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317章

作者:不是奸臣

关键,这一切都是因为官员贪贿苛刻引起的,完全可以避免。

前面由于王本胜的顽固,对立情绪不断激化。

吴秀才因为母亲救命饭被打翻愤怒不已,加上宋江在人群中大叫:“对!这大明的狗官,完全不给我们活路啊!打死他们!”

事情终于失去了控制。

王本胜惊恐地发现,原来百姓的愤怒集聚到一定程度是要爆发的。他本以为自己修炼地道心坚如磐石,掌握王法,可以横~xing无忌,但看到那十万民众不要命地冲过来,他也害怕了。

于是,王本固和500衙役,被十万民众疯狂追打。

这货也不是傻到家,也知道望033风而逃,抱头鼠窜。

在吴秀才、宋江的带领下,灾民变成了乱民,一路暴打朝廷命官,追杀出了萧山县城。

王本胜狼狈万分,脸上都被抓破了,垂头丧气跪在严嵩面前。

但即使如此,他依旧不改自己“清官”的嘴脸,口口声声,要求朝廷出兵平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严嵩叹息道:“你顽固苛刻,激起了民变,还要朝廷替你擦屁~gu?”

王本胜梗着脖子:“严嵩你这是什么话?我是维护大明律,维护朝廷尊严,才得罪了暴民,被人追打。”

他越说越是激动,站起来大声道:“严嵩,你也看到了,他们胆敢抢劫大户,殴打朝廷命官,已经势同谋反。就算之前朝廷赈济不力,他们有些可怜之处,此时为了朝廷体面,也必须要杀光他们了。”

严嵩已经对这个清官、直官彻底失望了。

杀光?

杀你才对啊,这清官混蛋起来,比贪官还可恶。

贪官不过是贪钱,清官却可能要命啊。

。。

第298章 千钧一发【3】

“两位爱卿,说的有道理。”

嘉靖铁青着脸,走了过来。

严嵩、徐有道、王本胜一起见礼。

嘉靖刚才只是远远看着,王本胜带人进去抓领头冲击大户之人,那些灾民却打得王本胜抱头鼠窜,心中有先入为主印象,道:“这些灾民其情可悯,但其罪难逃。”

他正要往下说,却看到了严嵩并不表态,心中一咯噔。

嘉靖吃亏吃多了,丢人丢多了,也总结出了规律,那就是凡事最好先问老成谋国的首辅严嵩。

严嵩点头了,再表态不迟。

(嘉靖泪奔:没办法,吃亏吃太多了,哭一个先。)

所以,在徐有道、王本胜的期待目光中,嘉靖硬生生收住了下面即刻征剿的话,改口道:“严爱卿,你说呢?”

严嵩看了一眼一脸紧张的徐有道和被打成猪头的王本胜,悠然道:“圣明仁慈无过于皇上!这些百姓都是被倭寇祸害,逃难到杭州的灾民,其情可悯。皇上仁心一动,天地必有所感。纵然这些灾民有打~砸抢大户之事,臣以为此事还有不少内情,需镇之以静,徐徐查明实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嘉靖与严嵩合作时间长了,早已心有灵犀,听到严嵩最后一句,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就明白严嵩没说出来的,前面一句内容!

出师表的这一句,完整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当然,诸葛亮重点说的是作奸犯科!具体指的就是刘禅身边的小人。

也就是说,严嵩认为嘉靖这次被小人蒙蔽圣聪,以这一句极其隐晦的话,向嘉靖点明这一点。

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如果犯言直谏,说皇上你错了,被人骗了,说不得爱面子的嘉靖会龙颜大怒,但严嵩这一句不动声色,平常人听不懂,但引人深思的话,落在嘉靖的耳中,却绝对没有引起嘉靖的怒火或反感,反而深深感到严嵩的良苦用心。

徐有道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摸清嘉靖的脾气,看到大功即将告成,正在等着严嵩正面犯言直谏,他便可趁机以清流直臣的面目,呵斥严嵩“纵容暴民,包庇软¨¨弱”,将此事变成铁案。

但让徐有道懵逼的是,嘉靖听了严嵩这一番话,居然龙颜沉吟片刻,一拍大~腿道:“严爱卿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臣。言之有理!此事关系十万百姓人头,还需谨慎!”

徐有道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心中悲愤无比,妹的,严嵩你是嘉靖肚子的蛔虫啊?怎么别人劝皇上,不是廷杖就是斩首,你一句话嘉靖就改主意?

所有人这次想起,眼前这位严嵩,是什么人?

那是大明有史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内阁首辅,嘉靖一朝的擎天柱——严嵩!

徐有道的头都压地更低,不敢再对严嵩有一丝一毫的放肆不敬,生怕步了林德的后尘。

“严爱卿,你说此时该怎么办?”

“请皇上让我全权处理此事。”严嵩正色道。

“好!”嘉靖点头道:“你只管放手去做。”

严嵩给了徐有道一个意味深长的冷笑,走向了城墙。

王本胜一脸不服气,刚刚他上去解决,却被暴打成猪头,难道这个严嵩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在他的命令下,王本胜杀气腾腾、布置在城头的几千军队撤退下来,只剩下一个严嵩。

当然,严嵩也不会拿生命开玩笑,背后有盖聂暗中保护,而且自身武力强大,一旦形势不对,随时可以逃出生天。

但嘉靖不知道啊。

当嘉靖看到严嵩以身犯险,孤身一人与十万暴民对峙,嘉靖眼眶湿~润了。严爱卿,果然是忠君爱国之人,肯这样豁出去实心办差的臣子不多,身为首辅能如此不惜性命,更是万分难得。

啥也不说,嘉靖感动哭了,可惜他不知道自己被骗了。只能说严嵩套路深,嘉靖要泪奔。

看着城墙头上的严嵩,吴秀才攥紧了拳头,周围暴民团团护住他,气氛紧张,千钧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