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963章

作者:不是奸臣

“海瑞?他是谁啊?没听说!”

“严阁老!您终于来了!”

“我们等严阁老,等的花儿都谢了!”

“严阁老,我们期待您如同久旱逢甘露啊。”

“阁老,王用汲大人可是个好官啊!他在世时,经常跟我们说严阁老乃是世间一等一的好官。”

海瑞脸色铁青,尴尬地头顶要冒烟了,张开双臂不知道该说啥?

严嵩淡淡一笑。

身后,陆权、盖聂都笑喷了。

想不到,严阁老在贵州的名声,比海瑞还好?

海瑞气得怀疑人生,这贵州都是什么鬼地方?怎么严嵩大奸臣的名声,比我还好?

严嵩呵呵一笑,拉着那些贵州父老乡亲的手,慈爱道:“本阁老也记挂着贵州父老,这不接到圣命,就马不停蹄赶了过来......”

海瑞当时就吐了,后面众人一起吐。

严阁老,您说谎话良心不会痛么?

马不停蹄?

是谁在秦淮河畔,勾1搭人家花魁顾横波,还留下了【青玉案.元夕】这等撩妹的绝世佳作?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江南读书人眼中,已经从“独占四花魁”的奸贼严嵩,升级为“染指五魁首”的大色魔严嵩了?

但无奈啊,贵州闭塞啊,这些父老乡亲太淳朴了,他们根本没听说过严嵩的风1流韵事,一个个感动地热泪盈眶:“严阁老,您派戚继光将军,元宵节前出其不意,收服贵州城,简直对我们恩重如山。自从安邦彦占领了贵州后,我们可是深受其害,都快活不下去了。”

严嵩命海瑞给父老乡亲们搬椅子去,拉着他们坐下。

可怜的海瑞,千里迢迢到贵州,本以为会如同其他地方一样,到处都5.1是百姓夹道欢迎,送万民伞之类,谁想到这鬼地方的老百姓,居然只爱戴严嵩,对他这个蛮声海内的海青天,根本不吊!

海瑞只好苦哈哈地到处搬椅子,搬凳子,给父老乡亲们端茶倒水,还听到有人议论。

“咦?刚才这个黑脸干瘦的家伙,说他是什么海青天。这青天是什么意思?”

“厚颜无耻!居然有人名字敢叫青天?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唉,想不到严阁老那么好,还那么和蔼,麾下一个跑腿的,却自称青天。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能这么大?”

10000点暴击!

海瑞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悲愤想死啊啊啊啊~~

。。

第889章 叛乱的起因【7】

ps:今天1号,7更,希望新的一月,新的气象。

————

严嵩与贵州父老座谈,一一询问,安邦彦叛乱的前因后果。

一位贵州耄耋老者,颤颤巍巍,将事情经过讲清楚。

原来,自从王用汲来到贵州后,不光勤政爱民,还事必躬亲,多次请奏朝廷,减免贵州钱粮赋税,还多方筹措资金,带着贵州百姓修建道路桥梁,改善居住交通环境,使得贵州过去“人无三分银”的穷困局面大为好转。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且王用汲很重视与苗夷少数民族的关系,多次深入苗夷村寨,与各族头领攀谈,解决他们缺衣少吃、特别是缺乏医药的实际困难,受到了各族的普遍爱戴。

根据老者说,那时安邦彦这个土司,虽然素来桀骜不驯,不服大明朝廷,但也不敢轻15举妄动,反而多次派人到贵州城,采购各种物资,与贵州布政司的关系还算平稳。

但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朝廷和太子多次下令,严厉要求贵州深入大山,多挖金银,供朝廷使用。

这可难坏了王用汲。

按照朝廷与土司的不成文规矩,贵州城等重大城池,还有要道,都是朝廷布政司管辖,而那十万大山中,苗夷之民都归土司统治。

而金银矿都在大山之中。

过去,朝廷与土司达成了协议,双方划定一些金银矿区,共同开采。朝廷拿走大头,土司也分走一些利润。算是达成了默契。

如今,朝廷要改变这一事实,深入大山,大规模开采金银矿,势必进入苗夷的领地,与苗夷之民发生直接冲突,甚至酿成叛乱。

故而,王用汲一方面采取柔和的策略,与各位苗夷土司商议,扩大产能之事,另一方面向朝廷几次上书,请求朝廷考虑实际情况,缓缓推进此事,不要酿成大乱。

但其时,恰好严嵩在天津担任开海大臣,王用汲的上书都落入了太子的手中。太子严令内阁下旨,训斥王用汲,并严令他不择手段,加大开采力度,限期必须开采出比去年多一倍的金银,也就是800万两。同时,太子还指令贵州都指挥使王波,出动军队,强行开采金银。

王用汲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王波接到了太子命令后,大喜过望,也不跟王用汲商量,立即带着2万军队,离开贵阳城,直奔水西苗族产银之地,勒令苗夷各个村寨所有青壮年,必须马上下井去给朝廷挖金银!

此举,当然极大刺激了苗夷各族。

但在王用汲的调解之下,苗夷各族还是忍了这口气,派出了不少青壮年,跟着王波下井。

但王波十分残暴,根本不顾矿井矿工的安全,一味勒令日夜不停,加大开工力度。他眼中只有金银,没有人命。

那老者说,除了王波之外,貌似还有很多大明权贵,带着商人也来到了贵州。

他们是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商人财团,也来贵州滥采滥挖金银,据说都跟太子有关,太子有提成。

除了王波出动军队,逼着苗夷各族出人充作矿工,这些大明权贵也狗仗人势,仗着明军的枪炮,逼着苗夷人给他们采金银。

王波与权贵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一起欺压苗夷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