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56章

作者:不是奸臣

看着数百个丑陋的倭寇髡头(倭寇的发型),嘉靖龙心大悦。

严嵩趁热打铁,向嘉靖道:“皇上圣明,才能出戚继光这样的猛将,实在是社稷之福、万民之福啊。”

嘉靖听得顺耳,哈哈大笑:“严爱卿说的不错。戚继光实在是上天赐予朕的虎将啊。不知他现在官居何职?”

严嵩介绍:“世袭明威将军。”

嘉靖皱起眉头。

明威将军听着很威风,但其实是个武散官阶称号,并非实职武官官衔。也就是,刚才威风凛凛杀倭寇的戚继光,其实还没有正式的官衔。

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品级和待遇都很低。这其实只是一个四品官,还需要被苏州当地文官节制。

所以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戚继光,一到了官场,便缩手缩脚,受尽冤枉气,连区区六品文官都敢对他指手画脚一番。严嵩要趁嘉靖高兴给他加官进爵,让他早日掌握更大权力。

果然,嘉靖听说这么忠勇的猛将,只是世袭四品官,还是武散官阶称号,立即传旨:“戚继光世代忠勇,抗倭有功,着晋升为江苏总兵,统领江苏各卫所军,抵抗倭寇.~。”

江苏总兵,是正三品武官,且掌握实际军权,相当于现在的战区司令。

戚继光大喜过望,想不到严嵩大人带着皇上一来,就给他如此一份重礼,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虎目含泪,沉声道:“敢不效死,以报皇上隆恩!”

嘉靖重重赏赐了戚继光,心满意足,但一转脸又阴沉下来:“苏州知府何在?”

听到他阴沉的声音,苏州知府尚维持一个哆嗦,知道该来的终究躲不开,苦笑一声,走出队列,跪在地上:“臣,苏州知府尚维持,参见陛下。”

严嵩皱起眉头,知道苏州的惨状,深深刺痛了嘉靖敏感而脆弱的帝王之心,他要找替罪羊出气了。

嘉靖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的圣明皇帝。既然皇帝是没错的,倭寇之祸又这么惨烈,那必然是下面的官吏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

苏州知府,自然就是皇上的替罪羊。

嘉靖冷眼瞪了尚维持一眼:“你这个苏州知府,是怎么做的?倭寇在苏州横行肆虐,你束手无策,朕看你不是贪赃枉法之人,就是软弱无能之辈!要你何用?”

尚维持叹息一声,也不敢辩解,跪在地上,流泪叹息。

眼看苏州知府尚维持要被嘉靖迁怒,遭受雷霆之怒,严嵩却眼珠转动了两下。

据他所知,尚维持其实是个不错的官员。他担任苏州知府不久,但敢于放权,最大限度支持戚继光、任环等名将抗倭,还亲自兴建铁铃关,与关前的古运河、枫桥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易守难攻,成为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军事屏障。

尚维持,人如其名,他的存在让饱经倭寇践踏的苏州尚可维持,如果他不在了,或者换了个庸才,怕是苏州城早已沦陷。

严嵩决定将尚维持保下来,让他欠自己一个人情,更为饱经战火的苏州留下一个好知府。

“皇上,这尚维持其实上任不足八个月”严嵩笑眯眯道:“苏州百姓说,继光继光,倭寇杀光,维持维持,尚可维持。说的就是尚维持啊。”

嘉靖这才知道,原来尚维持是刚到任的苏州知府,这黑锅也不该他来背,无奈笑了笑:“`‖看来,朝廷对苏州亏欠太多,才让局面糜烂到这个地步啊。”

嘉靖一句话,不仅让尚维持感动地热泪盈眶,更是将周围苏州的百姓一个个感动坏了。

前面提到过,苏州其实与明朝有很大一段恩怨情仇,那真是三岁孩子没了娘,说来话长。

苏州曾经是张士诚的都城,被朱元璋课以重税,整的凄惨无比。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苏州又成为倭寇肆虐的重灾区,更是让苏州人对大明的怨气,达到了巅峰。

在苏州人看来,老子给大明贡献了那么多钱粮,还有那么多人才官员,结果倭寇一直入侵,烧杀抢掠,大明却拿不出精兵强将,庇护苏州,保护这里不受倭寇侵扰,那老子(王王的)交税纳粮有个屁用?还不如用来重金贿赂倭寇,破财免灾呢。

于是,在嘉靖龙舟抵达苏州之后,并没有如同其他地方,受到热烈欢迎,一方面固然是倭寇入侵,烧杀抢掠,另一方面还因为苏州人民心中的怨气未平。

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嘉靖皇帝却感慨:“朝廷亏欠苏州太多”,让满腹怨气的苏州人,终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心说:“你才知道啊。”但有了出气口,苏州人民便不再视皇帝如仇寇冷漠以对了,立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皇上圣明啊”

“还请皇上为我苏州做主!”

“我苏州盼望皇上,如同久旱盼望甘霖啊。”。

第239章 装逼完了,皇帝要负责!【2】

嘉靖看苏州父老,一片泪眼汪汪,受气孩找到亲娘的样子,装逼的欲望得到了大大的满足,哈哈一笑,豪气万丈道:“好!苏州的父老乡亲,朕向你们保证,苏州是朝廷的钱粮重地,一百多年来,为朝廷做出的巨大贡献。朝廷当然不会忘记苏州,这些倭寇肆虐,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朕必然调兵遣将,选任贤能,尽快扑灭剿灭这些倭寇!还我朗朗乾坤!”

水深火热中的苏州百姓一听,一个个更加激动不已,成片成片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皇上圣明啊!”

“皇上拯救万民与水火啊。”

“如倭寇剿灭,我等愿意出钱,修建皇上的万家生祠,时时祭祀啊”

最后一句,虽然嘉靖对自己还没死,就要被人列入祭祀对象很不感冒,但一想只有太上老君这种道家三清,才有资格被百姓挂在墙上,时时祭祀,自己能与神仙并列,也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笑得更加灿烂。

看着皇上在万民之中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装逼的老毛病又犯了,严嵩却在后面偷笑。

苏州百397姓的反应,固然在他的算计之中,但狡诈的严嵩早已派人潜入百姓之中,广泛发动,讲清利害,还有今上的性格,告诉他们要尽快剿灭倭寇,从水深火热之中走出来,就要学会溜须拍马,奉承皇帝,满足皇上装逼虚荣心,逼得皇上不得不投入重兵强将,巩固苏州防御。

话说严嵩真是不容易,要满足皇上装逼欲望,还要不动声色,润物无声,还得帮嘉靖找装逼的场所,还要替他教育装逼对象,该如何以最爽的姿势,让他装逼,太不容易啦。

一般的装逼,比如殴打纨绔,英雄救美,已经无法满足嘉靖那颗越来越风骚的心。

严嵩让嘉靖来苏州装逼,是早已想好了嘉靖装逼,需要更大的格调,格局和背景。

那就是抗倭。

如果对南巡之前的嘉靖来说,抗倭只是遥远的故事,沉迷于修道的他,顶多只会懒洋洋挥挥手,让严嵩自己去搞,他懒得过问。

但如今,南巡的嘉靖,不仅对倭寇有了切肤之痛的体会,更在严嵩的毁人不倦熏陶下,学会了装逼,从此走上了装逼不归路。

这种皇帝以抗击倭寇为主题的装逼,效果是刚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