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330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其中,杨博、张四维等势力依旧保持强盛的晋党,在某些时候态度也趋向于保守。只有在符合晋党利益的时候,才会支持严嵩,也总体算作保守派的另类。

激进党,是以王家屏、王锡爵、徐渭、胡宗宪等新锐改革派,他们要求顺应时代趋势,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扶持商人阶层强势崛起。

这些官员的一个特点,就都是严嵩一手扶持起来的青年官员,但这些人与资本、商人、科技接触极多,他们看到了这三者结合起来的恐怖力量,还有对大明富国强兵的巨大意义。

他们一方面对内要求激进改革,全面废除过去的封建残余,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军工业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对外奉行炮舰外交政策,要求大明积极展开全球殖民,用大明先进的火炮和战舰,轰开周围弱小国家的国门,将大明的荣耀和伟大,播撒到地球每一寸阳光能照耀到的土地上。

。。

第2031章 新思潮派系之争【8】

军方中的名将,例如胡宗宪、马三多、李如松、俞大猷、李华梅、戚继美等,也基本都属于激进的改革派,对外都是强硬的鹰派。

但有一个人不算在内。

大明军神,戚继光。

戚继光虽然出身武将,也因为武功超绝,一跃从正六品武官,成为了正二品的兵部左侍郎、太子少保,但对战争和对殖民的态度,相比其他狂热的军方高级将领,却更加沉稳。

他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对外殖民和扩张,我支持,但应该在明帝国的能力范围之内,循序渐进,有计划有限度进行。不宜全球开战,毕竟大明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吊打全世界的地步。”“四零零”

这一点,倒是与严嵩不谋而合。

最后,是中间的温和派。

温和派,以次辅申时行、锦衣卫大都督陆柄、阁老李春芳、军神戚继光为首,主张对内实施循序渐进的渐进式改革,综合考虑大明的发展阶段,还有社会承受能力,在不引发激烈全面的社会矛盾前提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一点点加速推进大明改革,对外坚定奉行殖民扩张政策,扩大大明的国土和资源,将大明充裕的子民,移民到更加富庶的西太平洋和南洋群岛上,进行殖民统治,将那些蛮荒之地,渐渐同化成大明的本土。

对于商业、科技和资本,温和派态度,也主张扶持,但同样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一切谨慎为上。

保守、激进、温和这三派,基本类似与后世中的右翼、左翼、温和派三种主张,在朝廷中各自占据了一大片位置。

他们不光在朝廷中争论斗争,在民间同样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由于严嵩奉行文化昌明的政策,鼓励不同舆论,兴办不同类型的文化周刊、杂志、报纸、书社、诗社等媒体,三大派系都在不断积极布局媒体资源,抢夺话语权。

各种类型的报纸、杂志、图书、书社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大明的各大城市中兴办崛起。影响力较大的,有保守派兴办的【儒林】、【圣人微言】、【圣道】等杂志,还有各个大儒在江西、福建、南直隶、浙江等儒家文化十分发达的省份兴办的各种书院,如岳麓书院、万松书院、西湖书院等等。

他们一边拼命抨击时事政治,指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继续发掘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比如谦虚、自省、孝道、奋斗等,自我进化、自我改进,争取能与来势汹汹、龙精虎猛的改革派新文化,进行正面对抗。

有改革激进派兴办的【上海滩】、【号角】、【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在这些舆论阵地中,改革激进派的各路热血青年,大声疾呼,试图唤醒沉睡了几千年的大明社会,鼓动人们“平等、自由、博爱、科学”的精神,与封建残余压迫势力作斗争。

较为激进的爱国商人胡雪岩,还在上海石破天惊,兴办了大明第一所女子中学,专门招收女学生!

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震惊了整个大明社会。

无数保守派、老夫子、卫道士痛心疾首,站出来大声指责,这是伤风败俗,这是不顾廉耻。

但胡雪岩却依旧故我。

他在上海女子中学开学典礼上,对第一批仅有的13个女子学生,慷慨激昂道:“千百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禁锢和压迫了多少有才的女子,让多少青春年少、才能超过男人的女孩子,被迫接受公婆欺压、老公打骂、相夫教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压迫?不是一种剥削?人,生来平等。男人,女人都是人,凭什么男人可以上学,可以改变自己命运,而女人不行?我就要做大明第一个女子教育学家!”

红顶商人胡雪岩,身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军火首富,也是有钱任性,只要女孩子报考上海女子中学,统统免费!一切免费!

原本只收到了13个女学生....

很快就增长到了89个。

然后突破了200个。

·····

上海女子中学,以及随后成立的上海女子大学,成为了全世界最早的女子中学和大学,并至今成为全球连续500年排名第一的女子大学和中学!

这里培养出了无数女首相、女总统、第一夫人,走出了大明,走向了全世界,被500年后的西方媒体,誉为“女权主义圣殿山”。

温和派的杂志报纸,也是不少。它一方面抨击保守派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另一方面也在抨击激进派的过分理想化、过分急躁化、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好心也能办坏事。

总体来说,这三大派系由于严嵩的强力镇压,不能从政治上直接消灭敌人,也不能采取暗杀等手段进行人身抹杀(严嵩依靠锦衣卫、东厂、情报机关等机构,对各大势力进行严密监视,不许使用下三滥手段),故而只能老老实实,在政治上、舆论上、政策上,绞尽脑汁,攻击彼此。

这一时期,也被大明1.7历史研究者,称为“华夏历史上,舆论气氛最自由最开放的黄金时代”。

有趣的是,这些派系光是靠嘴上骂,还觉得分不出胜负来,还会派出很多奸细,打入敌人内部,充当敌人的“猪队友”“高级黑”,来实力坑爹。

比如,一个大学生,明明政治阵营是激进派的,却非要伪装成读书人,投身到万松书院去,满嘴都是大骂激进派改革,打压了他家的土地利益,要写文章骂改革派。

万松书院的院长,当然很高兴,就让他写了一篇文章,亲自推荐到了【儒林】杂志,还成为了卷首篇。

结果,坏事了。

。。

第2032章 严嵩高坐庙堂看尔等撕逼【9】

这位大才子,居然是个高级黑,满嘴都是之乎者也,却一心黑保守派的种种政策,阴阳怪气,专门抹黑曲解保守派的政策,鼓吹要“克己复礼”,要严格恢复周礼,说什么商人不许坐马车,不许穿丝绸,女人不许读书,必须裹小脚,必须三从四德,甚至老公死了还要殉葬···

这哪里什么粉,简直是高级黑!

就连保守派,也不至于脑残到要求恢复这些早已被人们摒弃、甚至骂的狗血淋头的腐朽“周礼”啊。

这篇大才子的大作,刊登之后,社会各界一通哗然。

然后,激进派和温和派,就如获至宝,开始连篇累牍,集中炮火,猛烈攻击这篇文章,并将战火延伸到了【儒林】这份杂志,最终烧到了保守派身上。

民众们也对保守派如此倒行逆施,逆势而动的要求,表示不解,纷纷在【儒林】杂志社外集会,臭鸡蛋、臭豆腐洗地,简直臭不可闻啊。

保守派的各位大儒,一脸懵逼,气急败坏,调查之后才发现,麻痹原来是敌13特内奸搞鬼啊。

各位大儒,心中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

激进派,你们这些没节操生孩子没屁眼的玩意,居然用这么阴的招式,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