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393章

作者:不是奸臣

数百万游行示威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商人,都将严嵩视为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不断唾骂。

“严嵩,大奸臣!”

“首鼠两端的小人!”

“推动变革的是他,反对革命的也是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各种民怨沸腾,严嵩在民间名声下降了不少。

但胡宗宪不管这些。

他忠实地执行了严嵩的每一道命令。

苏州、杭州、上海···

一座座城市,被朝廷的大军进入,任何敢于抵抗朝廷严嵩命令的抗议游行示威人,都被强行驱散,或者关押起来。

。。

第2086章 替君分谤,功高自污【1】

此外,三大票号发出去的贷款,被严厉追查,而市舶司也禁止了这些商人继续从事对外商品买卖等商业活动。

还有抗议的学生,也遭到了学校的各种处分···

一时间,整个东南、西北的抗议浪潮,被严嵩以雷霆万钧之势,霹雳弦惊的手段,强行莽一波,镇压了下去。

民众对严嵩怨声载道。

本以为这次游行示威,皇帝会极力反对,但变革派首辅严嵩会鼎力支持。谁知皇帝这次没出头,严嵩倒是十分激进跳出来,镇压革命群众···

这让各路革命群众,十分不满、不解,对严嵩的各种谩骂之声,甚嚣尘上,沸反盈天。

这些情况,都被无孔“二零零”不入的探子侦查到,并马上反馈给了陆柄,又到了皇帝的耳中。

“是吗?”嘉靖此时满脸笑容,听到严嵩被天下百姓骂成狗,皇帝笑得很开心啊:“严爱卿当真没有对那些刁民手下留情?而是玩真的?”

“确实是玩真的!”陆柄指天发誓道:“光是在上海,胡宗宪就抓了一千多人,最顽固的变革分子,在杭州也抓了八百多。在肃州,严阁老命令军队可以强行冲入人群,结果造成了三死九伤,民众都骂严嵩是革命的刽子手呢。”

“咱家这里也有不少情报!”黄锦也献宝似的,赶快告诉嘉靖自己的努力:“我东厂通过侦查知道,严阁老利用市舶司和三大票号,彻底堵住了那些支持资助造反运动的商人财路。他们一个个被银行追缴借贷欠款,不得不砸锅卖铁,卖掉工厂,损失惨重呢。”

嘉靖听得更得意了,开怀大笑。

杰克马等商人,通过暗中资助这些学生、农民、工人闹事,皇帝其实一早就知道了。

开玩笑,堂堂大明皇帝,如果连谁在背后煽风点火都闹不清楚,早就可以回家洗洗睡了···

他的厂卫机关,渗透到大明每一个角落,商会、协会之中当然也有锦衣卫和东厂探子。

嘉靖一早就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农工商等各个阶级闹事,但核心还是商人。

商人是这次变革运动,最大的收益者,一旦三级会议召开成功,他们就立即一跃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从社会最底层变成与士人并肩、占据三分之一投票席位的超级大势力!

故而,商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巨资,烧钱供应其他各阶层,一起尽情闹,各种搞事情啊。

嘉靖对此,洞若观火。

他就是要看看,严嵩是否真的对商人阶层下狠手。

如果严嵩只是抓街头闹事的泥腿子,不管商人,嘉靖就会怀疑他是故意放水,治标不治本。

但眼看着严嵩对工人学生狠,对商人更狠,直接断了商人的财路。

没有贷款,商人的工厂没有运转资金,开不起来,没有市舶司销售许可,商人生产的东西没法外销···

一来一去,就要了商人的亲命了。

掐住了财路,就等于掐住了这些革命之人的脖子。

嘉靖对严嵩这一套十分专业的组合拳,非常欣赏,点头微笑道:“严爱卿办事,从来都是真心诚意,结果也从不让朕失望。朕让他去镇压革命,是选对了人啊。”

“可严阁老的名声,在民间也一下子臭大街了····”陆柄苦笑道。

“哼!”嘉靖却颇为爽快,美滋滋道:“严爱卿只要忠于朕一人即可,要那么好的民间名声做什么?臣子,名声太好,不是福气。”

这才是嘉靖的心里话。

说实话,过去严嵩功劳太大,在民间的民声也太好,一直很让嘉靖心中有所担心。

这就是帝王心术。

你是臣子,要那么好名声干嘛?想学王莽篡汉,还是田氏代齐?

陆柄急忙道:“臣不是那个意思,臣只是觉得,这次严阁老,可是替皇上办事,结果自污名声啊....”

“哈哈,你直接说,他是替朕背锅不就得了?”

嘉靖笑得美滋滋:“没错,这次确实是他替朕背锅了!不然朕就要以圣旨下令,让军队镇压,不过对他来说,替朕背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叫替君分谤!”

“我这是自污名声,在替君分谤!”在严嵩的书房中,严嵩也在对伊丽莎白分析当前的局势,语重心长说。

“替君分谤?什么意思?”伊丽莎白对严嵩最近的举动颇为不解,他这是在搞毛线啊?又是自己偷偷写书,又是煽动革命,但真正革命之火烧起来,他又冲锋在第一线,替皇帝背锅,充当镇压革命的刽子手,这一波操作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骚的飞起,却让伊丽莎白死活不明白严嵩到底图什么?

“呵呵,替君分谤,是一个中国古代智慧故事。”

严嵩慢悠悠道:“在春秋时期,春秋五霸第一齐桓公,从威慑楚国回来之后,作为春秋首霸,声望到达了极点,自己开始飘飘然,生活作风也开始腐化起来,各种标准也开始超格,这时候,他的重臣管仲,作为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权谋家,却没有对齐桓公劝谏,反而一起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老朋友鲍叔牙看1.6不惯了,说国君有错,你不但不劝谏,你还和他一样,你这样做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