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游戏系统 第2061章

作者:轻风银月

汉末三国诸多地方刺史中,丁原的武力应该能够数得着的。只是,因为他有了一个武力战斗值爆表的义子吕布,在吕布的对比之下,他的武艺才会习惯性的被人家忽略。

但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有勇力”这三个字的,怎么会是一般二般的武将呢?

丁原的武艺十分厉害,只是相对来说,他的文治,尤其是御人这一块,就很差了。

他最为出名的事迹,莫过于被自己当做心腹的义子吕布给杀掉了。丁建阳和吕奉先这对义父义子也被后人屡屡提起来。大部分人的评价都是丁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就是分辨不出来吕布的狼子野心,所以才导致了最终的结局。

然而,在林天遥看来,吕布背叛丁原,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吕布虽然贪婪,但是却也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如果背叛了丁原会遭受到怎么样的骂名,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这说明了什么?

吕布在定远的手下,过的并不开心。这一点,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有所体现。作为一州刺史,丁原虽然偏好武功,但是却也不可能完全荒废文治。而且,汉末三国是地方门阀把持政治的年代,丁原的出身并不能够给他多少帮助,他走到这一步,一方面是来自于个人的武勇和才干,另一方面,则是紧紧的和世家大族抱在了一起。

以上党太守张扬为首的世家大族曾经长期的把持着并州,但是在丁原有意的打击和提拔新人的政策下,吕布作为武将派的首领崛起,并且依靠个人的武勇迅速在军队当中站稳了脚跟,隐隐间还有几分要压过了张扬成为丁原治下第一人的趋势。

只是,张扬也不是好惹的,而且原本吕布最大的后台的丁原也不想要见到吕布一家多大,所以也开始了对吕布的打击。当然,这一切,在表面上都是不可说的,都在暗地里面进行。

作为长官,要做的就是利用底下官员之间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毕竟,派系斗争永远存在,而高明的长官不会要求内部铁板一块,而是会要求控制。

丁原在平衡并州的政局这一方面做的还算是成功的,只是,他的这种举动,却也为自己日后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吕布不是屈居人下之下,他也不是一个傻子,当他手中羽翼开始逐渐丰满的时候,他怎么会敢于屈居在丁原之下呢?只是因为外有上党太守张扬作为牵制,内里他手下也有不少人对丁原还算是忠心。因此他才能够容忍丁原继续当自己的“义父”。

丁原对这一切,不是没有察觉,只是,他却不以为意。所以,当董卓找到了吕布的时候,丁原的死期就已经注定了。

有了董卓的支持,上党太守张扬算什么?若是手下的人有不服气的,都杀了就算了!

吕布所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罢了,一个可以脱离丁原的时机。而那个时机,已经不远了。

话说回来,吕布所代表的武将派系和张扬所代表的文官也就是本土世家大族之间有着固有的矛盾。吕布虽然没有到场,但是在场的武将几乎是一边倒的按照他的计划来劝说丁原。而上党太守张扬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对方的用意,因此立刻跳出来反击。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本土世家大族被丁原打击的够呛,就连世家大族的代表张扬都被吕布压了一头。究其根源,还是在这样的乱世,世家大族这一边缺少优秀的武将。至于军队?

世家大族有的是钱粮,再这样的乱世当中,世家大族想要发展起来一只军队实在是太容易了。他们所缺少的只是带兵的将领。而林天遥和张辽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们一个目标。

林天遥乃是能够降服猛虎的战将,张辽虽然年轻,但是却也弓马娴熟,假以时日,说不定也能够成为一代名将。这两个人,对于并州日后的局势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如何也要争取过来。

丁原听到了宋宪和上党太守张扬分贝开口说的话,不由得沉吟了一番。他是一州刺史,底下文官和武将派系不合的事情他一直都是知道的,甚至于他还是背后的主导者。但是现如今,围绕着林天遥和张辽,文官和武将却又一次展开了交锋。

他必须要慎重考虑自己所说的话,他必须要努力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无论是那一方被打压了下去,对于他的统治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他现在也才意识到,林天遥和张辽在这两方人马眼中的重量。

武将那一边的想法,他也明白。吕布是不会允许这样优秀的武将成长起来威胁到他的地位的,他不见得会对张辽和林天遥动手,但是却也有别的办法让他们不死也终生无法成为带兵大将。而文官集团说不定早在自己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林天遥确切的情报,想要将他拉入到自己的麾下。

张辽虽然还年轻,但是却也展现出来了自己的潜力。更不用说他的家族张家在马邑也算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了。所以,他的价值也十分巨大此刻的林天遥和张辽不会意识到,他们两个,在并州文官这一边,就如同一个香饽饽一样,势在必得。而同样的道理,武将那边,是如何也不会允许这样两个人落入到文官集团当中的。

得不到的,便毁灭,而在军中,一个人就算是再强,也有办法让他消失。

第3114章 骑兵将军(下)

这不是丁原麾下两大势力的第一次交锋了,但是这一次,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因为这一次,恰逢黄巾之乱!

虽然黄巾之乱暂时还没有波及到并州,但是谁知道黄巾之乱到了最后会不会波及到并州呢?而且,即使波及不到并州,朝廷一纸命令下来,并州军阀肯定是要出动的。

而黄巾之乱既是一场大动乱,也是一场大机遇。若是能够在这样一场机遇当中把握住了机会,那么飞黄腾达,进入到汉朝中央官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区区的一个并州,只是一个跳板罢了,他们的目光,是天下十三州。

黄巾之乱已经让地方军阀看清楚了汉朝的腐朽和军事动员机制的崩坏,那曾经威震天下的大汉官军已经威风不再了,有眼光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接下来天下大势。并州军阀,自然也不甘屈居人后。

只是,这些心思,丁原是不知道的。他的能力,若是在太平时代,治理一个大州还足够,但是在这样的乱世,却已经不够了。即使是汉末最后的能臣刘虞都挽救不了腐朽到了骨子里面的汉王朝,更何况是丁原呢?

现在摆在丁原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平衡手底下文臣和武将这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而林天遥和张辽就是他们争斗的筹码。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两个人的未来,必定极其不凡。若是能够绑在自己的战车集团上,那必然是一件好事情。若是不能,那也不能够让对方得到!

“其他诸位,怎么看?”丁原没有着急做决定,他想要看看门下的武将和文官们在这件事情上的分析到底有多大。

侯成、曹性、魏续分别站了起来,他们用行动支持了宋宪的请求,武将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宋宪,这让丁原的眉头不由得更加紧皱。而反观文官那一边,却只有一个穆顺站起来,支持上党太守张扬。

看到眼前这局面,丁原顿时明白了,这一次,文官集团又失败了。只是,真的就要让林天遥和张辽这两个峥嵘之人加入到武将集团那一块吗?

丁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他并没有贸然做出来决定。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注意到,武将那边,还有一个人没有说话,而此刻那个人,看着自己,好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又有些顾忌。

“高将军,在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看法,不如站起来说说吧。”

武将那边,一个中年大汉站了起来,宋宪、侯成、曹性、魏续几个人看着他站了起来,眉头都不由得轻皱了一下。

这个人,不为他们所喜欢,虽然也是武将,但是却和他们不是一条心。而文官那边看着这个人站了起来,却也没有露出来几分放松的神色。因为这个人,同样也和他们不是一条心。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高顺,他不属于任何的派系,如果不是他有着超人的练兵才能,这样的人,不可能在非彼即此的并州官场之上站稳脚跟的。所有人包括丁原都知道这个人只对丁原忠心,但是他的职务却远远和他的才干没有办法匹配。

“启禀刺史大人,末将认为,林天遥和张文远这等人才,若是只是镇守一方,未免有些可惜。”

他这话一出,文官集团那边就变色了,而武将这边的神色则是稍缓。

丁原对于这个答案,显然有些不满意,但是他知道高顺应该还有话没有说出来,因此,他就开口说道:“那依照你的意思,本官合该将两个人派出去征讨黄巾贼?”

“正是这个道理。战场是将军锻炼最好的地方,况且黄巾祸乱天下,我并州若是不出力镇压,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今朝廷已经发榜,令各个州县自行招募乡勇,守备黄巾。刺史大人不如就用此二人,前往征讨黄巾如何?”

高顺这句话一说完,整个大厅刹那间都安静了下来,有诡异的气氛在这一刻流淌。

宋宪、侯成、曹性、魏续相互看了一眼,眼神中都是多了几分冷笑。如今并州兵马大部分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若是没有兵马,那所谓的征讨黄巾贼不过就是一场笑话罢了。临时招募起来的乡勇,如何能够和大汉官军相提并论!?

而文官那边,上党太守张扬听到了这句话,深深的看了一眼高顺这个人。他的确有趁着这一次的黄巾之乱,进军中央的打算,只是这事情要从长计议,今天高顺如此这般冒失的就提了出来,只怕……

他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心中做出来了决定,不会插手这件事情。

武将那边和文官那边都不说话,然而,出乎两者预料的是,丁原听到了这个建议,却眼神一亮。

“高顺言之有理,就按照你说的办!命林天遥为前锋将军,张辽为偏将军,高顺你为主将,前去征讨黄巾贼”

高顺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丁原这么顺快的就答应了自己的提议,只是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然则,兵马粮草,何处可得?”

“粮草我自然会拨给你的,至于兵马……”丁原想了想,然后就眼神一亮,开口说道:“除了你麾下陷阵营之外,本官特许你可以自己招募人马,讨伐黄巾,乃是大事情,切记不可倦怠!若是有所差池,本官定然饶你不得!“高顺刚要点头答应,却正好瞥见同僚的眼神,一时间,不由得心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