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664章

作者:不是奸臣

外商们纷纷点头。

蒙古人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说实话,这些外商都很怀疑,蒙古人能否一次性拿出300两银子?要是他们有银子,何必千里迢迢带着牛羊来交换?

总之一句话,300两银子,让一个很穷的蒙古人交出去,说他记不住这银子的基本情况,谁都不信。

王家屏这才明白,严嵩的套路。。

他故意让马扎木说出几个证人,然后分开这些蒙古人,然后盘讯细节!

谎话,就是谎话。

就算马扎木能跟扎木合他们之前串供过,也未必人人都能把谎话说的那么圆。何况蒙古人本就不擅长说谎。

可怜马扎木,之前被严嵩套路,为了稳赢王森,还特意找了不少的证人。

他的证人越多,破绽越大。

扎木合额头上冷汗下来了。

这年头的蒙古人,消息闭塞,简单说就是傻大黑粗,没见过多少世面。

严嵩故意将银子的种类说的那么多,绕的扎木合晕头转向。

“马扎木只是说,让我们一口咬定银子给了那汉人,但没说是什么样子的银子啊?说我不知道?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扎木合还是有几分聪明的,他想了想,咳嗽一声:“我没看清楚。”

严嵩脸色一变,喝道:“胡说!马扎木说你就在他身边,才让你当证人。你说没看清?说谎!”

衙役们:“威—武!”

扎木合受了惊吓,一咬牙,匆忙道:“是,是碎银子!”

··········

他倒也不傻,说了一个最容易圆谎的谎话。

但严嵩还是不肯放过他,笑眯眯道:“既然是碎银子,想必称重了吧?其中最大的一块,大约几两?这个很明显,你不会记不住的。”

扎木合绝望啊。

尼玛要不要问的这么细啊?

外商们也有蒙古商人,站出来道:“抗议!这个扎木合,怎么可能记得住那么多细节?”

严嵩微微一笑:“让人拿300两碎银子来。”

一会功夫,300两碎银子,就放在了众人面前。

众人一看,就明白了。

那蒙古商人也满脸通红,不说话退回去了。

原来,此时银子,不像是后世的钞票,都是统一的。而是成品银锭子和银角子,相互掺杂使用。

所谓的碎银子,都是用银剪子,将银锭子剪碎形成的银角子。那当真是什么重量都有。但300两银子,这么大额度,也不会都是碎银角子,怎么也有一两个完整的银锭子。

作为穷人的蒙古人,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银子,怎么可能记不住是银锭子还是银角子?

对于商人来说,这种事情太容易回忆了。说都记不得了,是混不过去的。

“至少说两句。”严嵩放宽条件:“说说有没有没铰开的银锭子?”

扎木合只能绞尽脑汁,吭吭哧哧道:“我记得没有!”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怎么吭吭哧哧的?”主审官严嵩表示很不满。

扎木合一咬牙:“我记得没有!”

将扎木合带下去,轮到下一个蒙古人审讯时,说法又是一变。

哲达表示给这汉人王森的钱,明明是大明刚刚出的官银,一百两银锭的,崭新崭新的,带着银霜子,如同月色之下的祁连山。

。。

第625章 狂砸臭鸡蛋【2】

随后,另外一个证人富尔汗却信誓旦旦地说,给王森的钱,明明是他们刚刚从汇联升兑换的银票,那银票上还带着大明的蟠龙图案,是见票即兑的300两崭新银票!

还有最后一个证人,汉人刘明三,却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说是这三百两银子,都是碎银角子,因为我板升地区收来的税收,哪里有崭新的大明官银?都是蒙古老百姓的血汗钱~

审问至此,海瑞、王家屏等人还能板的住脸,但外面听审讯的大明百姓,已经吭哧哼哧笑起来了。

尼玛。

这300两银子,长什么样模样,你们四个人都说的四个截然不同的台词!这叫人怎么信?

“五五三”鬼都知道,这其中必然有猫腻啊。

王森表情释然,对严嵩投去佩服无比的目光。

不愧是严阁老啊。

这么无头公案,完全没有任何证人的情况下,居然被严阁老左问右问,问得这么详细,分化瓦解,逐个击破,就这么问出毛病来了!

这下,就连之前站在蒙古商人一边的外商们,也以一个个出离愤怒了。

他们也看出,他们是被人利用了,用来对大明发难的工具!

马扎木、哲达、富尔汗、刘明三,这几个蒙古人的证人,说得完全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