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先从摆摊算命开始 第24章

作者:焚山煮茶

  李世民点点头。

  “如何明律?”

  “如何重民?”

  “如何勤政?”

  “如何强兵

  ?”

  “又如何吏治?”

  似乎早就已经知道,李世民会有此一问。

  长孙皇后,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惊讶。

  “二哥当真要听?好,那我便从第一条明律,开始说起!”

  话音落,长孙皇后稍稍沉吟一下。

  “所谓明律,便是严明律法!”

  “让百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法轻则无畏,发重则不服!”

  “民善则无约,民恶则不赦!”

  “律法乃国之根本,想要治国,先要明法!”

  “可如何能让百姓心服口服,则要以二哥以身作则!”

  “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跪求一切支持!!!】

第25章:民富才会国强【求鲜花收藏】

  “嘶!”

  “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当李世民听见这话。

  也不免倒吸一口冷气。

  片刻后,他才点点头:“没错,律法确实是国之根本,朕受教了!”

  “那重民呢?”

  “重民……”长孙皇后轻轻一笑。

  “非国之害者,是谓民!”

  “利国之大者,是谓臣!”

  “想要管民,先要以民代臣,民有臣只能,而无臣之名!”

  “以民监臣,以臣监民,互惠互利,百利无一害也!”

  话音落,李世民脸上表情发生巨大变化。

  “两者监察?”

  “对啊,朕此前怎么就没有想到?”

  “如此一来,民可以监臣,而臣来管民!”

  “两者相互牵制,不让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来鱼肉乡民!”

  “反而更能激励那些大臣,来为民办事!”

  “妙,实在是妙啊!”

  “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可两

  者理解,则有着天壤之别!”

  李世民这会儿,显得异常的兴奋。

  不时拍打着自己的大腿,啪啪直响。

  而他自己,则完全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疼痛感。

  长孙皇后见了,虽然有些心疼。

  不过脸上更多的,则是欣慰。

  已经不知道有多久,都没有见过李世民如此激动了。

  “观音婢,还有吗?那位高人还说些什么?”

  长孙皇后笑着点点头。

  “二哥不

  必如此心急,那人还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想要让大唐走得稳,站的牢,百姓才是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二哥想要做好一个皇帝,这如何得民心,才只是第一课啊!”

  “那人还说,其实想要满足那些百姓,也很简单!”

  “只要没有战乱,没有天灾人祸,有衣穿,有饭吃,他们自然也就会得到满足!”

  “而得到满足的百姓,他们除了拥护二哥,还能做什么呢?”

  “嘶!”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越听越兴奋,就仿佛是将他的世界观,又重新打开一扇门。

  他立刻回头,就冲着外面大吼起来。

  “快,给朕拿纸笔来!”

  “诺!”

  话音刚落,立刻就得到回应,不多一会儿,一个小太监手里捧着笔墨纸砚,匆匆的跑了进来。

  李世民转身就趴在睡榻上。

  已经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

  “我亲自来记,观音婢,你继续说,那高人还说了什么?”

  “吏治、强兵……还有,还有勤政,都给朕说说……”

  看着李世民的样子。

  长孙皇后笑着点点头。

  “兵强则国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反言之,兵弱则国弱!”

  “可想要做到强兵,并非是以现在的军队为基础!”

  “恰恰相反,是先要强兵!”

  “民强,则会兵强,而兵强,则会国强!”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让大唐真正强大起来!”

  “如若不然,就会应了那么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人人都会欺压大唐!”

  “到那时,就算是二哥雄心壮志,又如何能让大唐,成为万国之首?又如何让那些番邦异国,俯首称臣!”

  “若是做不到这一点,百姓又如何能够安居乐业,大唐又如何做到国泰民安?”

  就在长孙皇后说完这些以后。

  李世民眉头紧锁,停下手里的笔。

  “这些朕

  不是没有想过,民强则兵强,兵出于民,民转为兵!”

  “可当今大唐的情况,人人皆知!”

  “百姓自己都自身难保,衣不裹身,食不果腹,又如何征召大量军队?且大唐国库负担沉重,也根本就无力支撑!”

  话音落。

  长孙皇后笑着点点头。

  “因此,那高人提出一点……扶贫!”

  “扶贫?”

  李世民一怔,懵逼了。

  “百姓之所以贫穷,主要是在税赋上!”

  “连年收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如此的情况,何时才能好转?根本没有盼望!”

  “若是陛下,能够对一些地方相应的减免、减轻赋税,让他们能够吃饱饭,穿好衣!”

  “自然就会感念陛下,不出三年,当民富起来,大唐自然也就会富了起来!”

  “到那个时候,国库丰盈,百姓强健,兵精马壮!”

  “大唐出征,又何来不胜的道理?”

  “相应的减免赋税,以求达到强民

  、强兵的作用!”

  “三年之内,人人皆为兵!”

  “让那些闲赋的将士们,一块去田地里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