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6章

作者:不是奸臣

此时竟然听到这画跑到员外郎王哲斋的手上。

王哲斋自然不知道自己刚刚到手的珍宝《清明上河图》,已经被严嵩看上了,此时的他依旧在众人的追捧下飘飘然。

当天晚上,王哲斋的府上就来了不少的官员,平日里多有交流,算得上是好友。当然其中大部分是齐党的人,不过王哲斋对党派并无恶感,反而他是齐党的受益者,因为有了齐党,他才可以在贫寒中有书读,然后在齐党的资助下一路科举披荆斩棘,最后顺利中举,并在齐党的保护下成为了一名员外郎。

这一天,王哲斋的府上热闹非凡。

《清明上河图》被铺在三张拼凑起来的桌子上,一群人围着,目光炙热,啧啧称奇。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果然不愧是传说中珍宝啊!”

“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美哉!”

“天啊,这画太丰富了,而且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真不愧是传世名画!”

一群人越看越喜欢,竟然有爱不释手之感,心中不禁对王哲斋好运地获得这幅画而感到羡慕,还有小小的嫉妒。

“好了,好了,别看了。”王哲斋看到众人眼睛都发红了,连忙收起《清明上河图》。

“再看看嘛……”

“对啊,完全不过瘾啊。”

“好东西不分享,不为人子啊!”

王哲斋在众人的哀求下,只好又给他们看了半个时辰,才勉强收起来。

众人哀叹。

“今天看了这《清明上河图》,突然感觉我家里珍藏的那些宝贝画,简直太差了。”

“对啊,没法比,没法比。”

突然,一个人猛然说道:“王大人要小心那个狗贼严嵩,他可是全京城知名的古董收藏爱好者,而且手段极为粗暴,喜欢强行索取他人古董。”

另外一个人大叫:“对,我记起来了,上次朝中某位大人有一只非常漂亮的鼻烟壶,恰好看到严嵩奸贼看到了,奸贼直接强行索要,那位大人自然不肯,但是又害怕严嵩,只好将鼻烟壶送给了皇上。”

“这事我知道,我还听到传闻说,最后严嵩奸贼还找到皇上,竟然让皇上将鼻烟壶送给他。”

“这奸贼,恨不能除之,以清大明!”

“可恨!”

众人一说到严嵩,眼中就义愤填膺。作为文人,最喜欢的就是嘴炮,谁是奸臣就骂谁,如果不骂,你就是坏人。

王哲斋冷笑:“此等奸贼,必当不得好死,想想当年刘瑾,位高权重,权势滔天,甚至被成称呼为‘立皇帝’,最后还不是没好下场?凌迟而死,割足3357刀!”

其他人哈哈大赞:“王大人所言极是,严嵩此贼,未来必然会步入跟刘贼一样的下场。”

不过,就在这时,门外仆人敲门进来。

“老爷,严嵩严阁老在外头,想进府内。”

众人皆静。

严嵩?他怎么来了?

其中一人冷笑:“哼,严贼来此,必然有不可告人之秘密,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或许就是为了《清明上河图》!”

众人皆惊,然后愤怒。

“可恶,难道是来强行索要《清明上河图》的?”

“此宝要是落入严贼的手里,岂能无异于明珠暗投,侮辱了这副珍宝。”

“对,绝对不能被他拿走!”

“王大人,叫他进来,让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脸抢!”

(车上码的字,不过比较短,先发出来给大家看了再说)。

第24章 新司机怎么装老司机的逼?【2】

严嵩走进王哲斋府邸,面色冰冷。

他刚刚在外面就隐隐约约听到了这些人在骂自己无耻啊、明珠暗投啊之类的。

严嵩已经将这些人打入了黑名单,准备什么时候好好折磨这些贱人一翻。

“王大人,听说你手中有《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否可以拿出来一观啊?”

严嵩直接无视了其他的官员,开门见山问道。

王哲斋虽然刚刚还挺硬气的,但是现在真正跟严嵩面对面的时候,还是有点心虚,没敢拒绝,回房间里面重新拿出了《清明上河图》。

严嵩的前身有两项非常出名的技能——青词、书法。

青词指的是祭文,因为嘉靖喜好修道,经常要向上天祭祀,所以就需要青词,而青词的特点就是天马行空,风雨雷电,一般的官员一写这东西肯定非常头疼,为严嵩是最为厉害的青词高手,历史第一也不为过。

除了青词之外,严嵩的书法也是极为精深,非一般人可比。有个事例是清朝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这是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但是悬挂的竟然是严嵩题写的匾额-【至公堂】。乾隆帝感觉有点耻辱,这可是大奸臣,所以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数遍。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仍然让严嵩的字高高悬挂。

由此可见严嵩的个人水平。

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一项是历史闻名的,那就是——古董收藏。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