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365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就这样,唐峰照抄雍正年的摊丁入亩,被大明朝的一干重臣,一致认同而通过了。

各种跟变法有关的条款被统统翻了出来,接下来,唐峰只是在旁边看着,偶尔说上两句,但对于大明朝的这些个官员们,却如同金玉良言,让他们获益匪浅。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闲来无事的时候,唐峰也会带着灵灵发去鼓捣一些稀奇玩意,虽然,这些没什么大的技术含量,但最起码看上去很漂亮。

这些稀罕玩意,自然都是唐峰给江南的那些个士绅权贵们准备的。

比如说,精致的玻璃酒瓶。

用这种透明的精致玻璃酒瓶来装酒,在这个时代里面,绝对算的上是极度奢侈的事情了。

玻璃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那些玻璃樽,价格之昂贵,便是寻常的士绅权贵,也要望而止步了。

而唐峰带着灵灵发鼓捣出来的这些玻璃酒瓶,虽然也使用了最新的玻璃工艺,但是,制造成本上,单一个,也不过就五两银子。

不过,相信,光是这酒瓶,就能让那些江南的士绅权贵们为之心动了,哪怕是卖个三五十两银子,也会有大把的人掏银子去买。

酿酒,大明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唐峰还是特意命人建造了一座酒坊来。

这座酒坊,使用到的工艺,也是传统的大明酿酒工艺,唐峰只不过是多加了一次蒸馏。

别看只是这多出的一次蒸馏,可蒸馏后的酒,更加的甘冽,色泽上,也要更加清澈通透。

往那玻璃酒瓶里面一装,这一打眼看上去,还只当是装的一瓶水呢。

随着玻璃酒瓶研制出来,玻璃厂那边,又开始修建更大规模的厂房。

如今的玻璃厂,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四百亩,在其中工作的工匠,更是达到了九百余人。

如果新的厂房建成投产,到那个时候,玻璃厂内的工匠数目,又会增加数百。

在这个时代里面,超过千人的工坊,这绝对是不多见的。

京城灯市上。

玻璃坊的生意依旧火爆,最初,只是京城的权贵们来采买镜子,但是很快,直隶等地的士绅权贵们,也闻讯赶来。

玻璃厂那边,哪怕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也依旧供不应求。

大康商号和其他几家商号,都先后进入到了江浙一带,并且在划分给自己的州府内,开设了分号。

悄然之间,京城制造的细纸和玻璃,玻璃镜子,在整个江浙地区销售开来。

柔软的细纸,那根本就不是硬纸所能够相比的,当这种柔软的纸张出现在市面后,立刻便引起了江浙士绅权贵们的喜爱。

被那硬纸折磨了许久的士绅权贵们,如今看到了这柔软的细纸,能不为之心动吗。

有着京城细纸坊的那一套宣传手段,这些商号从开始起,就在江浙各州府,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效果自然是很明显的,很多士绅权贵们,都涌入到了这些新开业的细纸坊里面去。

第325章 千岁纺织机

就这样,细纸和玻璃,不出意外的在江浙一带热卖了。

京城东厂滞销的细纸和玻璃,源源不断的朝着江南运送而去。

江浙的士绅权贵们,其阔绰的出手,丝毫不比京城的士绅权贵们差。

这些从京城运送过来,价格比京城贵了两成的细纸,刚晕倒江浙各州府,立刻便会被疯狂的江浙士绅们抢购一空。

只要是用过一次细纸的人,只怕便再也无法忍受那种硬纸。

所以,江浙的士绅们,就跟京城的那些权贵们一样,害怕突然买不到细纸,所以,纷纷出手抢购。

每一天,细纸坊都还没有开业呢,门口,就已经挤满了各个府邸的管家管事。

现下,细纸,都跟粮食一样,成为了各个府邸囤积的必须物资。

至于玻璃吗,虽然没有细纸那般的火爆,但是,因为那较低的价格,还是吸引了许多江浙士绅权贵的注意。

如今,很多江浙士绅权贵的府邸里面,都在更换玻璃窗。

玻璃镜子,这种稀罕玩意,因为京城那边目前还供不应求,所以,唐峰给予各个商号的货很有限。

这些个商号的东家,那一个个都是贼精贼精的,拿到了这些玻璃镜子,也没有如同细纸和玻璃一般,直接在店铺里面出售。

在玻璃店内,这些商号分别开设了一个独立的大厅,每一日里,这里都会举办一场小型拍卖会,专门拍卖玻璃镜子。

这每天拍卖的镜子,往往只有三五个,而且规格各有不同,像那种超大型的玻璃镜子,最高的一次,都拍卖到了两万多两白银的天价。

总体来说,江浙的士绅权贵们是很疯狂的。

那被藏在各个士绅权贵家里的银子,通过这些北方商人开设的店铺,悄然流出江浙。

身在京城里的唐峰,看着那源源不断流入自己腰包里的银子,笑的都快合不拢嘴了。

银子啊,好多银子。

这每一天,都有海量的银子从南方运回来,若是再加上京城这边的铺子,他肯定是这大明,赚钱最快的人。

试想看,每天十多万两白银的纯收入,试问,这大明,还有谁能比得过他呢。

别说是大明了,就算是把西方那些个国家加起来,只怕也没了吧。

到了十月中旬,徐光启那边终于传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那阉割版的珍妮纺纱机仿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