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362章

作者:不是奸臣

……

湖北,安陆。

嘉靖站在三层龙船之上,凭栏而望,极目远看。

安陆遥遥在望。

他出生的老家,15岁之前的藩王之地。

嘉靖一生的际遇,分为15岁之前和之后。

他15岁那年,他表哥明武宗正德皇帝,因为太过荒~淫无度,干得太多,31岁年纪轻轻就挂了,且没有留下任何后代,甚至没来得及留下遗诏。

内阁首辅杨受太后之命,摒弃了从藩王中挑选老实忠厚、便于操纵的傀儡,不对,是皇位继承人。

这次从藩王中招聘皇帝,杨可谓是操碎了心,选了又选,招聘条件如下。

1.要年轻不懂事的。最好未成年。(首辅好操纵)

2.要死了爹的,最好也死了娘。(没有太上皇,也没人跟皇太后抢太后之位。)

3.要小地方出身的,最好没上过学。(读书见识少,好骗)

然后,年仅15、没了老爹、远在湖北六线城市安陆的孩儿嘉靖皇帝,就以绝对优势,被老狐狸杨选中了。

(嘉靖:你妹我被选为皇帝,只是因为没爹没娘可怜的孩儿么?)

但事实证明,这种大臣选择试图当做傀儡的年轻主君,往往都是心机BOY、超级影帝,没上台之前是绵羊,上台之后是猛虎。

西汉当年,汉高祖死后吕后之乱,周勃陈平也是煞费苦心,挑了又挑,同样摒弃了平定诸吕、大有才干的齐王,偏偏选中了当时最温顺的小绵羊代王刘恒,结果代王上台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代雄主汉文帝,整的周勃陈平死去活来,泪眼汪汪(帝王家,套路好深,哭~)。

于是,当年年仅15的嘉靖,就离开了安陆,走入了紫禁城。

一晃三十年过去,当年孱弱的少年,现在已经是统御万方的一代雄主嘉靖。

看着长江两岸,树上都是绸缎剪裁成的花朵,两岸都是手持鲜花美酒,跪在地上,山呼万岁的父老乡亲,嘉靖得意洋洋,回头对严嵩道:

·······

“难怪古人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朕统御大明三十年,今日回到家乡父老前,才更发现做皇帝的风光。”

看着一脸装逼欲求不满,大有“快闪开,朕要装逼”架势的嘉靖,严嵩心中偷笑。

嘉靖这胡汉三,又回来了。

但安陆的上游,似乎有些不寻常的动静。

就在船还没到达目的地,四川承宣布政使传来奏报,说四川上游闹水灾,数以十万计的灾民正在向湖北涌去,安陆正好在灾民南下的路线上。

接到这个奏报后,严嵩皱起眉头,命令四川布政使无论如何,都要留住灾民,就地赈济,不准出四川,更不能让灾民涌~入安陆。

..........

因为嘉靖皇帝要在安陆进行三皇五帝祭拜大典。

这个大典,是嘉靖南巡之前就定好的。之所以选在嘉靖皇帝的老家安陆,也是嘉靖钦定的,意在彰显皇帝与三皇五帝平齐的远大志向和丰硕功绩。

对于嘉靖执意要装的这个逼,严嵩给103分,且不辞辛劳认真筹划,务必要让嘉靖皇帝装的爽,装出~水平,载入史册。

虽然清流直臣们一如既往狂骂严嵩是媚上邀宠,奸臣所为,但严嵩已经不在意了。横竖他们懂个屁。这世界上,谁还不喜欢装逼?嘉靖人家从乡巴佬藩王到皇帝,这么传奇的一生,还不许人家装逼?会憋死的。

换句话说:老子长得那么帅,装个逼有错吗?

如今,嘉靖皇帝看着两岸如此盛大、繁华的跪迎景象,乐得嘴~巴都歪了,爽飞啊。

他当然心中有数,这万众跪迎、箪食壶浆的景象,必定是严嵩一手操办的。不然安陆这小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还自发迎接他?

但这不妨碍嘉靖装逼的好心情啊。

“严爱卿,事情办得好。”嘉靖微微一笑,对严嵩压低声音道。

。。

第344章 倭国历史著名忍者-风魔小太郎【2】

“皇上,臣没做任何事,都是百姓自愿自发的。”严嵩一脸忠厚诚实地道。

嘉靖笑得更灿烂了:“又来奉承?”

严嵩摇头:“这可真不是奉承。皇上您自从登基御极以来,连年擢免安陆的钱粮赋税,还多次调拨财政,给安陆修建码头道路。甚至将把安陆州升格为承天府,安陆老百姓得到了偌大的实惠,对您可谓发自内心地感激啊。”

周围大臣心中大骂:【严贼,臭不要脸!!】

嘉靖哈哈大笑。

要说嘉靖也算是个性情中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没忘了提携家乡父老。他先是朱笔一圈,把安陆州升格为承天府,府城所“六七三”在地赐名为钟祥县,即“祥瑞所钟”的地方。后来还是觉得自己家乡级别不够高,便在这里设立了兴都留守司,重兵驻扎以保护家乡和他父亲的陵寝。

接着,嘉靖参照陪都级别,将承天府硬件、软件全部大升级,投入了上百万两白银修建。此外,嘉靖还命大臣编撰了《兴都志》和《承天大志》这两部史书,详细记载了兴献王(嘉靖生父)和嘉靖在承天的言行~事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嘉靖一朝中,要说风光,没什么地方能超过安陆。

于是,嘉靖才能风风光光,回到老家来省亲装逼,这些安陆老百姓来迎接他,也算上是真心实意。

嘉靖下了船,果然涌上来无数百姓,嘉靖也是各种亲切,拉着父老乡亲的手,说个不停。颇有领导下乡,跟百姓亲切问候的那种新闻联播的调调。

严嵩将嘉靖送入陪都承天府的老家,这老家也被嘉靖修的跟皇宫差不多了。

嘉靖兴致很高,不断接见地方官,还要去安葬父母的显陵祭拜。

历史上,嘉靖登基后,就亲自南巡去承天府显陵。甚至嘉靖四十五年驾崩之前,还想让大臣弄个卧榻,回到家乡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