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554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两人也看到了沉降现象,脸色十分难看。

“钦差,怎么办?”两人一脸苦涩。

完不成任务,回去会被太子痛骂的。

王家屏无奈叹息一声:“拆了!重来!”

“啊?”指挥使跳了起来:“这,怎么能行?我们都盖了一半了?兄弟们累死累活啊。”

易学习也十分为难道:“非得拆了不行么?”

王家屏无奈一指严嵩的城墙:“他们的城墙就不沉降,也不会塌陷,是因为下面他们注入了很多水泥。要是我们不能重新做地基,就算是盖到了10米高,还是要塌了。这岂不损失更大?”

易学习和指挥使,一脸绝望。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啊。

这王钦差,轻飘飘一句话,兄弟们十几天的辛苦就算白费了,还得拆掉。

“我说!”易学习眼波一闪:“拆了重来,肯定要输给严嵩。不如做点手脚?”

“怎么做手脚?”王家屏一脸无奈。

“往土里临时灌石灰沙子!让城墙勉强不倒。”易学习轻声道:“但不影响我们的工程进度。”

王家屏一脸惊呆:“那时间长713了,不是要倒塌的么?”

“关键是只要我们先完成工程,就算赢了啊。”易学习微微一笑:“让太子爷能赢下这一场就好。至于城墙倒不倒,太子爷才不关心。”

“你……竟然……!!”

王家屏指着易学习,仿佛有些认不出这个同窗好友,心中悲痛万分。

作为一个颇为正直的读书人,他当然知道,这是祸国殃民之举。明明知道自己修筑的是豆腐渣工程,禁不起时间考验,过不了多久就会崩塌的城墙,却因为太子的利益,硬着头皮昧着良心也要修完。

这违反了王家屏的良心。

但自从他知道,他背后站的人是太子一刻起,王家屏就明白,此时他与严嵩的胜负已经不再重要,严嵩与太子的胜负才重要。

易学习轻叹一声道:“你知道,我最痛恨贪官污吏。这次我们能帮助太子爷,搬倒严嵩,就是大功一件。将来太子继位,你我掌权,当然要替天下苍生谋福~利,修筑的工程一定是千年工程,如何?”

.。

第521章 王家屏的愤怒【5】

王家屏还想坚持原则,易学习却拿出了一封信,那是王家屏的师傅和上司王本固的亲笔信,要求王家屏以大局为重,听从太子之人的命令行~事。

王家屏深感无力,再也不愿看易学习一眼,无力挥挥手道:“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就算我说不答应,你们也是不肯的。”

易学习和指挥使对视一眼,急忙下去处置沉降。

王家屏站在高处,冷漠地看着易学习指挥人手向承载沉降的城墙地下,浇灌石灰沙子,以掩人耳目,制造豆腐渣工程,浑然不顾天津城的坚固耐用,厌恶地将头转到一边去。

他深深痛恨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误国误民之事。

这种事,连大奸臣严嵩都没干,他们这些自诩正直的读书人,倒是干得颇为理直气壮,这世道怎么好坏颠倒了?

王家屏瞬间对这次比试,失去了兴趣。

他在于严嵩公平合理的单挑中,已经落败,百无一用是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

王家屏心灰意冷,走了回去,再也不看城墙一眼。

严嵩得到了消息,海瑞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大骂道:“王家屏,枉我那么看重他,觉得他是社稷之臣。谁知,这小子发现修筑的城墙质量不合格,出现沉降,却不推倒重来,反而欲盖弥彰,修修补补,就想蒙混过关,简直岂有此理?”

严嵩笑了笑:“人之常情,何必那么生气?”

海瑞牛眼一瞪道:“谁说的?我海刚峰无子,天津开海就是我的儿子!那帮人如此胡作非为,给天津建豆腐渣工程,就是亵渎我的儿子!我问你,要是蒙古人绕过九边重镇,前来进攻天津,恰好这一段城墙坍塌,责任谁付~〃?”

海瑞说着说着,脸色更加严肃冷峻。

严嵩点点头,这海瑞在大事面前,坚持原则,不愧是海青天。

“此事,如果你严嵩不管,我海瑞一定要管。大不了这官不当了,我上书皇上,将此事大白天下后,我回海南老家种地去!”海瑞硬~邦~邦气愤道。

“你先不要着急。”严嵩笑笑:“给我半个月时间,让我看看王家屏的为人。要是他真的与那些太子党同流合污,我一定会拆了那段城墙,推倒重来,可好?”

海瑞这才气呼呼地走了,还冷哼一声:“那胜负,比修建天津城还重要?真是心无君父!”

严嵩笑了笑。

王家屏看着易学习等人,往地下浇灌石灰沙子,勉强维持城墙不倒,继续向高处修筑,内心十分痛苦,整天躲在房中不出来,再也没有意气风发的感觉。

他这才知道,什么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本上,从未教过他这人生百态,社会黑暗,更没有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一面是清流文官集团集体拥护、视为仁君的太子,一面是大明大奸臣严嵩,乍一看上去,王家屏的选择根本毫无悬念。肯定是帮助太子,斗倒严嵩,但如今太子一边做的事情,却是误国误民的豆腐渣工程,严嵩一边做的却是为国为民的良心工程,王家屏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作为读书人,忠君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太子此时就算不是皇帝,未来也迟早是。

但王家屏良心不安啊。

在修建城墙比拼中,他早已输给了严嵩,从忽略浇灌地基那一步起,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王家屏可以承认自己无能,但绝不能做祸国殃民的事。

这是他作为读书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