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至尊魂帝 第199章

作者:曲径小路

正迟疑间,门外有笑声传来:“德操!”

司马徽一听,便知道是其好友,庞德公来了,他赶忙起身相迎,恰见庞德公带着几个人,拉着个小车,给他送来一些居家必备之物。

“尚长老弟,你来了。”

司马徽脸上带着淡淡的歉意,赶忙迎了上来,制止道:“先别卸了。”

庞德公疑惑道:“德操,怎么了?不是你托我给你置办一些家具的吗?你看我都置办好了,怎么你又不需要了?”

“实在不好意思。”

司马徽欠身一礼,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庞德公:“你也知道,当初在下与康成一起,在颍川办学,为躲战乱才来到荆州,可如今……”

庞德公粗粗一览,震惊道:“德操,要回颍川?”

“额……”

司马徽略显尴尬,致歉道:“是有此意!所以,实在是不好意思,康成需要我,我也想回颍川,与之一起,完成当年的夙愿,所以……”

『实在不好意思』这六个字司马徽还没有说出口,便只听庞德公脱口而出:“康成这家伙,怎么不给我写信!你等我,我与你一起去颍川,倒要当面问问他,还拿我当朋友不!”

“额……这个……”

司马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下话茬,不过仔细想想到也能理解,宣纸随便用,还能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这样的条件又有谁能拒绝得了。

“德操,你可千万要等我,绝对不能一个人走!”

庞德公一边撵推车的小工离开,一边翻身上马,转身离开:“我先回家收拾一下,或许康成也给我写信了,只是刚好错开了时辰也不一定。”

庞德公才离开没多久,荆州名士黄承彦便来到了茅庐。

黄承彦打量着茅庐,叹了口气:“德操啊,你这里着实简陋了些,要不先跟我回襄阳,等屋子拾掇利索了,再回来住也不迟!”

司马徽轻声道:“不用麻烦了。”

黄承彦一摆手:“我不麻烦,倒是你,一旦跟我回到襄阳,怕是襄阳名士会把我黄家的门槛给踏平喽!”

司马徽点了点头,淡笑着:“可不是吗!所以承彦,我可不能给你找麻烦!”

黄承彦浓眉倒竖,眸中闪过一抹淡淡的不悦之色。

司马徽当即知道他会错了意,所以赶忙从怀中摸出书信,塞在黄承彦手中:“我不解释了,你自己瞧瞧吧!”

当宣纸被塞到黄承彦手中的时候,黄承彦整个人直接懵,他的第一反应不是看书信的内容,而是开口询问:“德操,这纸……你从哪来的?”

司马徽也懒得解释了:“你自己看吧。”

带着一抹淡淡的疑惑,黄承彦打开书信一览:“德操,这……这么说,你是准备回颍川和康成兄一起办书院?”

司马徽郑重地点了点头:“是啊!康成千里疾书与我,我又岂能拒之于千里之外,更何况,书院本身就是我们俩的心血。”

黄承彦略一沉吟后:“德操,你等等我,我这就回族里,安顿一下事情,然后和你一起往颍川,你们书院肯定缺精通奇门遁甲的老师。”

司马徽:“这个…….那倒也是,康成若知道你能来,肯定会很高兴的。” ..

第136章 天下第一书院的全明星阵容

于此同时。

青州,北海郡。

青青湖中,一叶扁舟。

有渔翁头戴蓑笠,正在湖中安静地钓鱼。

船舱中传来一个声音:“幼安,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去,还是不去?”

问这话的人,乃是邴原,字根矩,与华歆、管宁,并称汉末一龍,和郑玄同样是师兄弟,师从马融。

钓鱼者正是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北海郡,隐居起来,每天只是做做学问,钓钓鱼,日子过得平淡舒雅,十分惬意。

“别问我,你呢?去还是不去!”

管宁钓上一条大鱼,放回鱼篓中,继续放上鱼饵,安静地开始钓鱼。

“去啊,为什么不去?”

邴原回答的非常干脆,几乎可以用没有丝毫犹豫来形容了。

“那华歆呢?”

管宁继续问。

“他嘛,我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是要去的。”

这三人中,邴原、管宁属于淡泊名利型的,而华歆则属于官场型的,他励志要出仕,为大汉天下添砖加瓦,对于做学问,其实兴趣不是很大。

“反正不管你们俩去不去,我是一定要去的!”

邴原从船舱中走了出来,肩上背着一个包裹,精神头十足:“那可是天下第一书院啊!肯定有很多大家在那里,说不定水镜先生也会回来。”

哗啦!

又是一条鱼背管宁钓了上来,这一次,是一条金色的大鲤鱼。

当看到这条鱼的时候,管宁那没有表情的脸,终于绽出一抹淡淡的欣喜,他放下鱼竿,转而言道:“走!我跟你一起去!”

果然!钓上了这湖中唯一的一条金鱼,这是祥瑞之兆,他焉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