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只跳蚤
首先要感谢的就是邵元节,那么接下来就是举荐了邵元节的楚毅了。
谷大用微微一愣,心中苦笑,哪怕是楚毅远离京师这么久,可是依然是圣眷不衰,令他眼红不已。
深吸一口气,谷大用摇了摇头道:“奴婢却是不知,不过陛下圣心独运,想来无论陛下如何赏赐楚总管,楚总管都会感激陛下的。”
摆了摆手,示意谷大用起身,朱厚照沉吟道:“朕且细细思量一番吧。”
朱厚照对楚毅再了解不过了,楚毅对于权势、财富其实根本就不在意,所以才会非常为难。
因为就算是他都想不出该如何来封赏楚毅,哪怕是楚毅贪恋权势也好,贪恋财富也罢,至少他可以从一方面来封赏楚毅,结果楚毅对这两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偏爱。
一名侍奉在一旁的大监这会儿开口道:“陛下,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能够侍奉在天子身边的,自然也都不是普通的内侍,这名大监便是楚毅的人,乃是司礼监二把手,被楚毅留在京中执掌司礼监,辅助天子处理朝政。
朱厚照目光一扫,微微点头道:“赵大伴且说便是。”
赵铭微微一笑道:“奴婢当初曾侍奉过楚总管一些时日,深知楚督主的喜好,督主不惜财富权势,却是对一些古籍颇有偏好,奴婢以为,若是陛下能够赐予督主一些古籍的话,或许督主会非常感激陛下的。”
听得赵铭之言,朱厚照不由的眼睛一亮,是啊,楚毅素来手中不离书卷,当年于东宫陪他读书的时候,楚毅便是刘瑾、谷大用等人当中唯一督促他读书习文的,更是对诸多典籍极为喜好。
如果真的要说的话,楚毅似乎还真的只有这么一个喜好。
看了赵铭一眼,朱厚照笑道:“赵大伴说的不错,朕若是赐下一批典籍给大伴的话,相信大伴一定会非常欢喜的。”
赵铭脸上带着几分苦笑道:“可是宫中典籍几乎都被督主翻阅过,所以陛下若是要想给督主一个惊喜的话,怕是只能想办法搜集一些督主所没有翻阅过的典籍才是。”
朱厚照摆了摆手道:“既然知晓楚大伴的喜好,不就是一些典籍吗,朕一道旨意下去,求取民间典籍,难道还没有人愿意献上吗?”
赵铭微微一愣,说实话他还没想到朱厚照还能够这样收集典籍,不得不说如果天子真的一道旨意下去的话,只怕到时候愿意献上典籍的人绝对海了去的。
典籍之类说到底就算是再珍贵,只要愿意的话,随时可以誊抄一本,然后献上原本,对于献书之人根本没有什么损失,反倒是有可能会博得天子的好感,这种好事,绝对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果不其然,随着天子一道旨意下去,京城之中许多豪门纷纷从自家藏书当中翻找出各种珍贵之典籍,许多孤本进行誊抄之后,将手抄本留下,然后将原本献于宫中。
不过是几日功夫,负责督办此事的内监便足足收到了上万册各种珍本、孤本乃至大儒先贤亲笔手书之典籍。
真要说起来的话,这天下间的典籍大多都在这些权贵手中,也只有他们有那个财力、物力收集并且保护这些珍贵的典籍。
如果不是天子下旨的话,怕是也没有谁会将这些珍贵的典籍拿出来。
几日后,由一队锦衣卫护送之下,精挑细选了上千册典籍并一道圣旨离京直奔福州而去。
建阳县事务自然由县令彭春打理,朱氏一族五族之内的族人尽皆被拿下,竟然足足有四五百人之多。
至于说五族之外的族人更多,真的要按照九族来算的话,只怕有数千人之众。
不过五族之外的族人已经算不得嫡系,最多就是旁支,甚至不少旁支已经沦落为普通百姓之家,一些则是留在朱府当中,成为了嫡系支脉的仆从。
这些朱氏旁支日子过的那是相当之苦,甚至不少人对于嫡系一脉心怀怨恨,毕竟大家都是朱子后人,为什么嫡系一脉可以坐享荣华富贵,而他们这些旁支却要为嫡系做牛做马。
楚毅抄没了朱氏家产,那些朱氏旁支对于楚毅却是没有多少仇恨之意,或许有一些人痛恨楚毅亡了朱氏,但是同样也有人感激楚毅。
不过对于这些,楚毅并不放在心上,不管是感激也罢,痛恨也罢,只要不来招惹他,他才懒得理会。
连朱氏之嫡系都被他给灭了,旁支当中就算是有人对其无比痛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一身戎装的程向武大步而来,向着楚毅道:“督主,您有事找我?”
楚毅看了程向武一眼道“本督准备让你派一队人马将朱家这些人押赴京师听候陛下发落。”
程向武微微一愣道:“督主不打算在这建阳县将他们就地正法吗?”
楚毅轻笑,眼中闪烁着精芒道:“若是在这建阳县将他们给就地正法,又如何能够造成偌大的影响,本督就是要将他们送往京师,到时候必然轰动天下。”
说着楚毅眼中闪过冷色道:“有些人,是时候敲打一下了!”
程向武深吸一口气道:“末将亲自押送朱氏众人前往京师。”
程向武很清楚,朱氏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天下官员当中,那绝对是有着莫大的影响,如果说随便派一名参将、千户之类的押送的话,程向武还真的不敢保证能够顺利的抵达京师。
搞不好半路上就被人将朱家的这些人给救走了。
楚毅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水师组建少不得大船,如今几处造船厂至少要一年之后才能够有大船造出,这段时间,你便好生操练这些士卒。此番你率军前往京师,也是对靖海军的一次磨砺。”
程向武恭敬一礼道:“末将定不负督主所望,必然将朱氏众人尽数押赴京师,交由陛下处置。”
正当楚毅吩咐程向武的时候,书房之外,曹少钦匆匆而来,看到程向武的时候微微点了点头,冲着楚毅一礼道:“督主,陛下圣旨!”
楚毅眉头一挑,朱厚照这个时候传来圣旨却是为何,要知道他离京这段时间,朱厚照最多也就是与他书信来往,却是从来没有这么正式的动用过圣旨。
走出书房,就见几名风尘仆仆的内侍一脸恭敬的立在那里,在其身后则是几辆装着大箱子的马车还有数十名锦衣卫。
目光一扫,楚毅上前一步,那几名内侍看到楚毅的时候连忙上前向着楚毅见礼道:“见过总管大人。”
楚毅摆了摆手道:“不必拘礼,陛下旨意何在?”
那内侍取过圣旨看了楚毅一眼道:“楚总管接旨!”
楚毅上前,准备接旨,内侍连忙一把将楚毅扶住道:“督主不必行此大礼,陛下交代过,旨意直接交给督主便是。”
接过圣旨,楚毅打开一看,就见圣旨之上写着朱厚照对他的赏赐,其中自然是提到皇后有孕之事。
看到皇后有了身孕,楚毅不禁眼中闪过一道精芒,他隐约明白前些时日,气运祭坛突然暴涨了数万气运,只怕就是应在天子有后这一点。
深吸一口气,楚毅看着那几名内侍道:“天子有后,京中百官反应如何?”
几名内侍前来本身就有替天子传递消息的任务,所以楚毅开口询问之下,几名内侍便将京中形式一五一十的告知楚毅。
虽然说他对京师非常之放心,毕竟有十多万京营坐镇,内阁有焦芳几人,内廷有谷大用等人,加之朱厚照勤勉理政,这种情况下如果京师还能出什么意外的话,那只能说天要亡了朱厚照了。
皇后有孕,可以说这消息一出,关于朱厚照最大的破绽,也是最大的致命之处也就消失不见了。
历史上,朱厚照正是因为无后,所以才会离奇落水,在壮年之时莫名崩殂,结果大好江山却是落入其堂弟朱厚熜手中,孝宗皇帝一脉自此而绝。
【第三更5800加更,呜呜,被人连续爆了两次菊花,月票在哪里,大佬们,拜托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江南离心矣!【1更】
询问过京师的情况,楚毅稳坐在那里,而站在其对面的那名大监恭敬的向着楚毅一礼道:“督主,临出发之前,陛下曾叮嘱奴婢定要转告督主!”
抬头看了那大监一眼,楚毅颔首道:“哦,不知陛下可有什么话要叮嘱本督的?”
大监躬身道:“陛下让奴婢转告督主,若是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就请早些回京,陛下他想念督主了!”
楚毅深吸一口气,向着京师方向拱了拱手道:“陛下厚爱,楚毅心中自是感激万分,若然事了,定第一时间返京面见陛下!”
向着曹少钦点了点头道:“曹少钦,请几位天使先去歇息,待本督亲自手书一封密函呈于天子!”
那几名大监向着楚毅拜了拜,跟随曹少钦离去。
方立几人脸上带着喜色看着楚毅,就听得方立向着楚毅道:“督主,陛下有后,此乃天大的喜事啊!”
楚毅点头道:“是啊,一旦皇子诞下,某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攻讦陛下,更不要想着改天换地之事了。”
唐寅几人听了楚毅的话不由的一愣,愕然的看着楚毅,只听得唐寅道:“督主,不会真的有人想要改天换地吧!”
楚毅冷笑一声道:“陛下无后,一旦有不忍言之事发生,你们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几人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几分惊恐之色,方立惊道:“若然陛下无后并且有不忍言之事发生的话,那么必然要拥立新君,先皇只有陛下这一子在世,如此唯有在皇室近枝之中遴选,先皇那一代,唯有兴献王一枝最近,兴献王膝下有二子,若然不出意外的话,那么新君十之八九会在兴献王那一枝当中诞生。”
说着方立眼中闪过冷色道:“若然兴献王那一脉登临帝位的话,必然大肆清除陛下在内廷当中所遗留的力量,介时督主必然会成为新君之眼中钉肉中刺!”
唐寅道:“新君未尝不可重用督主啊!”
方立却是冷笑道:“新君登临帝位自然会重用督主,可是越是如此,越发表明新君会对督主动手,那可是内廷,直接关系到天子之安危,若然不掌握在新君自己人手中,只怕新君将食不下咽,睡不安寝。”
立在一旁的齐琥道:“如今天子有后,陛下春秋鼎盛,以陛下对督主之看重,未来数十年,内廷依然是督主的天下。”
楚毅摆了摆手道:“行了,不管如何,陛下有后对我等而言乃是最大的喜事,大家只要安心做事便是。”
嘭的一声,一间书房当中,就见一件上好的官窑瓷器花瓶被狠狠的踢到碎成一地,一身蟒服在身的宁王怒道:“朱厚照小儿,竟然有后,老天无眼啊!”
书房当中,谋士刘养正这会儿捋着胡须看着发火的宁王,等到宁王稍稍平静一些这才开口道:“殿下且息怒,如今不过是皇后有喜而已,万一皇后所出乃是公主的话,东宫之位依然空悬!”
宁王摇了摇头道:“先生当知本王为何发火,这些年经过我们努力,这江南之地早有传言,天子无德,获罪于天,以至无后,此乃正德最大的污点,也是本王他日起兵可以获得民心所向的一大优势。”
为了帝位,宁王可以说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做着各种准备,前几年更是命人在江南之地传播天子失德而获罪于天的谣传。
民间小民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种皇室的传言,而朱厚照的确是久无子嗣,虽然说只是谣传,但是在那些小民眼中,一个人若然无后,哪怕是天子,就算是谣传怕是也要被传成真的了。
要知道民心之所向可是非常之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天下之争,哪怕是宁王这般高高在上者,或许平日里不会将那些平民百姓放在心上,但是他好歹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旦百姓认为天子无道,若然有人登高一呼,起兵造反,未必不能够忽悠一群百姓为其所用。
宁王所谋便是如此,可是现在皇后有孕的消息已然传播开来,相信要不了多久,这江南之地,宁王花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渐渐为百姓所接受的谣传就要不攻自破了。
江南民心之所向,对于宁王来说,其重不下于数万兵甲。
望风而降于寸土不让这可是两种概念,得人心者自可势如破竹,敌军望风而降,若然不得人心,四处皆敌,自是寸步难行。
李士实眼睛一眯道:“殿下大可安心,这些时日,江南之多诸多豪绅大族皆在暗中隐隐有支持殿下起兵之意。只要得到这些江南大族相助,区区寡民之民心,殿下自可不必在意。”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听到李士实说起江南诸多大族愿意支持他起兵,宁王脸上便忍不住流露出几分兴奋之色。
江南之财富、物力、人力差不多大半都掌握在这些大族手中,大明京师位于北方,朝廷的主要精力也在北方边患,这自然就使得朝堂对于南方的掌控不如北方。
如果说朝廷如掌握北方之地一般掌握南方的话,就算是这些世家大族、豪绅权贵们再如何胆大包天也绝对不敢做出围杀朝廷税吏的事情来。
深吸一口气,宁王坐下,看着李士实二人道:“两位先生还得多多费心,既然这些大族选择支持本王,那么就让他们拿出一些诚意来,他日本王若是夺得天下,定不吝赏赐。”
李士实拱手道:“殿下所言甚是,只要这些大族肯助殿下的话,到时无论是粮秣、兵甲乃至士卒皆不成问题,有江南之财富支撑,殿下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武装起一支精锐大军,势如破竹一般杀入京师。”
眼睛一眯,宁王皱着眉头道:“说到京师,我们派去京师的探子可有消息传来,京营重整之事究竟进行到了何等程度,本王可不想到时候一路杀到北京城下,结果到时候要去攻打兵甲齐整,固若金汤一般的京城。”
李士实同刘养正对视一眼,刘养正苦笑一声道:“回殿下,此事由臣负责,重组京营之事乃是由司礼监总管、御马监总管楚毅亲自主持,预计组建十八团营!”
“什么,十八团营?”
宁王既然想要造反,自然不可能对京师兵力部署不清楚。
京营虽然说几经整顿,但是总体而言其实变化并不大,正德初年京营重整为十二团营,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十二团营罢了。
这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其实真正能够上阵者,十二团营加起来也就那么五六万人而已。
这一点从吕文阳起兵清君侧之时京师所能够动用的兵马便可以看出一二来。
就算是如此,京营人马已经是宁王的心腹大患了,现在刘养正竟然告诉他,京营重组竟然要组建十八团营。
一个团营就是一万人,十八个团营,那就是十八万人,如果说尽皆是青壮之辈的话,哪怕都是新兵,十八万士卒,再加上京城之险固,只是想一想,宁王就禁不住额头冷汗直冒。
“天杀的阉贼,他疯了吗,朝堂衮衮诸公难道就任凭这阉贼肆意妄为,国库空虚,他要如何组建京营,如何供养近二十万之众的士卒。”
宁王几乎是咆哮出声。
他私下蓄养大军也不过两三万之众便已经令王府财政难以支撑,为此不得不剥削南昌之地百姓。
朝廷的确是有国家赋税做支撑,但是国库并不充裕,十八万大军的消耗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一直供养下去,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搞不好都会压垮了朝廷之财政。
上一篇:谢邀,人在箱庭,刚刚成神
下一篇:超神学院之圣主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