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364章

作者:不是奸臣

风魔小太郎高深莫测,点头冷笑。

“可那处祭坛,是在锦衣卫的重重保护之下,你们何时完成的潜入?”陈世美惊奇万分。

风魔小太郎冷笑一声,操着生硬的汉语:“锦衣卫,废物!徒有虚名!”

陈世美一脸惊喜,想不到外来的和尚(风魔小太郎光头),还真的会念经:“风魔阁下,你打算如何刺杀那位?”

“这事不用你管!”风魔小太郎冷硬一笑:“那一天之后,大明一定会大乱!”

尽管不知道风魔小太郎的计划,但听到这绝世凶人如此笃定,陈世美就放心多了:“既然阁下如此有信心,铲除那昏君,我就不多问了。”

横竖这次他联合黑暗中的盟友,多重保险,就算风魔小太郎失败了,嘉靖也难逃一劫。

风魔小太郎冷哼一声,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月夜树林中。

陈世美走到江边,一条小船飘飘荡荡行驶过来,正独钓寒江月。

独钓叟,面无表情看着风魔小太郎消失的方向。

“你把日本人都招来了?”独钓叟对陈世美这一招很不感冒,冷哼一声。

陈世美也不买账,冷笑一声:“独钓叟教主,你这次又有什么妙计?能钓上大鱼?”

独钓叟淡淡一笑:“我自然有办法。你的这个秃头日本忍者,不要给我添乱才好。”

看他如此自信,陈世美也不好驳斥,毕竟双方只是合作勾结关系,没有上下隶属关系。

“那好,也请独钓叟有什么消息,及时传给我。好协调各方行动,才好将嘉靖的所有生路,一起断绝。”

陈世美皮笑肉不笑,走了。

独钓叟的船也划开,陷入了沉思。

许久,他冷笑一声:“大鱼还没上钩,就开始各怀鬼胎,想着如何分赃?果然不是做大事的人。”

他放出了一个信鸽。

信鸽的方向,却是飞向承天府安陆的行宫方向。

同时,月下的长江,还航行来了一队船只。

这些船只,似乎是浙江向湖北购买粮食的购粮船。过去人都说苏湖熟,天下足,但随着苏杭丝绸和经济的发展,养蚕比种地划算得多,大量的农田改成了桑田,粮食产量反而大大下降,要养活人口,便需要大量外857购粮食。而湖广成为了大明的粮食重地,粮价十分便宜,通常只要八钱银子,大明人口头禅也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这些船只上,还插着一对漕运转运使司的虎头牌,表示这些船只都是漕运转运使司庇护的船队。在明朝,大额粮食运输是需要漕运转运使司批准的。有了这虎头牌,可以在长江和大运河上畅行无阻,没有官府来查。

这些有人罩的运粮大船,吃水线很深,似乎装满了粮食,渐渐向安陆而来。

安陆的长江江面,早已被俞大猷的崇明水师封锁,不允许任何船队靠近。这些漕运转运使司的虎头牌船队,当然也不能,但他们很聪明地停靠在了距离俞大猷水师警戒线百丈之外的一处僻静小水湾中。

在领头的船上,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子,还有一个尖嘴猴腮的管家模样之人,在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虽然有漕运转运使司的虎头牌,但他们依旧做贼心虚。

如果有命官在这里,一定能认出,那赫然是伊王和管家侯宽!

。。

第346章 劝阻【4】

按照大明律,藩王一旦就藩,绝对不允许离开封地,否则就是谋逆!

伊王的封地在湖州,却换了一副平民的衣服,带着如此一只船队,诡异地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湖北安陆!

所以,他才如此紧张。

“侯宽,不会有什么意外吧?”伊王紧张地冷汗直流。

虽然被陈世美忽悠,他摆出一副“天王第一,老子我第二”的不可一世样子,还以朱棣靖难之役,三千士兵,对抗朱允炆200万大军的成功事例激励自己,但事到临头,这位伊王才发现,造反谋逆这件事,可真是高难度啊。

要不,有明一朝,造反成功的例子,也只有朱棣他老人家一个呢?

侯宽咳嗽一声:“伊王放心。当年我朝永乐皇帝,以区区一座城池,三千兵马,就敢起兵靖难,才有了日后的皇朝更迭。今日伊王带着两万多军马,比嘉靖的护卫也不少,加上有五六个势力在暗中支持,嘉靖算是死定了。我们也不着急出手,等到皇帝驾崩,天下大乱再动手!”

伊王长出一口气,和蔼看向侯宽:“你可真是朕的张良啊。”

侯宽一挥手,从船队上打开舱门,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伊王私军,杀气腾腾地骑着战马,拿着锋锐武器,井然有序走下船,向安陆的大山之中潜伏进去。

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布置。

一切阴谋,都在暗中进行。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暗中有一双眼睛,在紧紧盯着这一切。

聂隐娘。

……

第二天一早,嘉靖兴致勃勃地带着严嵩,前往他老爹的显陵祭奠先祖。

嘉靖可谓是一个孝子,对天下人不怎么样,但对自己爹娘可是绝对孝顺。

当然,这次显陵祭拜,也是皇上“百善孝为.`先”,向天下装逼的一个仪式。

一番盛大的做作之后,嘉靖又在显陵前,对安陆老百姓宣讲一番。

“承天是我的家乡,是我的发迹地,可惜我的父母都去世了,我心里实在很苦啊。我很羡慕你们,毕竟还有父母在身边。乡亲们,希望你们能够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

(历史上,嘉靖十八年祭拜显陵时,给当地官民下了一道白话诏书)

嘉靖装完逼,还特地颁诏,又免去了承天府三年的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