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887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连许赞这个老狐狸,都被李成桂打动,可想而知大明其他朝臣受到何等感动?

太子趁热打铁,也站了出来。

他从马厩里走出来,精心打扮一番,器宇轩昂,看上去玉树临风,已经恢复了颜值的巅峰,但不管他如何打扮,朝臣看到他,总有一种他放飞自我,狂笑着嘬马吊的既视感(严嵩囧),怎么也觉得有点怪怪的。

太子一头黑线:遇到严嵩,毁一生啊。

太子感受到旁边目光的各种复杂,也感到脸上无光,火辣辣的,但他脸皮厚,心理适应能力强,干脆选择无视,站出来道:“父皇!刚才高丽国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儿臣建议,为了维护君臣纲常,维护大明秩序,我大明应该立即发兵,帮助高丽平定崔氏叛乱!”

他顾盼自雄,精神抖擞,环视群臣道:“如此一来,我大明国威强盛,便可震慑周围列国,让各国臣服。父皇的文治武功,也必将超越列祖列宗,成为大明最伟大的帝王!”

·············

这最后一句,对嘉靖的杀伤力同样巨大,就连嘉靖都忍不住露出沉思之色。

太子最后看着严嵩喝道:“朝中有个别身居高位的宵小之辈,胆小如鼠,前怕狼后怕虎!孤王认为这种人乃是大明的蛀虫!尸位素餐之辈!以我大明如今的国势国力,理应雄起称霸,成为各藩属国的保护者!”

他傲然负手而立,那神态仿佛大明如今的一切,都是他一手缔造的。

严嵩偷笑。

..............

这太子脸太大啦!

他也不想想,大明如果听了他的,如今早就臣服蒙古,开海也遥遥无期,你妹的自顾不暇,还有个屁国力出兵朝鲜啊?

这世界上,就有这么一种人。

明明他们才是负资产,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世界都是他创造的。

太子公然开炮,太子党也纷纷摇旗呐喊。

高拱、张居正一一出列,向嘉靖陈述大明应该出兵高丽、平定叛乱的各种理由。

严嵩冷眼旁观。

总体来说,大明支持出兵者,占据多数,7成左右。

这是因为大明刚刚赢得了对蒙古战争,大明君臣的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之前一直被蒙古胖揍压制,情绪低落,过分菲薄,如今严嵩在天津打的俺答汗望风而逃,甚至主动派使者认输求和,大明君臣突然觉得,我去原来我们这么吊?

既然爸爸这么吊,打高丽儿子有什么不行?

太子有这种心理,大明其他的臣子也有这种想法。

加上崔莹这货实在欠抽,以下克上,流放君主,还疑似XX君主五代女性亲属,这些都大大触犯了儒家的忠君思想,成为了群臣们情绪激动,猛烈炮轰的焦点。

。。

第823章 朝议:要不要出兵高丽?【3】

一时间,不管理性还是非理智,大明群臣纷纷出列,情绪激动,炮轰崔莹,仿佛不痛骂权臣,就会被看作同情奸党,下一个奸臣。

这就是大明的“政治正确”。

嘛,管他大明能不能打这一仗,做个好战的鹰派,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总是没错的。

太子和李成桂身后,附和者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太子和李成桂对视一眼,忍不住激动了。

虽然被严嵩搞了两把,太子名声都迎风臭十里,但毕竟达到了出兵朝鲜的目的。

“严阁老,看来公道自在人心,哈哈!”太子狂笑不已。

严嵩冷冷瞥了一眼不可一世的太子,心说“六一零”二B,这就让你见识见识。

他淡淡给一旁等待的蓟辽总督,使了个眼色。

大明此时国境线,已经收缩到了蓟辽一带。但蓟辽管辖整个东北。蓟辽总督就是大明对朝的第一线将军。

蓟辽总督如今是杨博的人,叫张四维,也是晋党未来的重点培养对象,希望之星。张四维今年才32岁,但已经身居高位,成为大明正四品的高官。

张四维也是一代人杰,堪称晋党的千里驹,是杨博之后最杰出的晋党人才。

张四维走了出来,淡淡道:“皇上,臣反对出兵高丽。”

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蓟辽总督张四维背后是晋党,是杨博,是整个大明北方军方。

他的态度,就代表了这些势力对出兵朝鲜的态度。

文官们再BB,再嚷嚷,也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打仗,还是要看武将和军方的态度!

嘉靖皱起眉头,笑道:“哦,想不到还有不想打仗的将军?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难道你张四维就不想青史留名,不想升官发财吗?”

张四维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揶揄,淡然一笑道:“皇上,臣当然想升官发财,但我首先是个臣子,要为皇上尽忠,为江山社稷负责!请恕臣直言,这次如果陛下真的下令出兵朝鲜,我方付出和收益,将不成比例!甚至可能师劳无功,打不赢这场战争。”

嘉靖皇帝深深皱起眉头。

张四维的话,分量很重。

太子和文臣们的意见再有道理,尼玛军方说不能打,嘉靖也不能硬着打啊!

打仗的前提,是能打赢!

如果打不赢,大明干嘛要进入朝鲜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