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516章

作者:不是奸臣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薯疏》是研究块茎作物甘薯种植的重要史料。《甘薯疏》从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田间管理、选种储存、加工食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即使到了现代,这篇论文也具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

要知道,甘薯此时还没流传到大明,徐光启只是听自己描述过甘薯的一些特征,就能写出如此详细的论文,严嵩感到····

你妹的,学霸就是学霸,学霸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但想不到,在安南居然碰过了流传过来的甘薯?

这让徐光启鸡冻万分。

严嵩看徐光启怎么也不走了,心中一动,明白了徐光启的意思。

要知道,甘薯可是好东西啊。

在大明,如今的主要粮食,一是小麦,二是水稻。基本南北方的主食。

但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对于粮食种植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水稻不用说了,必须要在水多温暖的地方种植,而小麦种植也需要很多水。

可大明广袤的土地上,广大的西部、中部地区,都是严重缺水的。还有滩涂、荒山等地形,都没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和小麦。

怎么办?

这也是大明极大影响粮食产量和人口的问题。

大明如今的耕地,大约总数在7亿亩左右,但拥有灌溉系统、水量充足的上等田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剩下的9成土地,都是中等、下等田地,种植传统作物产量很低。

但甘薯不一样啦。

甘薯属于耐旱植物,将他种植在干旱土地中,甘薯反而长得更好!

有了甘薯之后,大明那十分之九的干旱土地,立即变成了量产过200斤的高产良田!

而大明的粮食产量,一下子能有一个飞跃的提升。

徐光启抚摸着那颗甘薯,激动颤声:“严阁老,这东西对于我大明来说,无异于一场粮食界的革命啊。只要能引入甘薯,还有玉米等,我大明的粮食和人口,都将大幅增长!”

“.々好,我会安排人推广出去。”严嵩点头道。

严嵩如今开疆拓土,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他。

那就是大明人口不够多啊。

虽然在这时代的地球上,大明1.6亿人口绝逼算是最多的国家,但无奈严阁老不断开疆拓土,大明的领土增加速度很快。而严嵩还想将整个北美、南美和澳洲土地,都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

严阁老明里暗里,不断大量向海外移民···

这就造成了大明的人口入不敷出,不够使用啊。

如今,有了这种高产的粮食作物甘薯,严嵩担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甘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不需要占用很多的人力,就能自己(王了的)生长的很好。

甘薯只要及时种下去,给它浇点水,平时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顾,甚至不怎么用锄草,到了收获的秋冬季节,就能收获很高的产量。

这相比需要精心呵护的水稻和小麦,甘薯的优势无与伦比啊。

严嵩叫来了占城此地的大明官员,询问道:“这甘薯是怎么来的?”

那官员一脸懵逼,以为严阁老要追究他田地中长了这种“杂草”的过错,吓得跪在地上流泪道:

“阁老恕罪!下官不知啊。下官只知道,有些西班牙商人的夫人,似乎喜欢养这种南美的作物,作为观赏,似乎是他们经过这里的时候,无意抛弃或者掉落了些在土地上,就长了出来。”

严嵩点点头。

。。

第2188章 西红柿,首辅茄【3】

关于甘薯的由来……

大明、欧洲殖民美洲之后,一些商人满世界溜达,将原产于南美的一些作物,带到了欧洲和亚洲的国家,这才促进了作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传播。

而这种传播,对于大明无疑是有利的。

“莫要慌张,这种植物,并不是杂草,对我大明朝廷很有好处!”严嵩对那痛哭流涕的官员道。

“啊?”那官员一脸懵逼。

这不是杂草?

不用追究我的罪过?

我刚刚到底说了什么?哎吗呀,早知道就说是我引进的了,这样我就可以加官进爵了。

一想到此,官员就后悔得哭晕在厕所。

严嵩:“我要你调查一下,占城这里还有没有奇怪的植物,都要给这位徐光启大人说啊。让他分辨一下有没有用。我给你记上一功!”

那官员喜出望外。这可是天上掉下大馅饼啊。

“奇怪的植物,我这就让人去仔细调查!”

那官员屁颠屁颠,跑了出去。

不多690时,那官员找来了一堆老农民,向徐光启一一说了周围田地中可疑的植物。

徐光启一番调查之后,又确认了一种原产于南美的特殊植物——番茄,也已经流传到了安南。

“哦哦,番茄,西红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