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402章

作者:不是奸臣

他们没有严嵩的超大格局,当然也看不到严阁老的阴险套路,只是为大明如今财政基本靠借的局面,忧心忡忡。

严嵩笑了笑,如今的套路,其实也差不多了,嘉靖泥足深陷,就算想要自拔,也晚了,那就去扮演一次忠臣吧。

他站起来:“走,一起去劝谏皇上!”

文渊阁中,所有的阁老都一脸激动,站了起来,跟随严嵩去进宫劝谏。

而六部街上,也马上轰动了。

六部尚书,纷纷带着各自的侍郎们,自发跟随在内阁阁老们身后。

大明有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大臣们虽然干活不积极,但觐见皇帝、劝谏帝王时,却非常积极!

因为这是史书留名的好机会啊。

平常你干活,就是累死,也没有青史留名的机会,而只要劝谏皇帝,这种露脸的机会就大大的有。

拿现代话说,这就叫刷脸!

刷脸多了,自然名气就来了。

再说,皇帝借钱过日子,这种事无论让人看来,都是不正常大大。何况皇帝还大手大脚,花钱如落水,听说三个月下来,已经欠了三大票号一个多亿的银子···

这种事,天怒人怨啊。

何况,这些臣子180们心中还有一句MMP···

皇帝您一个月都花上千万,而我们的薪水,却被扣了一半!

皇上你良心不会痛吗?

这种公司亏损,全靠融资,老板挥霍,却要扣除员工一半薪水的奇葩事,谁都心中窝火啊!

大臣们一听说严嵩要带着内阁去劝谏皇帝,谁不要跟着踩两脚,过去抗议一把?

于是,这只劝谏的队伍就越来越壮大。

文渊阁出来的时候,才十几个人。

经过六部街,一下子变成数百人,六部尚书和所有的侍郎以上官员,统统加入了。

经过成贤街,又涌出了国子监的上千名监生、博士,一起加入劝谏皇帝队伍,向皇宫涌去。

最后抵达了皇宫侧门,六科廊又站满了人。

是六科给事中(言官),还有御史台的数百名御史,也一个个怒气冲冲、义愤填膺、为国死节的架势,撸起袖子,抡圆胳膊,准备找嘉靖干架去!

就连严嵩都有点懵逼了!

这是怎么回事?

我不过去皇宫找皇上劝谏一下,你们几百人跟过来是怎么回事?

。。

第2093章 百官逼宫死谏【1】

严嵩抓了一个御史,貌似还是官僚地主阶级的人:“你,你为何跟着本阁老去皇宫啊?”

那御史义愤填膺,拍着胸脯大叫道:“严首辅,虽然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不妨碍我支持你这次抗议啊。皇上这几个月,为了修道长生,挥霍掉了几千万两白银,而我们的工资薪俸却被扣了一半,这合理吗?····啊,啊,不对,我太过激动,怎么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真实理由是,我们要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我要仗义死节!我要青史留名!”

严嵩:“····你不用解释了,我都明白。”

可见,嘉靖借贷过日子,还自己美滋滋光顾自己,却让臣子们都苦哈哈的,是多么不得人心。

这一幕,却震惊了四九城老百姓。

他们瞠目结舌,看着几千个官员,怒气冲冲,成群结队,如同游行示威一般,走过了大街小巷,直奔皇宫而去,议论纷纷。

“咦?没听到景阳钟响啊,这些当官的是要参加朝会吗?怎么这么整齐?”

(皇宫一旦开临时朝会,就会敲响景阳钟,听到景阳钟响的半个时辰之内,在京官员必须赶到皇宫。)

“你什么眼神啊?没看到这些官员都没穿朝服?我听说,他们是要集体进宫进谏皇上!”

“啊?集体进谏?这么多人?自打嘉靖二年大议礼之后,再也没见过这场面了!”

“啧啧,最奇怪的还是领头之人,是改革派的魁首严嵩严首辅,但他身后跟着的,可既有改革派的,又有保守派的,还有中间派的,还有御史言官!这几乎所有朝臣都来了!啧啧,这今天是怎么回事?猫鼠一窝,一起吊打皇帝吗¨「?”

“唉,听说了吗?是皇上残酷镇压了东南商人,拒绝了商人们要召开三级会议,废除身份限制等要求,结果商人们如今都销声匿迹,逃亡各地,我大明的经济一下子就崩了啊···”

“啊?这样啊?可我看到皇帝貌似过的还是挺滋润的?”

“你懂个屁?皇帝如今在借钱过日子!每个月都要借贷亏空几千万!如今已经欠了三大票号一个亿白银啦!”

“我擦?三大票号?不要啊!我全家的存款都在里面!这皇帝能还得起吗?”

“还钱?呵呵,呵呵呵,皇帝的国库,如今空空如也,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寅吃卯粮,你觉得他怎么还钱?”

“麻痹!感情皇帝都在吃我们啊?还不打算还钱是不是?”

四九城的京师民众,也一下子暴怒了。

如果仅仅是皇帝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们倒也无所谓,只是骂两句昏君而已,但如今一听说,感情皇帝的手已经伸入他们的钱袋子,正在无耻吮吸民脂民膏,还不打算还钱的时候,老百姓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忠君?

这个没毛病!

你要是打仗,我立马就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