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 第179章

作者:焚山煮茶

  “还是说,泾阳城的百姓就活惨遭蛮夷屠戮”

  “陛下,臣以为,赵大人之言不足以采纳,臣倒是认为,与其固守长安城!”

  “不如将城内其余兵力,全部调往泾阳城

  ,将蛮夷抵挡在泾阳之外!”

  “这样一来,可不让长安百姓,陷入恐慌之中,更能保住泾阳城百姓!”

  “一旦将蛮夷击退,亦

  可彰显大唐之强盛,陛下之谋略!”

  当这位大臣说完话以后.

  朝堂上,文官之列中.

  有一大半的人,纷纷点头同意.

  甚至就连那些武将之中

  ,也都有人表示赞同.

  与其将泾阳城放弃.

  只固守一个长安城.

  若是能够打赢,这还算了.

  可一旦失败的话,他们就将连退路都没有了.

  相反,将全部的希望,压在泾阳城,哪怕是战败了.

  可能够退守长安,继续跟蛮夷周旋.

  若是赢了.

  可彰显大唐强盛,也可以显现出李世民的谋略过人.

  不得不说.

  在这个情况下,这

  样办法,还是很深得李二陛下之心的.

  顿时.

  朝堂上,又出现了一片讨论之声.

  唯独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有魏征他们.

  站在那里低头不语.

  甚至连想要站出来说话的欲望都没有表现出来.

  要知道.

  他们几个可都是朝堂上的重臣,更是李二陛下的心腹.

  平时什么大事小情的,李世民都会找他们几个商议.

  恰恰在今日,他们全都选

  择了沉默.

  且都一言不发.

  着实让人有些奇怪.

  李二陛下目光所及之处,落在长孙无忌的身上.

  半晌,这才说道:“齐国公,难道你就没有话要说”

  话音刚落.

  长孙无忌连忙走出班列,躬身施礼.

  “陛下!”

  “臣以为,两位大人各抒己见,各有各理,不过,臣还是愿意相信卫国公,卢国公他们!”

  “试问朝堂之上,各位大人,将军们!

  ”

  “战场上,何人还能抵得过他们”

  “战场经验上,又有何人,能够与他们相媲美”

  “摆兵布阵,掌控战局,又有何人,敢说自己强过卫国公”

  “若是连他们都抵挡不住那颉利,只怕就算退兵回长安,也无济于事!”

  “况且臣相信,在左武卫军中,还有一人,或许可扭转乾坤!”

  “哦”

  当长孙无忌说完这话.

  众人纷纷大惊,就连李世民都是一怔.

  不过片刻后,李二陛下领悟了.

  长孙无忌说的这个人,恐怕就正是那还没等想完.

  忽然,就见在太极殿外,一个小太监匆匆来到门口.

  躬身施礼道:“启奏陛下,泾阳城八百里加急,到了!”

  

第282章:蝗灾,真要来了?【求全订】

“哦”

  “现在人在何处让他进来!”

  李世民脸色一喜,连忙说道.

  话音刚落,就见那小太监连忙躬身施礼,转身离开.

  不一会,就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匆匆走了进来.

  在这朝堂上.

  他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到正中间,躬身施礼道:“小人见过陛下!”

  “你可是从泾阳城而来”

  李世民连忙追问.

  “回禀陛下,正是!”

  信使点点头.

  李世民心里激动啊.

  时隔许久,终于又得到泾阳城来的消息了.

  他这会儿都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快,将文书呈上来,给朕一看!”

  “喏!”

  就见这信使将背后的竹筒拿下来.

  将其封印打开以后,从里面拿出一封书信来,转交给王大监.

  再由王大监,亲自转呈给李世民.

  将文书打开以后,李

  世民快速的在上面扫视起来.

  就见原本脸色还有些凝重的他.

  这会儿在看过文书以后,竟渐渐变得大喜不已.

  口中还不由自主的连连称‘好.

  只是,片刻以后,他脸上笑容又渐渐消失,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如此的表情变化.

  让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全都看得是一脸的懵逼.

  有些拿不准这李二陛下究竟看见了什么.

  亦或者说,这表书之中,又些了什么.

  能让陛下在这朝堂上,不顾自己威严,时而喜悦,时而惆怅的.

  当然,尽管这些大臣们,都有些奇怪.

  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说话.

  半晌过后,就见李二陛下将手里书信,轻轻放在桌案上.

  “呼!”

  就见他脸色凝重的,呼出一口长气来.

  “陛下,这文书之中,可是提城与蛮夷的战事”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出来说道.

  在场的这些大臣之中

  ,只怕也就长孙无忌,敢在这个时候说话了.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就在三日前,泾阳城大捷,击败颉利老贼率领的十数万蛮夷,斩杀四万之众,蛮夷退兵数十里外!”

  当这话说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