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980章

作者:不是奸臣

但严嵩不怒自威

嘉靖又说了两句,发现严嵩对他的意见根本不感兴趣,一脸懵逼

第2574章 无知之人【1

陛下,这铁路不是朝廷的钱,而是商人们钱,他们看重新疆的未来价值,才如此大手笔投入。朝廷应该给与支持和鼓励才是!

严嵩笑眯胀却坚决无比道

嘉靖没脾气了

对王如今的局面,皇帝的角色,基本就是个聋子的耳朵—摆设

皇帝支持,严嵩要办,皇帝反对,严嵩还是要办

嘉靖只好悻悻然道:“既然如此,那爱你就看着办吧。

严嵩躬身而退

但嘉靖却依旧不服气

恰好,此时又有人跳出来找严嵩和西北战役的麻烦了

这次却不是文人,而是一个武将,名叫刘维勇

刘维勇是大明弘治一朝兵部尚书刘大夏的孙子,也是出身诗书世家。在嘉靖三年考中了武状元后被仟命为六品游击将军,积功升迁,2已经升到了兵部右侍郎,兼仟广东总兵

这位广东总兵刘维勇,直接给嘉靖上万言书,痛陈西北战事,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大明实在大大的不划算

他提出的观点,主要有

西北是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当年以洪武,永乐之神武,都没有正式收归大明所有。当时被北元占据,如今被罗刹国占据,我们就更不该轻易开启战端,与罗刹国全面开战

西北战争非常艰苦需要大量的乓力,补给和物瓷,耗费大量的国力。国吊大妊战必亡,对大明国力消耗这么多的战争,却要争夺一块没有多大价值的土地,到底值不值?

同样道理,刘雄勇也反对严嵩进行了好几的北美战争。认为北美那地方,只是听说很大,但距离大明实在大远了,大明攻占下来也无法好好利用,不如省点力气

归根结底,刘维勇与他爷爷刘大夏的观点一致一一大明就应该规规矩矩守好祖上留下的一亩三分地,别的十地,一寸也不要!

严嵩看到这封折几平要被气笑了。

当年,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使得大明恢复了元气,弘治就有意恢复下西洋的壮举,让兵部尚书刘大夏查阅一下郑和留下的无价之宝【郑和海图

谁知,刘大夏居然一把火把无价之宝郑和海图绘烧了

弘治皇帝一脸懵逼,招来刘大夏问他“朕让你查阅海图,准备发展海军,前往南洋,你怎么一把火给烧了?

刘大夏振振有词:“哔下,当年永乐皇帝为了下西洋,耗费了多少国家财富,弄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如今陛下虽然励精图治,我大明国势渐渐恢复元气,但还要好大喜功,进行下西洋这种劳民伤财的举动,我不赞成故而臣一把火烧了海图,我大明就该老老实实,留在陆地之上,经营好祖业,那种劳民伤财,异想天开之事,还是少做为妙!”

弘治皇帝膛目结舌,想要追穷刘大夏的责任,但珍贵无比的郑和海图已经付之一炬,也只好作罢

刘大夏的胆子,就是这么大

可惜是拿着无知当勇气J

郑和海图,那是郑和用了无数人命和银,换来的大明对于南洋和印度洋周围国家,水文、地质潮汐情况的资料

这种资料,是一个国家的无价之宝!

可惜,却被一个农民刘大夏,一把火烧了⊥

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给国家和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就是不长脑子的可悲

严嵩每次想起来,就想一脚踢飞这个满脑子都是狗屎的“忠臣“L

如今,这个刘维勇,跟他爷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也许是老刘家的祖传脑残基因在作祟。

他也同样反对严嵩对外扩张之举

不光北美战争不支持,就连严嵩收服西域的努力,他也觉得是劳民伤财,是好大喜功

严嵩冷笑

这种人,纯粹是种地种多了,眼睛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他们不思讲取,也不许国家开疆拓土,有所进取!

他们只是看到了,战争要征税,要是死人,却完全看不到,战争对王一个强大帝国的崛起,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很简单

要是成吉思汗听了他们的主意,如今世界上谁会知道成吉思汗这个人?

蒙古,说不定早就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蒙古人的战争,却对蒙古帝国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历163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L

同样,罗刹国之所以短短400年间,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领十扩充400倍,成为一个横跨欧亚的历史最大国家,还不是因为

时刻不停的扩张战争?

保守,只能带来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