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410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一半身家,便可回家!

参与深的,七成身家!

好诗句!

虽然这价格很肉疼,但大士族们依旧交钱了。因为不交钱的话,就会没命,且还会被抄家,那就是全部身家都没了。

严嵩特别点出不少拥有大产业的大户,不要他们的钱,而是要他们的产业。

比如,黄金地段的当铺、钱庄、票号,拥有特权的私盐、银矿、金矿,技术高明的船厂、缫丝厂、养蚕厂、丝绸厂、瓷器窑,最上等的茶叶田等等。

这些产业,都是会生金蛋的金母鸡,各家万金不换的!

因为严嵩拥有十大商人,急于控制整个东南的各个行业。

要是在平时,这些产业就是花钱,都买不到!不管你出多少钱,人家都不可能买。

但如今,严嵩却可不花一分钱,便可让这些狗大户们乖乖吐出来,转交给自己控制的商人。

在沈万三、胡雪岩等人的手中,这些东南最重要的黄金产业,直接控制了私盐、瓷器、丝绸、茶叶等生财产业,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

。。

第388章 未来的构想,帝喾陵【5】

对于狗大户们来说,严嵩这种要店铺要产业的行径,简直比让他们出钱更肉疼。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这些祖宗留下世代经营的金娃娃没了,那就彻底没戏了。

严嵩也不会把事情做绝。

他允许这些人家,保留一部分股权,比如三四成,他控制的十大商业财团,控制大头占据控股地位。双方勾结在一起,一起谋利。

这是严嵩的过人之处。

独吞一切,当然爽了,但将来的后患也是无穷。

这些东南狗大户们,此时被谋逆案件扣上屎盆子,不得不低头,但要是自己剥夺他们的产业,迟早会引来大反弹。

不如大家勾结,一起发财。

虽然要了他们一半多股份,但严嵩给他们的好处也很多“七五三”。

比如这些产业,都会得到朝廷的照顾,在未来严嵩筹备成立的国家丝绸商会、瓷器商会、私盐商会、茶叶商会中,占据优先供应商的地位!

这些商会,都是未来严嵩准备开了海禁之后,向东瀛、南洋、西洋,大肆倾销的骨干力量!

后世简称,国家队。

有了这些政策,严嵩便可安排十大商人,与这些家族们商谈。以未来将蛋糕做大的优惠政策条件,换取大股东的地位。

也就是说,虽然这些东南狗大户们此时吃了亏,失去了大部分股权,但却可能在未来通过各个行会的政策,大发横财。大家一起做大蛋糕,分享资本盛宴。

这才是严嵩的大格局。

他要推动大明向资本主义过渡。

那必然要诞生一大批富裕的资产阶级,加快完成原始积累。

十大商人财团,固然是一个领头羊,但光有领头羊还不够,这些东南狗大户们其实就是严嵩未来栽培的资产阶级原型。

大家此时斗得你死我活,杀得血流成河,但有道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只要利益足够大,拳头足够硬,严嵩相信这些狗大户,迟早会跪在自己面前,叫爹叫爷,成为任由自己驱使的走狗。

这就是严嵩的大棋局。

利用嘉靖,先是狠狠打击东南大士族,将他们都打服了,然后自己严党的势力,从官场、商界、军方、民间大肆渗透,将东南牢牢控制!

官场上,胡宗宪已经是两江~总督,南京六部中四部被严嵩控制。

军方,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任环,都是东南主力干将,且获得了提编法,拥有充足的军资,拥有了募兵制,可招募军队,扩大军权。

商界,十大商人财团,加上这次利用谋逆案,收编了差不多东南一半的产业,基本垄断控制了东南的半数经济,并渗透影响了另外半数。

民间,严嵩在东南民间的声望,空前高涨,甚至比北方好多了。严嵩奸臣之名在江南之地的百姓口中,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严青天,让无数名门望族读书人吐血。

完成了这一系列布置,严嵩的东南地图上,已经完成了第一波布置,大半个东南已经妥妥落入了严嵩的口袋,落袋为安。

他又将各大士族孝敬的两千万白银,献给了嘉靖,让嘉靖再次龙颜大悦,连连夸赞严嵩会办事,乃是国之干城,肱股之臣。

严嵩却什么赏赐都不要,却提了一句礼部尚书申时行和浙江进士沈炼的名字。

嘉靖心领神会,明白严嵩是要官位。

其实,礼部尚书申时行,本就该廷推入阁,资格是绝对够的。

大明规定,非礼部尚书,不得入阁。

为何礼部尚书这个虚而又虚的位置,如此重要?

因为《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国家只有两件大事,戎,就是军事,祀,就是礼仪。

《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也是华夏,称为礼仪之邦的由来。

礼仪,是儒家之魂,也是国之重器。在重视礼仪尊卑的封建社会,礼部尚书是六部之首。

故而,一旦坐上了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是进入了内阁的预备人选。每次廷推,礼部尚书必然入选。其次才有别人的事。

申时行能力出众,担任礼部尚书十分合格,嘉靖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