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奸臣
(感情在老百姓眼中,我包拯能当吏部尚书,还多亏了这个大奸臣严嵩?)
包拯感到很不服气,本包黑子在山东也做的风生水起好不好?就算没有严嵩推举,明年的外察下来,也是一个妥妥的上等评价,必须要晋升的!
但包拯并非不懂好歹之人。
他听着整个茶坊中,老百姓对严嵩的议论,大部分都是极其正面的赞誉。无论是开海、新城建设,还是南巡保驾,甚至是最近的内阁施政纲领三句话,都成为了百姓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就连包拯都不得不承认,严嵩在北京的影响力很大,在民众中的声望也很高。
他忍不住有些好奇,想见见严嵩,当然如果能揍一顿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包拯去了西苑,向嘉靖述职。
············
嘉靖似乎对他在山东的功绩十分熟悉,大大赞扬了包拯在山东治理黄河、开荒种田、道路建设,养育人口的功绩,又给他大致讲了讲吏部尚书的重要性,语重心长道:
“吏部,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一个部,也是最容易培养人情的一个部。吏部尚书,对于大明所有的官员,都是上级。但朕之所以用你,是因为严爱卿说,你包黑子从不徇私枉法,铁面无私,明辨忠奸!你要好自勉之!”
包拯急忙站起来,躬身向皇上施礼:“臣,一定不徇私枉法!铁面无私!明辨忠奸!”
被嘉靖褒奖了一通,然后就被赶了出来,因为嘉靖修道的时间又到了。
包拯满脸黑线,感觉这皇帝也太不靠谱了,出来之后,恰好遇到了严嵩。
包黑子面皮一黑,就要开骂。
他在山东干得那么好,严嵩却非要将他调回京师,弄得他反而欠下了一个人情。这让包拯很歪腻。
但严嵩对他是有恩之人,大明吏部尚书也绝非寻常人能做的上去。加上嘉靖刚才说的,是严嵩的推荐,他包拯才能上~位,包拯真是一肚子气,当想骂但骂不出。
倒是严嵩,看到了包拯出来,微微一笑道:“你到值庐等我一下,我进去请示皇上个事就出来,咱们喝酒聊天去。”
包拯冷哼一声,心说你这奸臣就算跟我套近乎也是没用的……好吧,其实有点用……
严嵩果然去去就回,请他去松鹤楼喝酒。
松鹤楼位于西城南部,乃是北京的淮扬菜最有名之地,十分地道,等闲难以订到位置。
但这其中,当然不包括大明首辅严嵩,严嵩一到,老板、顾客就屁滚尿流地把房间让出来。
松鹤楼三层,雅致的包间中,可以推开窗户,看到巍峨的紫禁城明黄~色琉璃瓦。
。。
第441章 一心为公严阁老(囧)【3】
酒楼上。
严嵩、包拯落座。
包拯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开口道:“严大人,本人之所以赴你的宴会,是因为我身为吏部尚书,按照内阁颁布的分管办法,是元辅的直属手下,需要谈论工作。要是元辅有什么乱七八糟、结党营私的事情,休怪本人不近人情、甩手就走。”
严嵩打了个哈哈,心说果然是包黑子,还是那一副大炮脾气。
但包黑子的脾气,对严嵩的大业很有帮助,他并不以为忤,依旧笑笑道:“好你个包黑子,举荐之情还没还给我,就开始数落本人?”
包拯不悦咳嗽一声:“元辅为国举荐,我为国效力,“三八零”哪里有半点恩情?休想让我徇私枉法。”
严嵩知道他的臭脾气,倒也没指望他能还人情,便一笑而过,正色道:“那就先喝了这一杯。”
包拯警惕地盯着严嵩看了半天,终于才喝下了那杯酒。
酒过三巡之后,严嵩终于开口了。
“我之所以将你从山东调来,是有重任相托的。你大致听说过,朝廷前些日子大朝议,已经通过了开海一事吧?”
包拯点点头:“正是!”
严嵩沉声道:“开海之事,事关重大。别人去办,我可不放心。说不得,我这个首辅只好自己出马,去天津,甚至上海,主持天津上海新城建设了。”
包拯听到这里,十分吃惊。
他本以为,严嵩邀请自己吃酒,肯定是要挟恩自重,以他包拯的恩人伯乐自居,要他这个吏部尚书关照或者提拔什么严党了。
如果是那样,包拯定然会拂袖而去。哪怕是得罪严嵩,招来报复。
他包拯从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但包拯一听,就知道严嵩这一番用意,是为国为民的。
堂堂大明首辅,居然深~入天津卫和上海滩那种不毛之地,主持新城建设,实在是精神难得。
包拯感叹严阁老的伟大,竟然舍弃京师的权势,亲自去承担如此艰巨的重任。
要知道,包拯这个刚回京师,不怎么过问政治的人,都知道太子党正在虎视眈眈,全力准备对付严嵩啊。
这个节骨眼上,严嵩居然还敢离开京师?离开皇帝?去为了大明开海、建设新城?
包拯感到,严嵩的身上,似乎之前他有什么误会了。
他对严嵩越发敬佩。
包拯自己是个实干家,他能分得清楚,谁是实干家,谁是空有大话之人。在包拯看来,撇开严嵩开海,对朝廷到底有多大好处不谈,光是严嵩身上这份担当精神、实干精神,就足以让人敬佩。
“首辅大人……”包拯叹了口气,站了起来,端起一杯酒:“虽然我与你很多方面政见有分歧,但比起很多尸位餐素之人,你这个首辅至少肯实干!让我敬你一杯。”
严嵩微微一笑,这包黑子居然给他这个“大奸臣”敬酒,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