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506章

作者:不是奸臣

第2178章 世界局势,大明经济恢复【3】

而陆地上,同样热闹非凡。

大明在中南半岛上,一共有三大势力。一是缅甸土司,已经被莫卧帝国强行吞并,二是大明附属国暹罗王国(泰国),也同样沦陷在莫卧帝国的大军之手,曼陀王沙陀王逃入大明的安南领地。三是大明占领的安南之地(越南),气氛也日益紧张。

由于莫卧帝国的野心勃勃、不断扩张,如今大明已经与莫卧帝国,从过去隔着喜马拉雅山脉,隔山相望,发展到如今剑拔弩张,直接接壤了。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莫卧帝国策反并收留了大明三大叛将,神级搅屎棍——洪承畴、耿精忠、尚可喜三人,萨利姆还将他们三人册封为手下大将,命仨人统兵操练,磨刀霍霍,准备进攻大明领土安南。

这一切,都加剧了大明与莫卧帝国的冲突。

两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但严嵩要考虑的问题,还不止眼前这点。

他此时正在410召开高级幕僚会议,商讨征讨莫卧帝国的对策。

“···我大明一大弱点,是如今外贸繁盛,贸易货物十有八九,需要从莫卧帝国掌控的印度洋过境。一旦与莫卧帝国全面开战,我大明的海路贸易,必然受控于莫卧帝国。莫卧的萨利姆一旦禁止外国商人,通过印度洋与我们贸易,我们短时间内受到的损失不小啊。”

次辅申时行徐徐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申时行老成谋国,说出的话代表了很多朝臣的观点。

朝臣们纷纷点头。

严嵩也点点头。

从古代到近代,每次华夏与印度发生冲突,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印度仗着自己优越的地理环境,对印度洋具有很强的控制力。一旦莫卧帝国这次也运用自己的优势,切断大明与欧洲的海路贸易路线,大明短时间内受到的损失就很大了。

贸易,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大明虽然国民渐渐富裕起来,消费能力也日益上升,但毫无疑问,贸易路线的巨额收入,依旧是支撑大明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果前面跟莫卧帝国掐起来,结果贸易线被敌人断了,这损失之大,无异于打游戏帝国时代被敌人突破贸易线,屠杀贸易马车那般惨烈啊。

严嵩也有些为难啊。

莫卧帝国可是一个大帝国,跟过去大明征服的日本、高丽、吕宋、苏门答腊可统统不一样。

就算大明拥有这个时代地球上最强大的海军,要全部封锁莫卧帝国的两侧海岸线,也是够为难的。

严阁老素来谋定而后动,想了半天,脑洞大开,突发奇想····

咦?

这莫卧帝国推行的是伊斯兰教,统治者又是蒙古贵族后裔,是不是可以····

传教过去,让他们印度人改信我大明的宗教?

比如···白莲教?

几千年前,佛教从印度传到了中国,而如今,严阁老准备把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白莲教(佛教净土宗的一种变种),传回印度,让他们改信!

这个脑洞,在历史上能实现吗?

能!

因为后世的印度人,众所周知,根本不信伊斯兰教。

事实上,伊斯兰教在印度的鼎盛时期,也只有莫卧帝国统治时期,终于达到了巅峰,随后印(bdde)度的伊斯兰教势力一路走下坡路,最后被赶出了印度。

印度人随后改信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反而成为了被印度教徒迫害的对象。

印度——巴基斯坦如今撕逼不断,背后的主要原因,不就是

印度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ying国在印巴分治方案之中,故意按照宗教,将印度教徒划在一起,将伊斯兰教教徒划入另一个国家?

印巴冲突这仇恨的种子,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已经种下。

既然印度人可以从伊斯兰教改信印度教,那为毛不能改信白莲教?

严嵩脑洞大开···

白莲教最高统治者——圣女,如今可是他严嵩的女人,嘿嘿。

(严嵩还不知道,唐怜儿刚刚替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在呼和浩特城)

白莲教的势力越强,严嵩的力量不就越强吗?

佛教这被印度抛弃了千年的宗教,如今新瓶装旧酒,以白莲教的名义返销回印度···哈哈,想想就让人很燃。

严嵩不难想象,白莲教在唐怜儿的领导下,潜入印度各个苏巴(就是省份,莫卧帝国的称谓),将印度的底层民众发展成白莲教的狂热信徒,最后从内部暴动反抗萨利姆的统治。

萨利姆大帝会不会气炸?

呵呵。

严嵩说干就干。

他立即向皇帝嘉靖告假,理由是要动身去草原重镇呼和浩特一趟,前去考察边防情况。再去一趟大明的西南边陲,巩固大明西南边防。

嘉靖很爽快准了严嵩的出巡计划,并对严嵩严阁老的勤奋治国,劳模风范,大加赞赏。

此时嘉靖被迫公布了【平权诏书】和【新税法】,大明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商人阶层很满意获得的新权力,正常恢复了市场秩序,以及外贸秩序,罢市结束,农民工人结束了罢工,返回土地和工厂,学生也结束了罢课,返回了各自的大学,继续上课。

一句话,大明的原有秩序得到了迅速恢复。

特别是大明的赋税,得到了回归正常。商人结束罢市之后,憋了半年多的商品贸易,马上回复正常,甚至报复性爆发了一倍多,赋税迅速增长,大明朝廷每个月的财政收入增长到了3000万两。不仅能轻松支付各项开支,还能偿还之前嘉靖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