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682章

作者:不是奸臣

“可怜的蒙古人,被印度人卖了,什么都没得到。”

马扎木被陆权推推搡搡,打了出去。

来自俺答汗的蒙古人商队,也受到了牵连,被纷纷赶出了天津。

他们的牛羊,大明人倒是没有克扣,按照严嵩的意思,给予正常的市价,但不许再逗留了。这些人也只好匆匆将银钱换成铁器、茶叶和盐,灰头土脸,离开了天津向北部边界前进。

马扎木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作死,被驱逐出境。

马扎木心中恨意未消,偷偷打开了第三个锦囊妙计。

“军师说过,只要情况紧急,就打开这最后一个,必然可以让大明损失惨重!”

马扎木从最后一个锦囊中抽出了韩涵留下的纸条.

“你能看到这张纸条,说明前面两次计策,都已经失败。你应该被大明人驱逐出境,甚至连大汗交代的东西都没买全。但不要绝望,事情还有挽回余地。你只要去北部边境一座名为“野狼谷”的地方,自然有人与你碰头,告诉你怎么做。”

马扎木看到这条信息,喜不自胜。

“不愧是大军师,果然智谋无双,算无遗策。连前两条计策都被严嵩识破,我等灰头土脸被打出去,都算到了,厉害啊!”

马扎木狠狠崇拜了一下韩涵,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咦?貌似军师要真是算无遗策,应该不至于连续让我失败两次,用到这最后一条?哈哈。想多了。”

马扎木狠狠摇头,将头脑中的念头甩出去,带着商队,向北方边境前进。

满心欢喜的马扎木,并不知道,此时他崇敬的大军师韩涵,却正在蒙古的一座山丘上,向623中原眺望。

“大军师,你给商队的三条锦囊妙计,应该发挥作用了吧?”在他身边,蒙古的枭雄俺答汗,桀桀一笑:“大明应该名声受损,利益大受影响才是。”

“应该是。”韩涵低头淡淡笑道,但在俺答汗看不到的角度,他的眼神中露出一丝阴狠毒辣。

“马扎木应该快回来了。话说我们缺铁器、盐和茶叶,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俺答汗颇为沧桑道。

他今年已经快50岁,常年的征战已经拖垮了他的身体,这头草原上的狼王,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野心勃勃。他想的更多的,是保住自己的位置,保全自己的族人,让族人的生活能好过一点,让自己的荣耀能持续久一点。

仅此而已。

这就是英雄迟暮。

但韩涵的眼神,却依旧凶残。

狼已经老了,但狈却还年轻!

韩涵看向大明的远方:“马扎木能平安顺利归来吗?”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多的微笑。

。。

第642章 军中愤青【4】

大明北部哨所,安塞堡。

这个安塞堡是大明鼎盛时期,在草原上建设的500个堡垒之一,当年朱元璋和朱棣,数次远征草原,将大明的痕迹播撒在草原上的很多角落,徐达、蓝玉、朱棣等君臣名将,将征程沿途的草原,都变成了大明的堡垒。这种堡垒一般并不宽阔,只有数十丈长宽,高也不过三丈,一般以土木搭成,用来作为长城的延伸,预警的据点,还有粮草转运的中点,以及抗击蒙古大军南下的桥头堡。

当年,土木堡之变的“土木堡”,其实就是这样一座大明的碉堡。

后来,随着大明国事日益衰落,这些大明延伸进入草原之海的据点,已经难以为继,便纷纷被放弃、废弃。大明的国境线也随之后退。安塞堡这种本来在后方的堡垒,渐渐成为了大明边境第一线。

在安塞堡灰色土墙上,沾满了干涸的褐色血迹,那是大明守卫将士与来犯的蒙古骑士的鲜血。

如今,夜色渐渐降临。

安塞堡之中,驻扎在这里已经熄灯睡下。主堡却灯火通明。

一群青年中下层军官,正在热血沸腾地听着一个神秘之人的宣讲。

这神秘之人,穿着一身长袍,显得十分阴沉,但他经常往来安塞堡,让这里的将士都成为了他的信徒,对他言听计从,毫不阻拦。

甚至,就连这些青年军官,都渐渐被他说服,成为了他的信徒。

“想我大明,鼎盛时期,富有四海,无人敢于不服。”

“如今呢?”

“君上暗弱,大明国事日颓,如果我们再不振奋,大明就完了々ˇ!”

“对!”明军边将们热血沸腾。

他们都是在与蒙古人对抗的第一线,刀口上舔血的大明汉子,心思单纯,爱国之心最浓,远胜过歌舞升平、积贫积弱的内地男人。

这就是大明边军!

那人看着热血沸腾地边军青年军官,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你们都是大明的脊梁。没有你们在边境浴血奋战,蒙古人早已攻破了大明边境线,将战火烧到了北京。你们的功劳很大。”

“这是我等边军,本就该做的!”这些头脑简单的热血愤青军官们,最享受这种赞美。

“不过……”那神秘之人话锋一转:“可惜你们的血,还有你们袍泽的血,都要白流了。”

“什么?”这些正沉浸在为国杀敌荣耀中的军官,一个个都愣住了:“怎么回事?”

“大明,就要向蒙古屈服了。”那神秘之人感慨道:“真不知我们之前流血牺牲,到底为谁而战?”

“不可能!”大明边军军官们愤怒了:“你有什么证据?说我大明要向蒙古屈服?”

神秘人冷笑道:“也就你们这些前线流血流汗的臭丘八们,还被蒙在鼓里。其实,大明与蒙古,早已在暗中媾和。大明首辅严嵩,力主向蒙古称臣纳贡,换取俺答汗答应不再进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