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438章

作者:不是奸臣

虽然太子和徐阶没受大冲击,但他们总不能一一去人家里解释:皇上没把我们怎么样,你看我们不是好好的?

……

同一时间。

在东林党首领,礼部左侍郎李三才府邸。

东林党正在紧锣密鼓商议明日朝议和廷推的对策。

。。

第413章 廷推前的深夜密谈【3】

东林党虽然被严嵩怼了几次,干翻了若干大将,但根基深厚,依旧占据两位上九卿、三个下九卿,一共五票席位。在一共34个豆子决胜负的廷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朋党的优势,在于国家大事上能一致发声,产生巨大影响。

“大朝议上,我们要紧跟太子,海禁绝不能开!”李三才一锤定音:“我们要顶~住严嵩的开海之议!至于廷推阁老人选,我们跟太子早有约定,除了申时行,大家都要投徐阶!如此一来,徐阶身为阁老,同时手握天官之位,必然能狠狠怼大奸臣严嵩。太子党势力将更进一步,我们与太子的关系也能更加亲~密。”

众人一听就知道,李三才决定全力支持太子。

“可我东林党,能得到什么好处?”王本胜问道。

官场上15每一个决定,都是肮脏的PY交易。

没有好处的事,没人去做。

东林党固然看好太子的前途,但太子也要给足够的回报才行。

李三才微微一笑:“作为我们支持的回报,此事之后,太子会将礼部尚书之位交给我们。也就是说我们稳稳拿住了下一次入阁的机会。”

东林党们一听,很激动。

礼部尚书啊!

六部之首!

下一个阁老啊!

李三才此时身为礼部左侍郎,二把手,申时行入阁后,礼部尚书一职空出,李三才便处于争夺礼部尚书的有力人选。但礼部尚书这妥妥的阁老候选人,同样被很多人惦记。

“我听说,左佥都御史杨博也紧紧盯着那位置呢!”

众人一听,倒吸一口冷气。

杨博啊,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人,晋党绝对核心。

杨博出名极早,精通兵事,早年随翟銮巡视九边时便受赏识,其后在兵部受到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的器重,官位也节节高升,此时任左佥都御史,乃是大明公认的“天下三才”之一。

天下三才是大明公认天下最聪明的三个人,堪称人才中的人才,人精中的人精。

第一个,是锦衣卫大都督陆柄,这个不用多说了,武力、势力、情商、智商都是极高。

第二个,是杨博,大明御史言官们的扛把子,统管御史言官,手下战斗力极强。

第三个,当然是首辅严嵩。嘉靖一朝混得最好的大奸臣要是评不上,“天下三才”的评选,哪还有公信力?

东林党听说,杨博那晋老西也盯着礼部尚书之位,要跟自家老大抢位置,各个义愤填膺,大骂杨博。

“杨博太贪心了吧?礼部尚书之位,是我东林党的!”

“修吾公(李三才号修吾)乃是礼部左侍郎,按照晋升顺位,也该我们!”

李三才微微得意,一摆手道:“无妨!太子已经亲口答应老夫,要将礼部尚书之位给我!换取我们这次对朝议和廷推的支持!”

此时,一名值庐给事中(给阁老们当秘书、跑腿、助理)东林党官员万翰墨,消息灵通,满头大汗,跑了进来。

“不好了!皇上连夜命令黄锦和陆柄,对太子和徐阶进行申斥调查,还带走了徐阶的管家!”

这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房间内炸开了。

“怎么回事?!”李三才不淡定了,急问道。

皇上在大朝议前夜,对太子党发动如此猛烈的打击,是不是代表了皇帝的态度转变?

作为老狐狸,李三才当然知道,太子党这次廷推徐阶,志在必得,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许诺。

他吃准了皇帝的态度,也乐的顺水推舟,锦上添花,支持太子。

但嘉靖深夜雷霆之怒,如此表态,李三才怎么会不多想?

“莫非,皇上对此事的态度有变?”李三才犹豫起来。

这正是严嵩不惜用陈圆圆给太子徐阶挖坑,要达到的效果。

东林党、浙党、齐党、晋党等统统都是老狐狸,政治动物。

所谓政治动物,就是在平时口号喊得震天响,好像原则多么重要,但一旦涉及政治利益,翻脸比翻书还快。

嘉靖之所以万分不情愿在今夜惩罚太子和徐阶,也是怕朝野误会他改了主意,帮严嵩这个大忙。

但无奈,严嵩用辞职和王虎丫,两张王牌,力压嘉靖,让他不得不对太子和徐阶下手。尽管皇帝搞假摔,惩罚力度很轻,但对外释放的信号,却足以引发各方的遐想。

打定主意、783与太子搞政治交易的东林党,犹豫动摇了。

“明天大朝议,看看再说!”李三才脸色阴晴不定,终于说了一句:“我估计,严嵩与太子,肯定在大朝议上要针锋相对。最后大家豆子比拼,你们看我眼色行~事。”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