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494章

作者:不是奸臣

“砖家?是搬砖的么?”海瑞对这个名词一脸懵逼:“是谁啊?”

严嵩一头黑线。

“咳咳,砖家,就是某方面的能人。”严嵩笑笑:“这人叫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南直隶徽州府人。”

“这位年兄,是哪一年哪一科的进士?”海瑞一听来劲了。

在他的脑海中,既然是被严嵩看重的“砖家”,肯定是有功名之人。

“进士?”严嵩笑了笑:“他从未考过功名。”

“什么?没有功名?还能做砖家?”海瑞一脸难以置信。

严嵩一脸无奈。连海瑞对专家都这副德行,难怪大明会落后那么多。

在这个年代,功名就是读书人的一切,而读书人就几乎代表了所有的知识阶层。唯有读圣贤书、考取功名之人,才能做官,才能大有可为,其他的诸如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等,统统是下品,是不入流!

...............

程大位就是这么一个不考科举、没有功名的数学家!

程大位,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字汝思,号宾渠,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率口人。少年时,读书极为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一生没有做过官。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时回家,专心研究,参考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见解,于60岁时,完成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

这《算法统宗》可不得了,就连英国的李约瑟都说:“在明代数学家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在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以前,没有任何关于近代珠算算盘的完整叙述”,可谓集成计算的鼻祖。

在电脑发明之前,珠算就是最强大的算法。一个熟练的珠算人,可以顶的上几十上百人的头脑和笔头计算量。何况,这大明的数学并不发达,要找上百个精通数学的书吏,也并不容易。

简单说,严嵩要等的程大位,就是一位顶尖数学家+人形电脑。

、。

第466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4】

严嵩要建设一个不仅在现在,就算在未来都是天下知名的港口城市!

他要从设计、计算、施工、建造、科技等诸多方面,将天津新城,建设成为这个时代无可逾越、甚至足以让后世惊叹的一个世界奇迹!

如今,全世界的世界奇迹,不是冷冰冰的军事堡垒,就是威严崇高的帝王宫殿和陵墓,而没有的一个供千万人居住的一座有温暖、有情怀的城市和港口!能为大明源源不断、带来财富和荣耀的巨型港口之城!

严嵩,要通过新城建设,让四方来服、万国来朝的外国人们好好看看,大明是多么伟大、多么荣耀的一个国度!

他要让这个时代的威尼斯、“七五三”塞维利亚、鹿特丹、马赛、伦敦等西方港口,黯然失色,被碾压出几十条街去!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三个先决条件。

一是要有钱,有很多很多的资本。这个严嵩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手段,跑马圈地,已经圈足了一个多亿白银,需要的话,他随时还可以继续吸金,不用发愁资本。

二是要有人才,严嵩需要大量优秀的设计、建筑和算法人才,支撑他的新城建设计划。

三是要有科技。严嵩已经查询过系统积分,足够他兑换出新科技、新材料,让新城更加美轮美奂。

当天下午,一大批商人到了天津。

海瑞睁大眼睛认真看。

哦!

他一个都不认识,老土一个就是这个结果。

不过海瑞是个传统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何况商人是读书人最看不起的职业。

严嵩却热情迎接这些商人。

汇联升的钱广进、天通汇的刘村山、美联储的王熾,大明顶级的票号金融三巨头!

水泥大亨乔致庸、私盐大亨乔贵发、外贸大亨沈万三、军火大亨胡雪岩···

一个个震撼大明商界的名字,统统出现在这里!

他们都为了天津开海建设!

他们也是天津开海最大的金主。

这些商人大亨没有跟严嵩客套,坐下来就直奔主题。

“严阁老啊。这天津塘沽开海,时间紧迫啊。不知严阁老有何妙计,能迅速完成开海一事?”汇联升的钱广进首先询问。

也怪不得他着急,毕竟汇联升直接投入了2000万资本,购买了市舶司一成股份。要是严嵩迟一天开海,就造成一天损失。他如何不着急。

“是啊,是啊。朝廷选中这天津开海,我本以为天津至少也有点基础,谁想到是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刘村山胖,汗流浃背,猛擦脸上油汗,嘀咕道:“要早知道这样,我天通汇才不愿蹚浑水。”

严嵩微微一笑:“谁说我没有准备?我半年前,在南巡时已经在准备此事了。乔致庸!”

乔致庸恭敬站了起来,一拱手道:“严阁老放心,我已经在天津准备好了两个水泥加工厂的设备和熟练工人。只要10天时间,这两个年产30万吨的水泥工厂便可在塘沽设立。可源源不断供应天津新城和港口建设,无论产量还是质量,保证不会让严阁老失望。”

乔致庸笑眯眯的,看严嵩的目光,比亲爹还亲。

众多大亨了然。

乔致庸是搞建筑材料的,这天津新城和港口建设,需要的水泥可是天量。就算供应的价格低一点,乔致庸这一波也能发大财。

一些与严嵩关系较为疏远的大亨,有些后悔,差点吐血。

“新城建设,水泥供应量大,我怎么没想到与乔致庸合作一把?现在不就发财了?”

乔致庸站起来,一指塘沽的南方:“各位请看,我的施工队,已经入场,正在塘沽南方建厂呢。虽然我们是土法水泥,我的施工标准之高,却绝对是大明乃至海内外一等一的......”

众人急忙走出屋子,极目远望,看向塘沽南方。

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