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950章

作者:不是奸臣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言一出,人群炸了!

顾横波痴了!

在这个时空中,没有辛弃疾,当然也不会有【青玉案.元夕】。

严嵩理直气壮,将这首传唱千古的名词,划拉到了自己名下,当做自己的作品了。

(消失的辛弃疾:考虑过我的感受么?)

在上元秦淮灯节上,严嵩这一首【青玉案.元夕】,仿佛正好为此情此景所做,简直不能再贴切了。故而就算是诗词大家顾横波,也丝毫看不出这首【青玉案.元夕】的一丝一毫破绽。

相反,那【青玉案.元夕】下半阙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还让顾横波产生了美丽的误会,以为这些令人精彩绝艳、拍案叫绝的名句,是严嵩为她而写的。

即使是痛恨严嵩的顾大家,如今也不由地痴了。

她眼波流转,明眸善睐,狠狠瞪了严嵩一眼,眼神中却不忍心出现任何敌意,只是隐隐有些责备——你这坏蛋,怎么能把我写进去,还写的这么好?

这不是让天下人误解你我关系么?

此时,岸上的围观群众,也纷纷炸了锅!

“我去!这首【青玉案.元夕】,简直是千古绝唱啊。”

“怎么可能?那大奸臣严嵩,怎么可能做出这等传世佳作?”。

第877章 严老司机开车,稳!【7】

“这首词,必将名垂千古。但可惜不是正人君子做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上天对这严贼实~在太好了啊。”

“我不信!我不服!这严嵩肯定是有绝代高手-在背后!”

“既然如此高手,怎么可能籍籍无名?随便一首词,都会名扬天下吧?”

有的人骂,有的人笑,有的人歇斯底里,有的人沉默不语。

但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人敢说这【青玉案.元夕】不好!

就连远处刚才看到严嵩,如瘟神般开船逃走的董小宛等三位大家,听到严嵩悠然吟唱的【青玉案.元夕】,也纷纷停下来,仿佛一头头美丽的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看到了ye~外美味无比的果实,心中矛盾无比,不知该逃走还是该返回。

对于这些才情高远、雅量高志的秦淮八艳来说,【青玉案.元夕】这玩意的杀伤力,简直堪比原~zi~弹啊。

所谓佳人爱才子,而不是财主,因为在秦淮河上,规矩是名声名气比黄白之物要紧。如果一位花魁,能邂逅一位文名卓著的大才子,发生一段缠~mian悱恻的爱情段子,那对名气的提升作用,大大超过从土财主土豪手中弄点金银财宝啊!

秦淮河上的花魁,也求名爱才,需要点绯闻才能更红,这跟现代演艺圈的女明星,道不同而理同,时不同而事同啊。

而这四位秦淮八艳,固然已经超过了一般花魁的境界,达到了不求当时名,却求千古芳的地步。她们眼光极高,寻常的尚书都不入美人青眼,但唯有天下知名的才子,是她们无法拒绝的!

严嵩的名声不好,但他写的这首【青玉案.元夕】,却注定会流芳千古,成为后世传唱的经典。而能被他写入这首词,从而随着诗词一起流传天下,才是秦淮八艳们最看重的!

此时,董小宛、马湘兰、寇白门三位大家,心中可谓五味杂陈。

“那严贼,怎么可能写出这等绝唱?”

“可惜,可惜,若是早知道能有这等佳作,让他一见,倒也无妨。”

“毕竟是顾横波眼光比我更高一筹么?”

三位孤芳自赏、崖岸自高的大家,居然踟蹰不前,不知道该不该回去了。

严嵩很无耻地淡淡一笑,徐徐坐下。

顾横波呆了半晌,终于痴痴道:“严贼,不,严阁老,你这首【青玉案.元夕】,真的是为我所做?”

顾横波此时再也没有了对严嵩颐指气使、轻蔑高傲之气,倒是多了一份羞涩。

谁知,严嵩却不咸不淡,扔出一句,险些把顾横波气死!

“哦,顾大家非要这么想,本阁老也没话说。哈哈,也是可以的。”

严嵩一副“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的表情。

顾横波气得杏目圆睁,柳眉倒竖,女神范都要维持不住要爆发了啊喂!

我这暴脾气啊。

想我顾横波,也是秦淮八艳之一,能跟你严嵩说句话,都是看得起你。难得你这首【青玉案.元夕】深深打动了我,问你是不是给我写的,你丫的居然说我非要这么想?

这么一来,显得是我顾横波,想入非非,倒追你严嵩怎么地?

“愿赌服输啊……”严嵩怡然自得道。

顾横波杏目继续圆瞪,气呼呼地,再次俯身过去,准备亲严嵩的脸颊。

突然。

严嵩微微转头。

两人直接口对口,碰到了一起。

顾横波眼睛睁大,气1息紊乱,只感觉一种奇怪、奇妙、讨厌、喜欢的感觉升起。

就在她迷茫的时候,严嵩的小严嵩已经开始伸到了她嘴里。

顾横波吓得大惊失色,连忙缩回,不过,严嵩的速度更快,一手环抱她的头,不让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