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802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就是严嵩的套路。与其让皇帝和陆柄发展自己不知道的棋子,还不如自己主动推荐一个皇帝的耳目当高官,敌明我暗,倒省去了很多事。

但沈炼不知道啊。

这可怜的沈炼,在被严嵩相中之后,就收到了陆柄的亲笔信,要发展他为锦衣卫的千户。

沈炼作为读书人,本来对锦衣卫深恶痛绝,发誓坚决与之斗争到底的,没想到锦衣卫居然主动找到了他,要发展他当特务?

沈炼想了三天,却最后答应了陆柄。

他并非攀附权贵,只是他太需要一个精忠报国的机会了。

沈炼是个死心眼,一心只有大明。只是他思想比较开放,支持严嵩开海而已。

然后严嵩又将他一举提拔为炙手可热的市舶司副提举,沈炼这才明白,嘉靖和陆柄发展他当锦衣卫的用意。

。。

第750章 苦逼的俺答汗【4】

知道自己的任务之一,是监视严嵩。

这让沈炼极有负罪感。

严嵩对他可是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严嵩在大辩论时相中了他,天下谁知道沈炼?如果不是严嵩越级推荐他,这市舶司副提举之位就算轮一万年,也轮不~到他一个散官!

但沈炼还不得不瞒着严嵩,这是-锦衣卫的使命。

王锡爵没有师傅那么重的心事。他此时春风得意马蹄疾,刚刚考中了榜眼,进入清贵无比的翰林院没几天,就又被幸运砸中了_脑袋!

严嵩严阁老,直接点名要他出任市舶司副提举!

这个消息,彻底震惊了整个翰林院。

没错,翰林院确实清贵无比,前程似锦,但最终能出人头地的,仅仅是极少数人。

大多数翰林,都要默默无闻在翰林院,待9年,整天埋头于书本打交道,9年第一个考满,才能出任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官职。

9年,很多人考中翰林,已经40多岁了,人生还有几个9年?

但王锡爵就不一样了。

他今年才21岁,就一跃成为了榜眼,继而被严阁老亲自点名,从正六品的翰林修纂,平调为正六品的市舶司副提举。

这一任命传来,整个翰林院都懵逼了。

虽然是平调,但一个是图书编辑,一个是国家海关副关长,尼玛这前途的差距,鬼都知道哪一个更好。

立即就有蹉跎了8年的前辈,泪奔出去买醉,说白活了8年。

还有人阴阳怪气说王锡爵认识严阁老,少奋斗20年!

但王锡爵依旧不为所动,来到严嵩府邸拜谢之时,坦然自若,既没有惶恐,更没有谄媚。

严嵩看了看王锡爵,点头道:“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错!”

严嵩对王锡爵的名臣风范、大将之风,很是满意。

不愧是他在浙江看中的大明未来之星、未来首辅。

严嵩野心勃勃。

他要广泛网络大明栋梁人才(标准是未来上的首辅,至少当过阁老),将他们投入天津这片改革热土,让他们亲自感受大明开放的活力,推动大明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此一来,在历史上未来嘉靖、隆庆乃至万历一朝,前后几十年的首辅,统统成为严嵩的学生,以及事业的接班人!

将来,就算是严嵩退了下来,他也可以笑看自己的改革事业,在自己的掌舵下,后继有人。朝中的阁老、尚书们,都是他严嵩栽培的改革派,推动着大明持续向海洋+资本帝国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迈进。

咳咳,扯远了。

总之,严嵩现在很满意地看着王家屏、王锡爵这两个未来的首辅,此时前途不可限量的政治新星,都成为了自己的追随者,两眼坚定地望着自己,等候自己给他们下达命令。

“好吧。”严嵩笑笑:“本阁老正好有事情要找你们。”

他简单说了一下,将开海仪式与胜利大典,合并办理的主意。

海瑞一脸激动:“好!扬我国威!让那些外国政要,外商们都看看我大明狂胜蒙古的威风!”

沈炼和王锡爵,这两个刚刚上任的新副提举,一听说这么重大而光荣的任务,要交给市舶司来办,也是一脸激动。

天津开海仪式+战争庆祝大典,这可是无上的荣光啊。

王家屏思虑周祥:“可时间来得及么?只有10天时间,天津要筹备两个大典啊。”

“这段时间,你们只好忙碌点了。”严嵩很无耻地将任务统统推给了这些手下:“我已经不是天津开海大臣了,自然不好插手干活。”

海瑞用力翻了个白眼:“貌似你之前也光说话,不干活。”

这些实干派,被严嵩细细分配了任务后,当天连夜赶回天津,筹备两大仪式。

·············

严嵩继续在北京当寄生虫,每天只要进宫陪着嘉靖说话逗乐,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下班回家,也不怎么当值,都是直奔家中,与四大花旦其乐融融打麻将,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

此时,蒙古。

俺答汗凄惨无比,带着3万人逃了回来。

打劫大明不成,反而赔进去7、8万蒙古人,蒙古各部落的日子更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