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352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李氏嗤嗤一笑,温柔的点了点头,再次依偎到了唐峰的怀里来。

此事,若是旁人的话,肯定是不可能办到的,可是,眼前这个男人就不同了,这世间,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

对此,李氏丝毫不怀疑。

等到慈宁宫内灯光暗下来后,整个世界,归于了安静。

天未亮,唐峰在李氏的服侍下起身,之后离开了慈宁宫。

九千岁回京,这可不是件小事。

唐峰人刚到了司礼监,这边,已经有好些人等着了。

自然,这些,都是那些归附了他的朝中官员,其中,便也包括了周培公和工部柳尚书。

如今的柳尚书,日子过的那是一个滋润。

这位草包老尚书发现,自从自己投效了九千岁之后,这在朝里朝外,少了许多麻烦,多了许多便利。

就不如工部的拟票,只要不是有太大的纰漏,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也只是扫一眼,便通过了。

至于说工部所需要的银子,只要有章程,户部那边也会第一时间发放银子,而不会再像过去那般推诿。

就这位老尚书的话,这跟人啊,还是得跟那种有能力的人,跟了这有能力的人,自己少麻烦,旁人也不敢给麻烦。

“千岁。”看到唐峰进来,司礼监内的一众朝臣,躬身喊道。

唐峰走进来,目光在这一众朝臣身上扫过,笑着挥了挥手。

这大清早的,这一众朝臣入宫来司礼监拜见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有点不合时宜,不过嘛,当下,也没人敢说什么。

规矩是人定的,就当下来说,他的权势,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权臣,甚至,赶超了张居正,这些朝臣来拜见他,也不打紧。

“都坐吧。”

唐峰在上首坐下来,王体乾站在他的身边,周培公和柳尚书在下方坐下来后,其他的官员,按照品级,落座。

“咱家去辽东这些日子,京城里面,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唐峰不缓不慢的问道。

“回千岁,这两月里,京城里面,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倒是京城外面,出了些变故。”周培公开口应道。

“说说看。”唐峰点了点头。

“今岁,北方大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特别是陕西山西两地,旱情尤为严重,不久前,陕西巡抚急奏,说是陕西米脂民乱渐起,大有糜烂之势。”周培公接着说道。

“此外,山东与南直隶交界的梁山县内,有匪患占据水泊梁山,公然对抗朝廷,如今,这股匪患,已经发展到了五万有余。”

唐峰坐在那里,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这两处,他早先便知道了,而且比周培公他们知道的更早。

陕西米脂民乱,这场要了大明小命的农民起义,终究还是提前爆发了。

好在,山西河南直隶山东等地的流民,大量涌入辽东,即便是北方发生民乱,规模上,也无法再像历史上那般空前绝后。

照着现在这势头来看,还会有更多的流民涌入辽东,到时候,只怕北方,都看不到几个流民了。

没有流民的存在,李闯高迎祥等人,就算是有滔天的能力,也休想翻出浪花来。

“民乱的根本,在于流民,若是没有了流民,民乱可不攻自破。”唐峰沉吟着说道。

“给山西陕西各州府下发旨意,命令他们,收敛流民,统一送往辽东。”

大厅里面,那些个朝臣,听到唐峰的话后,都一阵的窃窃私语。

“千岁,如今,辽东已经接收两百余万流民,这若是再往那边送流民,辽东那边扛得住吗?”柳尚书满是担忧的问道。

他的担忧,也同样是这里所有朝臣们的担忧。

辽东虽然土地广阔,也没有了战乱,但是,那里自古苦寒,土地都没有开垦出来呢,若是接收了这数百万的流民,靠什么来养活这么多流民呢。

“无妨,夏收之前,辽东各地就已经开垦出了数百万亩的良田了,而且,辽东没有遭遇旱灾,一直有降雨,咱家离开辽东的时候,辽东大丰收,光是这一季收获的粮食,便达到了数万万斤。”唐峰笑着说道。

当听到他的话时,这里先是一片的安静,之后,那些个朝臣们,再也无法淡定了。

第313章 再见徐光启

辽东,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开垦出了数百万亩的良田!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辽东竟然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而且还迎来了一场大丰收,收获了数万万斤的粮食。

数万万斤粮食,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足以养活数百万的人口了,若是节俭点,再填补些别的吃食,养活四五百万人口都不是问题。

好消息,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辽东若是今年有了这等收成,那养活四五百万流民也不是问题了,那么,咱们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往辽东迁移流民了。”周培公捂着手掌,有些小激动的说道。

“是啊,只要把山西陕西两地的流民迁移到辽东去,那民乱,便也不攻自破了。”柳尚书也笑着说道。

其他的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来。

“还有一个问题,辽东刚刚经历了大战,百废待兴,如今已经入秋,辽东不久后便要冷了,这么多流民涌入辽东,房屋和棉衣棉被怕是不够吧。”

唐峰望去,说话的,不是旁人,竟然是徐光启。

看到徐光启后,唐峰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来,没有想到,不知不觉中,这位明代的大科学家,竟然投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