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315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大户人家立即鸡飞狗跳,家人吓得狼狈而逃。

那吴秀才第一个冲入了大户人家的粮仓,打开了仓门。

白~花~花的白米流淌下来。

灾民们,眼睛顿时绿了。

严嵩厉声道:“徐有道,你的部下呢?萧山县县令呢?”

徐有道整好以暇:“萧山县令王本胜何在?”

一名一脸正气的七品官员,凛然走了出来:“王本胜在此!”

听到王本胜的名字,严嵩皱了皱眉头。

(谢谢诸位亲亲书友打赏,么么哒,卖个萌~~)。

第296章 误事的清官【1】

“拜见严阁老!”

那王本胜看着灾民冲入大户人家,各种打·za抢,眼神中闪过愤怒,凛然正义,坚毅铿锵,主动向严嵩道:“严阁老,本官已经让萧山县做好一切准备。三班衙役加民丁,一共500人,随时可以镇压这些乱民!”

严嵩看着那张正义感过剩的脸,猛然一拍脑袋。

我想起来了。

这王本胜,名字很耳熟,莫非就是那个榆木疙瘩死脑筋王本固的亲戚?

“你跟王本固是什么关系?”

“王本固是在下堂兄。”

严嵩一脸无语。

大明历史上,王本固是官场上一个奇人。这人有两大特点,一是清廉,绝“九一七”对清廉,二是死脑筋,绝不变通。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历史上执意要杀王直,造成两浙大乱十年。二是查封苏北银矿,造成平民叛乱。

严嵩叹息一声。

他最怕就是这种又清廉又顽固的“清官”。

清官,不见得都是好官。

徐有道唯恐天下不乱,喝道:“王本胜,我以杭州知府身份命令你,可以便宜从事,处置此次暴民骚乱。”

他很奸诈,说话留有三分余地。他只是让王本胜“便宜从事”,却没有让王本胜直接镇压,万一有什么更大的篓子,他也可以轻易推卸责任,让王本胜这个榆木疙瘩顶缸。

严嵩这个气啊。

眼看这个徐有道,越来越得意,一步步将节奏引入了他的计算,严嵩也不能不为灾民说话。

“王本胜,要小心处置,不要引发更大的民变!”

王本胜却牛眼一瞪,硬生生顶了回来:“府尊大人的命,下官明白。首辅大人的命令,下官却不明白!”

他一指正在从大户人家,欢天喜地搬出粮食的灾民,喝道:“这些灾民,不经过朝廷赈济,却直接冲入大户人家,打·za抢掠,触犯了大明律。按照律法,冲击人家,打·za抢掠者,首恶立即斩首,胁从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不可,这些灾民都是有难处……”严嵩阻止道。

“严阁老,此言差矣,律法无情,岂能因为区区小事而置之不顾?”王本胜断然拒绝道。

“你!”严嵩差点被王本胜气出心脏~病来。

这王本胜,太顽固了吧?

这灾民足足十万已经被逼的走投无路,狗急跳墙?别说打·za抢,他们饿得嗷嗷叫,现在没有扯旗造反,已经算是很理智了啊!

严嵩脸色一沉:“王本胜,本阁老要提醒你,灾民变乱,你杭州府和萧山县,都有严重失职罪责。如果引发更大规模的灾民暴乱,甚至酿成民变,多大的功劳都保不住你的人头。你想好了!”

王本胜面色一白,似乎有些动摇,但身很快又冷笑起来:

“严阁老,本官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则,依照大明律办事,我行的正,做的直,不怕任何权臣威胁!”

他这个榆木疙瘩脑袋,一看到严嵩,又犯了清流清官的通病,认定严嵩有什么阴谋诡计,不可告人,要利用灾民搞事情。

这位王本胜虽然不聪明,但他耿直啊。

所以,他就认准一件事。

凡是奸臣让干的,我不假思索,统统都要反对。

清官与奸臣对着干,总是没错的。

这逻辑,没毛病。

(严嵩想掀桌:麻痹的,哪里又跳出一个250?5555!)

严嵩瞥了一眼徐有道,要说这件事跟他没关系,才是见了鬼。

这徐有道之所以将灾民驱赶过来,一定是有他如意算盘的。

说不定,是因为榆木清官王本胜?一定是这样的。

王本胜得到了徐有道的支持,带着500三班衙役和民兵,带着枷锁,提着朴刀,请着王命旗牌,气势汹汹直奔灾民而去。

陈圆圆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严嵩身边,忧虑道:“大人,这些灾民那么可怜,那个吴秀才为了老娘吃口饭,才不得已抢了大户,王本胜不会拿他怎么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