心长城的设想?”

戚继光震惊。

你怎么知道的?

众人听,空心长城?我擦?确定这不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

要说修长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当然是唯恐不够结实,修建的都是实心长城,还恨不得弄得固若金汤。

空心?

这可能吗?。

第1707章 修建新万里长城【3】

戚继光却彻底震惊了。

他只是最近驻扎在北部,对抗俺答汗时,走上了八达岭长城,才产生了“修建空心长城”这个想法。

提起戚继光,很多人知道他抗倭牛逼,练兵牛逼,但并不知道,历史上长城防务特别是蓟镇长城,其防御能力的加强,戚继光功不可没。

这货,屯驻在北京北部的时候,主持修建了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东起河北省遵化马兰峪,西至北京市平谷将军关,全长82华里,其中有52座敌楼,14座烽火台。

明朝隆庆三年(公元1568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包砖加以大修,并创建了空心敌楼。戚继光设计创建的空心敌楼和砖石城墙把长城的建筑水平推向了最高峰,使黄崖关长城在万里长城中最完好地保存下来。

戚继光坐镇蓟州16年,成就了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蓟镇长城“兵精城雄,两千里声势联结”。使长城的防备力量大大加强。此间,蒙古大封建主朵颜部入侵蓟北,却被戚继光杀得屁滚尿流。从此,蓟州一线边防固若金汤。

听到严嵩询问自己,戚继光沉声道:“严阁老,各位大人,戚继光屯驻北京期间,确实对北部长城经过了仔细考察,发现这些边墙不仅低薄,而且颓废较多,根本无法阻遏蒙古人的武装袭击。而且在旧长城线上虽有一些砖石小台,但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士卒,又没有地方贮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不利于战斗。”

众人倾听。

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北方的长城在结构上存在问题,并不能有效遏制蒙古人进攻。

联想过去蒙古人多次打穿长城防线,攻入大明腹地,围攻京城的事情,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感情我们的万里长城,也存在不少漏洞啊。

其实严嵩也是第一次知道大明如今的长城,居然只是一些碉堡而已!

而不是后世他看到的万里长城。

这TM坑爹啊。

光是山上的碉堡,一旦被蒙古人围攻,确实只有死路一条啊。只是撑得时间长短而已。

戚继光沉声道:“各位,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他一千二百座々‖!”

严嵩连连点头,后世看到的那种气势磅礴,绵延千里的长城,原来出自戚继光的设计啊。

戚继光拿出一张图纸,指点江山,沉声道:“但要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成全部实心的长城,颇为耗费人力物力,故而我建议,将城墙分为一、二、三等,双侧包砖城墙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城墙为二等边墙,石城为三等边墙,要冲地段一律包砖,严禁任何偷工减料现象。在城墙垛口下的宇墙上以一定的距离及地势情况设置了望孔、射孔,有些地段在外侧城墙筑有雷石凹槽溜道,大大加强防卫能力!”

“那你所谓的空心长城,会不会损失坚固程度?”胡宗宪非要刁难戚继光。

戚继光摇摇头笑道:“在加固城墙的同时,又修建空心敌台。所谓空心敌台分为三层:基座、中空及顶部楼橹。这是我写的一本书!讲述的就是如何修建空心长城!”

他拿出一本书,献给严嵩。

严嵩接过来一看,这是戚继光所著《练兵杂纪》!

这本书中,戚继光中对空心敌台有这样的记载:“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

“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

严嵩惊奇。

戚继光这个货,也要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