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767章

作者:不是奸臣

辛巴达想好了,冷冷点头:“好。我等你消息。但最多三天,没有消息,我就离开港口!”

韩涵阴冷一笑:“我蒙古铁骑的力量,粉碎区区一个天津港,不是问题!你等着瞧!”

两人就此达成了一致,随即消失在酒楼人群中。

……

严嵩回到严府,下达了两道让人费解的命令。

一是他要钱广进、刘村山,还有自己控制的十大商人集团,通过手下的粮店,开始向天津百姓投放粮食。但实施限购,每户人家每天只能购买一斗粮。理由是“避免再次被蒙古人以粮食威胁天津”。

天津的百姓们,看到了大部分粮店(严嵩控制的),都开始投放粮食,人心更加稳定下来,都对粮食限购政策表示理解。毕竟粮食风暴刚过去,大家心有余悸,就算朝廷有了这一百船粮食,谨慎些也是应该的。

故而,他们井然有序地在粮店门口排起长队,有序购粮。

二是严嵩命令,这一百船粮食不必运进天津,只要停靠在天津港就行。每天吃粮,组织人手运粮。

天津港口距离天津新城,还有20多里,但这道路两侧,都有巨大的城墙保护。

不过,由于天津缺兵少将,一共才15000人,防御天津新城都捉襟见肘,故而港口城墙上保护的明军数量很少。

为此,王家屏、海瑞都表示不理解。

海瑞气冲冲找到了严嵩,一拍桌子道:“严阁老,属下不明白!既然粮食这么重要,咱们又好不容易弄来了这些日本粮食,怎么不赶紧运进天津新城?而是存放在港口?万一蒙古人狗急跳墙,猛攻港口,我们怎么办?”

严嵩一脸茫然:“港口防御森严,又有城墙保护,你怕什么?”

海瑞气得发抖,真是抓狂啊。

你怎么就不明白?

。。

第719章 大炮轰轰轰~~【2】

这一场争论,最后不欢而散。

海瑞坚决要求严嵩将粮食运回城内,但严嵩坚决不允许。

最后海瑞气呼呼离开~了严嵩府邸。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各方有心-人耳中。

毕竟,海瑞是个直筒子,大嗓子,他与严嵩在粮食问题上的不_和,众人皆知。

躲在暗处,算计天津粮食的韩涵暗喜,立即命令将消息传回城外的蒙古军队,报告俺答汗。

俺答汗这几天,正在烦恼中。

他兴冲冲带着20万大军南下,两路攻打大明,本来还做着重温蒙古辉煌的美梦,谁知铁一般的现实打碎了他花一般的梦啊。

这大明根本不像想象中那样,甚至比嘉靖二十年之前的样子,都大不相同!

完全不一样!

俺答汗攻打北京,失败,损失两万多人,攻打紫荆关,死了两万多,眼下好不容易打到了预定目标天津,结果损失更大!

几次攻上城头,都被大明军民赶下来了。几次攻城都是损兵折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满足俺答汗的野心。

好在他有个好军师韩涵。

韩涵向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建议。

原来,早在蒙古大明之战爆发前,野心家韩涵早已想到了今日的局面,便如同安塞堡一般,提前在他选定的未来首都天津布局,手段就是引诱天津的商人,不动声色提前囤积粮食,引起天津粮价缓慢上涨。

别人也许不知道天津粮价会上涨,将韩涵扮演的神秘人,敬畏如神,但韩涵一定知道!

因为正是他挑起的两国战争!

一切正如韩涵预料那样,商队被杀,蒙古入侵大明,他也如愿以偿,到了天津城下。

只不过,天津如此坚固,俺答汗居然攻不下来。

到了天津城下,韩涵向一筹莫展的俺答汗献计,由他潜入天津,利用与白莲教的特殊关系,从内部瓦解天津。

俺答汗大喜过望,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派韩涵即刻潜入天津。

到了天津,韩涵果然呼风唤雨,开始了他的计划。

从目前收到的消息,俺答汗听说天津市面上粮食已经被韩涵藏起来了,严嵩手中的粮食所剩无几!

俺答汗这个大喜啊。

“韩涵军师,真乃本汗的智多星也!”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接收天津时,韩涵却送出了一个让人悲伤的消息。

“严嵩运来了大量的粮食,天津粮食危机解除。”

俺答汗这个心碎啊,悲伤逆流成河。

你妹这就比较尴尬了。

我在城墙之下等着花儿都谢了,你告诉我严嵩又不缺粮食了?

脱脱不花着急道:“大汗,各方面都传来情报,大明的各地军队,在快速向北京集结。北京此时拥有的兵力,已经超过10万!照这么下去,用不了一个月,大明将对天津发动反攻!我们等不起啊。”

俺答汗不愧是一代枭雄,狼目厉色一闪,已经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