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351章

作者:不是奸臣

就是帝师!

成为东宫洗马,对于年轻的官员,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富贵。因为他唯一的就是陪伴太子玩耍,教导太子。一旦太子登基,你就是铁定的皇帝心腹,出将入相是妥妥的。

“如此一来”高拱压低声音道:“张居正,还有他的老师徐阶,都将站在殿下您这一边,成您的人。我们的力量将更加强大。”

朱载垕沉默了一下:“如此一来,我们将与严嵩终究敌对?”

“这是没办法的事”高拱叹息一声:“严嵩可谓千古奇才。但他的想法,实在太过冒险,太过危险,即使殿下也是改革派,有志于登基之后,改革大明的弊政,也决不能采用他激进的海权论,而是应该徐徐改良。”

朱载垕又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点点头:“我信任师傅,就按照师傅你的意思去上书吧。我也会召见一次徐阶,听听他师徒的改良建议。徐阶也是素有政声的一个能吏。”

。。

第334章 欲拿严嵩试剑【5】

高拱笑笑:“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徐阶作为侍郎,具备可以廷推的资格。下次廷推,臣建议将徐阶推入内阁。内阁现在只有严嵩等四个阁老。不怎么够用。徐阶十分聪明,低调,被推入内阁后,定然对殿下感恩戴德!”

所谓廷推,是明朝中后期选取高官的法定方式。明朝自从朱棣之后,皇帝便一个比一个懒散,不想过问国事,渐渐君权旁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从君主集权专制向虚君实相的内阁制过渡。

而廷推,就是内阁权力的集中体现。

廷推,就是大明王朝任命阁老、尚书等二品以上官员时,必须要由全体阁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代表的上九卿、还有国“四三零”子监祭酒、光禄寺大夫等下九卿,一共34人参加,进行民~主投票,一人一票,内阁首辅一人两票。投票时,以红豆绿豆代表同意与否,计票人抱着一个不透风的罐子,收集豆子,实施不记名投票。最终,以罐子中的红绿豆子决胜负。

可见,这廷推具有极强的民~主投票意味,投票结果基本是各个大势力掰腕子、纵横捭阖的结果。

一开始,廷推还只是选取朝中二品以上官员的一种方式,廷推之外还有皇帝的中旨,也就是皇帝绕过内阁,直接任命高级官员。但随着大明内阁政治的日益成熟,廷推渐渐成为了二品以上官员诞生的唯一方式。

皇帝的中旨地位越来越尴尬,往往是皇帝愿意给,但没人愿意要。因为不经过廷推,直接被皇帝任命的官员,十分尴尬丢人。就算是有个别官迷,恬不知耻,不通过民~主投票程序,但接过圣旨的一刻,便注定被士林鄙视唾骂,无数同年同乡好友纷纷劝说,压力太大,基本没人能扛得住,做不了两天就下台了。

内阁成员,官方称呼为大学士,统称阁老,一开始是皇帝的秘书,其实本身品阶很低,令人难以置信才是六品官。但渐渐位高权重,拥有代替皇帝,批阅奏折,拟定票拟权,差不多就是皇权的象征了。进入内阁,最后成为首辅,执掌大明最高权柄,是大明每一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可是那徐阶,进入内阁会不会投靠严嵩?”太子朱载垕虽然仁厚,但依旧聪明无比,眼睛一转就想到了关键点上。

万一自己太子党费尽心力,将他徐阶推入了内阁,却一眨眼投靠严嵩,岂不是让人很欲哭无泪?

高拱却眨眨眼,高深莫测笑了。

“皇上,大可不必担心这件事。”他压低声音道:“徐阶与严嵩,有化解不开的血仇。他一直将对付严嵩的仇恨埋在心底,不敢对人言,但却一刻都没变过。”

“徐阶为何会这么恨严嵩?”朱载垕惊讶道。

“因为徐阶的老师,是夏言!”高拱微微一笑。

朱载垕立即恍然大悟!

夏言,是被严嵩(附身前)害死的内阁首辅!

而且,他还是在对国家有功,却无过错的情况下,被严嵩以奸计害死的。

严嵩与夏言是同乡,都是江西分宜人。所以夏言对这个同乡后辈,爱护有加,如若大哥。但后来发现严嵩贪赃枉法的证据,正直的夏言决定要惩治严嵩,却不忍心将他一撸到底,却放出风声,让他收敛。

严嵩极其谦卑,跪在夏言的面前,几天几夜,夏言不见他,他就长跪不起。

夏言终于心软了,放了严嵩一马,并告诫他不准再犯。

但严嵩却恩将仇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离间了嘉靖与夏言,将夏言以莫须有的罪名,推入了火坑,被判处斩首。

徐阶是夏言的学生,对恩师的遇害痛不欲生,一直默默将仇恨记在心中,表面上却对严嵩虚与委蛇,无比热情。

也因此,徐阶背上了骂名,无数人指指点点,痛骂徐阶忘恩负义,忘了老师的血仇,与仇家大奸臣严嵩谈笑风生。

高拱却洞若观火,清楚徐阶的隐忍,绝非忘记了恩师的血仇,而是在积蓄力量,时刻准备吞噬掉严嵩......

他忍耐地越久,报复的力量就越大,徐阶对严嵩的复仇,必然比严嵩对夏言,更血腥惨烈百倍!

此时,高拱提议让朱载垕动用太子党的力量,廷推徐阶入阁,其实替太子收拢党羽,对付严嵩的意图非常明显。

朱载垕想了想徐阶的才能,终于点点头:“本王明白了,师傅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

高拱笑了。

如此一来,徐阶、张居正这对师徒,都受到了朱载垕的厚恩,一个入阁,一个成为帝师,必将更加忠心地团结在太子身边。太子党的力量必将大大增强。

他转头出去,写给皇帝的奏折,请求调张居正为东宫洗马。

高拱临走时,听到朱载垕在屋内,看着【西方崛起】,幽幽叹息道:“严嵩,卿乃佳人,奈何做贼?可惜啊可惜!”

高拱站住脚,也仰头摇摇头,叹息一声。

他对严嵩的才干,也佩服无比。

他高拱也是才高八斗,胸怀天下!

也只有他这样的天才,才会对同样的天才严嵩,产生惺惺惜惺惺之感。

高拱,深刻明白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如果2.2不改革一定会灭亡。

只不过,他为大明开出的药方,比严嵩要温和得多。

异位而处,他高拱虽然自负,但也未必能像严嵩一样,有勇气写出【海权论】,引导大明走向改革之路。

高拱对于严嵩,其实非常佩服,简直称得上钦佩。

但这并不妨碍他将严嵩视为头号大敌!

严嵩这样的首辅,越是有才华,越是危险!

大宋,亡于激进的王安石变法。印鉴在前,岂能不见?

“能与你这样的人,作为敌人,才令人激动啊。”高拱默默看着天空,胸臆中一阵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