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 第112章

作者:焚山煮茶

  “恨之恨没能在狠狠在宰那吐

  蕃人一笔!”

  韩修摇摇头说道.

  闻言,李二陛下和杜如晦,他们几个互相看了一眼.

  心里都不免稍稍一颤.

  七十万钱还不算宰若是全都库里面,能干多少大事了可见韩修之贪婪,远过他们几个人的预料之外.

  不过也正如长孙皇后说的那样.

  韩修贪归贪.

  可他从不跟李二他们斤斤计较这些钱财.

  也从未坑蒙拐骗,欺瞒这些大唐的百姓.

  而

  是从那番邦之人的手里,大肆敛财.

  如此看来,这也算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吧“方才见先生满面的愁容,莫非是有事.”

  “不妨跟我们几个说说,或许能帮先生

  出个主意”

  闲话说完了.

  李二陛下又回到刚刚的话题上.

  至于韩修说了什么,他们并没有听见.

  毕竟

  这街头喧杂,人声鼎沸的,离老远说句话,只要声音不是太大.

  很快就被淹没.

  只是他们看见韩修的脸上,尽显愁容之色.

  这才随口询问.

  “老李,老孙唉,这件事,跟你们说也没有什么用,是我个人的私事!”

  韩修摇摇头,脸上现出一抹苦笑来.

  闻言.

  李二陛下和身边几人互相看了一眼.

  “先生不说,又怎能知道没用不妨说出来,我们听听也好!”

  房玄龄笑道.

  “你们真心想听”

  韩修一怔,看着眼前这老哥几个.

  顿时.

  李二陛下几个人,全都点头不已.

  “也罢!”

  “那我就跟你们絮叨絮叨!”

  “其实是这样,最近这几日来,我在想今后的前程,究竟该往何方!”

  “你们看啊,虽然我精通卦术!”

  “可我毕竟还年轻,总不能坐在这里,摆一辈子的卦摊吧”

  “谁又不想金榜题名谁又不想光宗耀祖”

  “因而,我就想着换个体面的活儿!”

  “如今在我眼前,有四条路可选,其一,便是回家读书,将来有朝一日,能考个科举,金榜题名,也算是不枉爹娘的期许!”

  “只是这做官不太适合我,况且还是跟一些糟老头子,坐在屋里喝喝茶,无所事事,我怕我真闲不下来!”

  “这其二嘛,便是打个自己的招牌,从此涉猎商人这一块,做个富家一方的大亨!”

  “不

  过我也有考虑,你们看啊,老李,老杜还有老孙跟老乔!”

  “你们都是生意人,且在这长安城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一旦做生意的话,难免会跟你们造成冲突,若因为些许的钱财,而坏了我们的交情,那就不美了!”

  当韩修说完这些话的时候.

  李二陛下几个人,互相的看了一眼.

  眼里闪过一抹喜色.

  韩先生不打算摆卦摊了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机会就要来了可随后,当他们听说韩修并

  不想当官,也不想做买卖.

  李二陛下几个人.

  脸上又闪过一抹阴霾.

  眉头不经意的锁在了一块.

  “那韩先生,你既不想做官,又不想做买卖,那你的想法是”

  杜如晦问道.

  闻言.

  韩修轻轻一笑.

  “上战场,杀敌!”

第191章:新身份确认,新的考验!【求全订】

【,求月票,求打赏!】“什么”

  “先生要上战场”

  当听见这话.

  李二陛下也好,杜如晦,房玄龄还有长孙无忌他们也罢.

  全都傻眼了.

  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韩修.

  见状,韩修笑了.

  “老李,老杜,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怎地,莫非我就不能上个战场”

  “如今咱大唐正值多事之秋!”

  “边关更有颉利在虎视眈眈

  ,正是用人之际!”

  “况且我堂堂七尺男儿,理应战场杀敌,报效国家!”

  “怎地我说出这话,你们会如此惊愕”

  话音落.

  李二陛下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不可不可”

  “谁去战场都可以,唯独先生不可!”

  “先生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那里的残酷和凶险!”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绝对不是一句笑话!”

  “况且先生本是文人

  ,哪怕是算卦,那也是文人!”

  “你上战场能做什么”

  话音落下,还没等韩修反驳.

  旁边的长孙无忌也连连点头不止.

  “先生太过于理想,真以为那战场就是个好地方”

  “两军交战,刀枪无眼,若先生真能顺利赚到功勋回来,在封你个爵位,这自然是好,可若是先生真在战场上,发生点什么意外这可是咱大唐的损失,也是我们几个人的损失啊!”

  “对对对,先生想要光宗耀祖,咱大唐的三

  省六部,任你挑选,我在那里都有好友,虽然不能承诺先生个大官,可也足以让你前途似锦,又何苦要去那血腥之地”

  房玄龄在旁边也说话了.

  其实他们这些话,都出自于自己的真心.

  上战场这不是闹笑吗且不论韩修的武艺究竟如何,哪怕是有当年的项羽之勇.

  他们也断然是舍不得的.

  与其上战场,将自己的小命给别在裤腰带上,有今日没明日的.

  那还不如留在长安城,留六部,做个官员

  来得痛快.

  况且以韩修的本事,三省六部无论他去哪,给带来不小的作用.

  常言道,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又何苦选择一条,最为艰难的路尤其是李二陛下,他如今已经韩修,当真自己的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