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522章

作者:不是奸臣

而是宗教。

宗教,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唐怜儿挑选的这500人,都是白莲教中的精英高手,一个个传教起来舌灿莲花,天花乱坠,能把死人说成活的,把黑得说成白的。

更致命的是,他们还携带了严嵩特意批准的上百种大明特效药。

这都是李时珍作为院长的大明医学院,经过无数辛苦研究,结合东西方医学精华,才研发定型的特效药,对于南亚湿热气候之下十分盛行肆虐的疟疾、登革热、霍乱、天花等种种要命的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此时的南亚,医疗卫生条件有多糟糕?

举个栗子。

此时莫卧帝国,堂堂的大帝国,新生婴儿出生夭折率,高达65%!

三个孩子出生,两个孩子会夭折!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而大明的医疗卫生条件呢?

即使严嵩没穿越之前,大明的新生儿出生夭折率,也低于40%。

两项对比,就能看出在传统医学上面,大明本来就比莫卧要强得多。

而严嵩穿越而来之后,大明的医学更是如日中天,突飞猛进。

李时珍这些本土神医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各路西方的医生,因为受到了教廷的残酷迫害,纷纷流亡或者被贩卖到大明,统统被严嵩照单全收,高官厚禄,请他们参与大明医学水平的提升研究。

在东西方知识交汇贯通之下,大明的医学如坐了火箭一般,开着挂向上飞升!

专门克制疟疾的金鸡纳霜,专门对付细菌的青霉素,相继研发成功。

唐怜儿这些白莲教的传教士们,就手中携带了不少这种专门的药物,深入到莫卧帝国的偏远山区、农村(好的的),进行各种治疗。

要知道,莫卧帝国本来医疗卫生条件就很差,又处于种姓制度的残酷压迫之下,那些偏远的低种姓村落,缺医少药,根本没人关心没人搭理啊。

一旦一个人得了疟疾,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这个村子往往只能将病患扔到深山老林中,被老虎吃掉,或者听天由命而死,根本无力救治。

很多小孩,只是因为蚊子叮咬一下,就患上了天花,也会被遗弃到深山老林之中。

而在这种绝望之下,唐怜儿的大明医疗队,啊呸,是白莲教传教士们,如同天使一般来到了这些最穷苦、最种姓制度压迫的低种姓和贱民中间,开始给他们治病。

他们会怎么想?

。。

第2193章 唐怜儿玩特效·仙女降世【3】

唐怜儿、白眉鹰王、辛巴达等此时就住在孟买的一座平民窟之中。

孟买、加尔各答作为莫卧帝国东西方两大港口城市,地位类似大明的上海和广州。

但在种姓制度+贫富分化之下,这两座人口大城,也拥有巨大的平民窟。

平民窟中,生活着数以万计的低种姓、贱民和贫民。

他们缺医少药,衣食无着,饥寒交迫。

莫卧帝国的统治者,对他们的生死漠不关心。

对于一心想当世界之王、压倒大明的萨利姆大帝来说,这些贱民、低种姓屁民的生死,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与其花钱给他们吃饭治病,不如统治在军队上,还能多打下两个国家呢。

这恰恰是严嵩和唐怜儿,研究了很久的莫卧帝国的弱点。

那就是····

社会底层!

莫卧帝国的社会歧视严重,贫富分化厉害,加上种姓制度的固化,社会底层几乎没250人关心。

这跟大明还不一样。大明的农民虽然没钱,但还是有社会地位的,加上科举制度能实现阶级阶层向上流动。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这种鲤鱼跃龙门的神话,并不少见。所以大明的社会流动性和公平性,要超过莫卧帝国很多。

加上现在的嘉靖平权诏书,以及新税法,大明更加提前几百年,领先世界进入了平等自由的社会。

不过,这莫卧帝国的严重不平等,恰恰是严嵩和唐怜儿瞄准的焦点。

辛巴达看到唐怜儿不去发展那些上流社会有钱人,反而将目光聚集在孟买的百万贫民窟,觉得有点不信,摇头叹气道:

“我觉得,严阁老这是疯了。他在做无用功!这些贫民都是烂泥扶不上墙,你们帮助这些人,在这些人中传教,怎么可能对莫卧帝国造成伤害?”

唐怜儿微微一笑道:“我们走着瞧。”

她想起临行之前,严嵩说过的话···

“这上流社会,不用怎(bdfg)么传教。他们醉生梦死,就算信奉了白莲教,也没有冲动造反,反倒是那些饱受压迫的社会下层人,没有吃喝,缺医少药,我们只需要用点金钱药品,就能轻易收买。他们还能为我们的解放事业,一起流血牺牲···”

严嵩熟知历史,他知道莫卧阿三在各种矛盾堆积之下,如同满满的干柴,也并不缺乏起义,比如日后被ying国人占领后的各种大起义,打的还是很有血性的。

这时候,缺乏的只是一根火柴而已。

严嵩要唐怜儿去印度的目的,就是做这一根火柴。

唐怜儿先是拿出了一张百万金票,递给了白眉鹰王。

众人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