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713章

作者:不是奸臣

“原来严阁老还有这个本事,哈哈,怎么不早说。”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严嵩挥手道:“好了,赶紧说正事,虽然抓到人了,但事情还不容乐观。”

“是啊。”许赞苦笑道:“蒙古人的使者,气势汹汹,每天都在闹事,威胁我大明,明天午时如果还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就要返回边境,蒙古大军南下,难以避免。”

严嵩淡淡道:“明日午时?这算是最后通牒么?”

.............

“你快去见见皇上吧。”张璧也苦笑道:“我们几个这几天没日没夜,操持朝政,一个个都累虚了。你这个当家的一回来,我们也能轻松一点。”

杨博干笑两声:“过去,我们还觉得你这个首辅,整天优哉游哉,吃饱了不干活,没想过你走了,我们一接手,发现这位置真的不是人干的。还是你来吧。”

这倒不是恭维。

严嵩这个首辅不在,张璧这个次辅,就要履行首辅职责。什么事事无巨细,都要找他,他真是有点扛不住了。

这些阁老们都心有戚戚然。

严嵩在的时候,他们还有时候打小算盘,盘算什么时候怼严嵩两下。但如今严嵩一旦走开,让他们自己扛,他们还有点小兴奋,然后就发现……

尼玛真心扛不住啊。

严嵩故作惊讶道:“我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你们四个都是大明栋梁之才,怎么搞不定?”

杨博苦笑一摊手道:“其实就一个问题,没钱!”

他们这才知道,首辅这个位置,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穷家难当,大明现在千疮百孔,到处漏气,什么地方都伸手要钱,但户部账户上其实早已没有一分银子。不然嘉靖怎么会急着让严嵩送一百万银子?

没办法,救急如救火啊。

。。

第670章 谋划大明货币发行权【2】

严嵩诧异:“国库没钱?那你们怎么混过去的?”

四个阁老对视苦笑。

“怎么混过去?就赖呗,打白条呗,反正到了年底,你的关税银子也该上来了,也有办法还钱过年。”杨博厚颜无耻道。

张璧申时行等阁老也纷纷苦笑。

他们当读书人的时候,都是谦谦君子,没想到官至宰相之后,居然各个都被迫当老赖啊。

六部找他们要钱,要赖,朝廷债务人找他们要钱,要赖,地方各督抚巡抚找他们要钱,还得赖。

没有钱,阁老们却还得办事,于是一个个都愁坏了。

平时还好,大不了无耻打白条,债务先欠着,反正大明谁也不能“五八零”把这几个老赖阁老怎么样。

但蒙古人入侵,可不能这么糊弄!边防要修,军队要调动,军饷要发放,不然蒙古人兵临城下了,你跟他们打白条?

所以,这些阁老们真是愁坏了。

许赞感慨道:“多亏了还是元辅有办法,给我们弄到了300万。不然真的不知道这次饥荒怎么打过去。”

几个阁老都佩服地看向严嵩。

在上个月,严嵩早已料到如今的局面,特意授意他暗中操纵的美联储、汇联升、天通汇三家最大的票号,以认购定向特别国债的方式,购买了300万两大明国库券!

这个概念,就相当于三家票号组成银行团,联合借债给大明朝廷,帮助朝廷度过难关。

有了这300万,内阁才终于不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调动军队,应对蒙古人了。

当然,作为幕后大东家,严嵩也不是冤大头。

实际上,他借钱给朝廷,是有更大的图谋,在暗中筹划着!

那就是货币发行权!

这个话题,说来话长,容后再说,总之大家知道严嵩的套路很深,每一步棋都有无数后手等着就好。

严嵩叹口气:“总之为了朝廷,为了大明,辛苦各位了。本阁老和包大人,这就去进宫面圣。”

他和包拯到了东华门,联手递牌子请见。

嘉靖让黄锦一路小跑,急忙宣两位爱卿觐见。

见到了嘉靖,严嵩发现这位基友帝王,貌似也多了不少白头发啊。

看来,虽然嘴上强硬,但蒙古人的入侵,让嘉靖也心有余悸,有点怕怕啊。

他看到气定神闲、笑容可掬的严嵩,突然感到找到了主心骨。之前这段时间,四个阁老加起来,也没给嘉靖这种踏实可靠感。

“看来,还得是严爱卿,才能挑起我大明的大梁啊。”嘉靖心中想道:“这次弥天大祸,全靠我严爱卿,才能安然度过。”

“臣严嵩、包拯,幸不辱命,查清了蒙古商队惨案真相,抓住了幕后主使之人吴毅等500余人,特来复命。”

严嵩包拯禀告。

嘉靖龙颜大悦,站起来道:“两位爱卿,劳苦功高,快快平身,赐座。”

一般,赐座是60岁以上老臣才有的殊荣,过去严嵩虽然是首辅,也没有这待遇。如今破了蒙古人的案子,嘉靖欢喜之下,宣布赐座。

别小看这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