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92章

作者:不是奸臣

随后,明末时期,孔府衍圣公孔胤植,本非嫡传,但大明皇帝重视他,不但封他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结果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很远,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结果,坑爹的来了,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满清大军,这位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看到这些历史的人,估计都会被孔家的‘顺应大势’给惊呆了。

太牛逼了!

这么厚的脸皮,孔家是怎么办到的啊喂!

当然,事实上孔府有时还是知恩图报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后,孔府依旧牢记大清恩德,穿着旗袍马褂给祖宗上猪头。民国后袁世凯复辟之初,孔家连发两封“劝进电”,要袁“早日登极,以慰民望”,袁本人“亟宜早正帝位”,另有“不胜欢汴鼓舞之至”“一体悬彩庆贺”“祷祀而请之者也”。

虽说儒家对中国发展兴盛带来了不少好处,但是孔家的这种所为,实在让严嵩这个大奸臣深感不齿。当叛徒这么积极,我这个大奸臣都不敢这么玩,你们孔府倒比我玩得还溜,还被天下人高呼‘忠义’,去你麻痹的!

而在民国、建国之后,反孔浪潮是接连不断,当真让人大快人心。

正因为如此,严嵩更加要对孔家开刀,不开刀简直就念头不通达。如果是一般的官员去到那边,估计会被孔府给搞成残废,但是严嵩当朝首辅,直接碾压过去。

聂盖:“这些我不管,我只保护你安全就行了。”

..........

严嵩哈哈一笑:“如果他们乖乖送上粮草那还好说,如果不肯,就别怪我耍手段了,我可是大奸臣,不干点大奸臣的事怎么对得起我的称号。”

第二天,一大批的锦衣卫、东厂就离开顺天府,进入山东,化整为零。

第三天。

春风之日,下江南,正是风景独好之时。

严嵩骑着马,身后跟着盖聂、聂隐娘,还有锦衣卫、东厂护卫共计300人等,浩浩荡荡出了京师,一路上,竟然有不少百姓夹道相送,甚至还送花送鸡蛋,让严嵩心情大好。

官应震远远看着严嵩离去,微微一笑:“终于走了,该轮到我们登场了。”

而此时,他看到了沈一贯、元诗教,分别隐藏在其他人群中,正目送严嵩离去。

有道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今日,很少出宫门的嘉靖,今天站在了皇城城墙之上,远看着严嵩队伍离去影子,叹了口气,然后又哈哈一笑。

“回御书房,严爱卿那么努力,朕也又岂能弱于他?!”

。。

第86章 一路白骨无数【4】

山东曲阜。

孔府。

“衍圣公,刚刚得到消息,严嵩那奸贼已经离开顺天府,进入了山东地带……而方向应该就是直奔我们这边而来。”

孔尚急急向孔贞汇报。

孔贞一拍桌子,脸色愠怒:“看来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严嵩这个狗贼是想要在我们孔家咬一口!”

其他人脸色阴沉:“我们孔家,世代肩负教化天下之要务,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为何要受如此欺辱?”

“这狗官欺人太甚,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让天下人看看我们孔府的气节!”

“对,孔府不是谁都可以欺辱的!”

这时候,孔贞一挥手:“安静!”

吵“一零零”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孔贞:“各位族老,各位叔,以上不过都是猜测,也许那个奸贼严嵩是要来拜祭圣祖也不一定,所以我们不能先做出如此对抗姿态,要先了解严贼的目的再说……当然,警惕不可少,我们要维持外松内紧的状态……”

众人齐齐点头。

随后,孔贞等人开始做准备。

……

……

山东地界。

一行队伍在这里前行。

这块土地正在死去。

此时正是春耕播种时节,然举目望去,处处焦黄,田地干裂,四野毫无生机。

“停!!”

一声喝响,一个人从马上翻下=身来,来到了路边不远的一个河边小湖泊边。

此时的小湖泊,已经完全差不多要干枯了,唯一有水分的地方,是黑乎乎的淤泥,在阳光下散发着恶心的臭气。塘边布满了干枯杂草,十几步外还有几具饥民尸体,个个四肢枯瘦,脸色青灰,干巴巴。

尸臭散发出来,让人作呕。

严嵩却仿若未觉,眼睛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太惨了!

比严嵩的想象的更加惨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