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312章

作者:不是奸臣

“那你说怎么办?”

有人问杰克马。

杰克马猛然站起来,慷慨激昂道:“要我说,要么不搞,搞就是大手笔!既然大明科学院顾不上我们,我们为何不投入巨资,自己成立一个丝绸学院?自己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省的看别人脸色!”

这一言既出,举座皆惊。

无数人看着杰克马,如同看一个疯子。

要知道,严嵩举大明帝国之力,才建造了一个帝国科学院。

什么?

你杰克马居然异想天开,也想仿效严嵩,建立一个学院?

还是丝绸学院?

这是什么鬼?

杰克马看着一脸懵逼的众人,慷慨道:“各位,我杰克马敢于预言,再过20年,不,是10年,就是科学技术的天下!”

“我们这些丝绸生产者,要是不能先人一步,抢占科技制高点,迟早被人取而代之。据我所知,欧洲人一直在煞费苦心,想要盗取我大明的丝绸生产技术。以他们的手段,大明丝绸技术流出,那是迟早的事情!你们想过没有?以后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一听说这个,众多丝绸商人立即炸锅。

“什么?盗取我大明丝绸技术?反了他啦?”

“嗨,这一点不难理解。我大明丝绸如此赚钱,让我等赚得盆满钵满,那些西方商人怎么可能不眼红?”

“我古代四大发明,哪一个没有被人盗取,流传到国外,成为世界共有?”

“我提议要保护丝绸生产技术啊。这是我等不传之秘!”

众人都窃窃私语起来。

。。

第2015章 大明技术学院纷纷建立【2】

杰克马摇摇头,大声道:“光是保护,没有发展,是没用的。大明这么大,人口这么大,那些西方商人想要盗取技术,我们是防不住的。但老祖宗留下的技术能盗取,我们如果自己开发的技术呢?我们如果能生产的丝绸,颜色又好、质量又高、产量又高,价格还低,西方就算盗取了技术,也没法与我们竞争!这才是长久之策啊。”

众多商人纷纷点头服气。

逼王马果然眼光不一般啊。

“那丝绸学院,就真的要成~立了?”

杰克马得意洋洋,大声道:“当然!我已经找到了大明科学院。虽然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不肯为我们做事,但他们还带着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未必能留在科学院深造,必须要出来找工作。-”

众人眼睛亮了。

杰克马拍手:“我们就瞄准这些人,重金聘请他们,前来丝绸学院,主持研发丝绸生产相关技术!我们的技术投入,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_的。”

杰克马的话,引起了商人们的热烈共鸣。

最后,湖州丝绸商人们,决定联名上书官府,请求成立丝绸技术学院,专门研发、保护丝绸相关生产技术,提升丝绸生产效率。

湖州官府,办事效率很高,向朝廷严嵩申请。

严嵩一看,顿时颌首表示赞扬。

这些商人,厉害啊。

当即批复同意,并指示所有的费用由商人们分摊,技术成果也由商人们共享,但对歪果仁是绝对保密的。谁敢泄露技术机密,就等于泄露国家机密。

于是,湖州的丝绸技术学院,就成立了。

杰克马担任第一任名誉校长。

基本的技术骨干,都是大明科学院培养出来的那些毕业生,前来担任,还有三位科学院院士,担任名誉顾问。

……

无独有偶,丝绸技术学院,不是大明唯一的民办技术院校。

在供销两旺的市场刺激之下,大明商人们对于技术和生产力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

受到丝绸学院的启发,各行各业商人,都在拼命联合,大力出资成立专业技术学院,提升相关专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力。

比如,大明瓷器学院,在江西景德镇成立。

大明水泥技术学院,在天津成立。

大明航海和造船学院,在天津开办。

大明地质探测和矿业学院,在杭州开办。

大明茶叶学院,花落福州。

还有山东蓝翔职业技术学校,在山东落成……

这些民间商人成立的学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大明各地破土而出。

原本,大明科学院每年产生的几百个毕业生,都在发愁自己毕业之后的去向,学的是科学,而不是科举,自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每年能留校的名额很少。

往年只能去参加严嵩举办的科学考试,授予相当于一定官职的研究生职位,但名额也是很少。

如今,面对这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批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大明科学院毕业生,不但不愁工作了,反而成为了各个技术学院,争先恐后争夺争抢的香饽饽!

不少毕业生,都拿到了数个学院给与的聘用书,只是整天发愁自己该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