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815章

作者:不是奸臣

欧阳一敬骂人,可谓功劳深厚,骂功非凡,这十大罪状招招致命,打的徐阶魂飞魄散,吓得魂不附体!

他气得把徐阳捆起来,用马粪堵住嘴,拿马鞭子狠狠抽了一顿......

徐阳这坑爹纨绔,杀猪般嚎叫,被打得几天不能下床。

但打孩子没用,徐阶还得想办法自救。

按照官场规矩,徐阶必须写自辩折,给自己辩护,然后暂时停止当值,回到家中闭门思过。

每一个被御史弹劾之人,都必须走这么一遍。哪怕弹劾自己的御史言官,是个微不足道的六品官,内阁首辅都不能再当值了。

徐阶也只好暂停职务,回家打孩子去。

没了徐阶这个绊脚石,严嵩第二天就很坦然地召开了朝议,然后顺理成章通过了“出兵救援内附的板升之民”的提议,并奏报嘉靖。

嘉靖本来对这件事无可无不可,加上刚刚打败了蒙古大军,嘉靖信心十足,格外手痒想打人,听严嵩说此时出兵好处那么多,又能收服民心,又能打脸蒙古,皇帝都有点动心了。

但嘉靖毕竟是万年老乌龟,小心谨慎到了骨子里,还有些忧虑。

而太子一方,则完全咽不下这口气,不肯吃这个大亏。

太子亲自气势汹汹找到皇帝,要求再次召开大朝议。这次规模更大,要求朝廷百官都要参加,将是否支援板升,以及徐阶的事情彻底说清楚!

这一年多,3.6太子趁着严嵩出差天津,在北京苦心经营,拉帮结派,党羽众多,爪牙丰1满。他不服徐阶被严嵩狠狠扎了一枪,要纠集人马在朝廷上找回面子!

嘉靖也觉得,出兵这件事兹事体大,还是大朝议一下为好。再说礼部尚书徐阶也是朝廷重臣,欧阳一敬公开弹劾他,也该有个公论为好。

(嘉靖内心小人:我是皇帝,看热闹不嫌事大。严爱卿和太子一党,打得你死我活,才符合帝王平衡之术呢。)

(严嵩:皇上,我就服你。)

(太子:(╯-)╯︵┻━┻)

于是,皇帝点头应允了。

.。

第762章 朝会之前怼一波【4】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了。

大家想不到,严嵩刚刚从天津回来,就跟太子一党打得如火如荼!高潮迭起!

谁都知道,严嵩和太子一年没在一起,回来之后双方必有一战,但万万没想到,双方的大战爆发这么快,这么狠!

欧阳一敬,太子党骨干,徐阶心腹,前天刚在国子监替徐阶说话,隔天就反戈一击,狠狠捅了徐阶一刀,告了徐阶十大罪状!

这剧情,比大明第一花魁陈圆圆唱地还精彩还曲折!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有什么交易,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斗争,一切都让这沉寂了一年的朝廷,沸腾起来。

流言蜚语满天飞。

有人说,欧阳一敬是严嵩派到太子党的卧底,深喉,取得徐阶信任后,故意在国子监讲学时,泄露徐阶科场舞弊的秘密。

有人说,欧15阳一敬反水,纯属徐阶儿子徐阳坑爹,羞辱欧阳,这骂神不堪受辱,愤然投靠严阁老。

还有人说,这欧阳一敬其实谁的人都不是,他是皇上授意,挑起严嵩和太子一党对决的棋子。皇上最擅长就是挑起朝臣内讧,要的就是下面打个不停,他老人家坐山观虎斗才舒服。

欧阳一敬弹劾徐阶十大罪状、徐阶上自辩折闭门思过,加上救援板升之民的讨论,再加上罗化云科场舞弊疑云,还有媒体报纸关于【国民尊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大讨论,这一切都让平静了许久的北京,彻底炸锅了。

第二天,乾清宫前。

朝臣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严阁老回京,这才几天?就跟太子怼上了!”有人偷笑。

“骂神倒戈,投靠严阁老?严阁老这步棋,走得好啊。”有人赞叹。

“我看不一定。”有人明显是太子一派的:“太子这一年多,养精蓄锐,羽翼丰满,敢挑起这次大朝议,肯定做好了完全准备。严嵩之前权势非凡,但一年多不回来,朝局早已发生变化。这次我看严嵩要吃大亏!”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程朱理学圣人说的!徐阶这么说,没错啊!”还有程朱门人卫道士,力挺徐阶。

总之,议论纷纷,比菜市场还热闹。

“严阁老来了!”有人叫了一声。

一顶两人抬舆小轿在乾清宫前停下来,严嵩一脸平静从抬舆上下来。

在紫禁城前,有一块下马石碑,上面刻着“文官下轿,武将下马。”

紫禁城是不许人骑马坐轿的,连太子也不例外,到了下马石碑,必须下马下轿,步行腿儿着前往各个宫殿。

但也有例外。

那就是皇帝御赐的几个等级特权。

最低是紫禁城骑马。这个就很厉害了,一般赐予有大功劳的功臣,还有60岁以上内阁阁老、尚书一级的重臣,以示照顾。

最高级的是紫禁城乘抬舆。抬舆是两人抬着的敞亮小轿子,上面有一个凉棚,可以遮阳挡雨。这个抬舆是皇帝出门,在宫中才能乘坐的。

通常情况下,只有年过70岁的内阁首辅,才能有这个体面,被皇帝赐予紫禁城抬舆!

就连皇上最宠信的奶哥哥陆柄,也只是紫禁城骑马而已。

但严嵩,就有!

他是在帮助大明打赢了天津之战后,被兴奋的嘉靖专门下旨,准许紫禁城乘抬舆的!

严嵩,才这么年轻,就已经获得了其他首辅70岁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