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第120章

作者:想回到过去

  他抿了下嘴唇,腰板愈发挺拔。

  “讲的,乃是一位神医捉妖降魔,扫清人间妖魔邪祟之事。这里面的故事很杂,虽是神医,但涉及药理、医疗技术之类的知识却不多。因为书写之人也只是个外行,道听途说了一些中医治鬼神之病的传说,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想象描写而成。所以,您诸位把它当成一部医术经典不可取,神异奇谈却不为过。而这里面讲的东西呢,基本上都是虚构,虽然个别故事有迹可循,但大多您听完可一笑而过,不用理会。是这么样的一本书々〃。”

  他越说,台下的人越好奇……恨不得他快点能把这本书全交代完……

  好家伙,这遮遮掩掩的,到底要说什么啊?

  老勾人心思可不成。

  痒痒~

  而吴少白也知道,扣子不能压的太久,所以下一段儿话就直接挑明。

  但他在之前却先站起了身。

  前排好些个先生一看……顿时有些无语。

  说书先生既然坐在了椅子上,那么无论唱念做打都要在这把椅子上,这怎么还站起来了?

  于慊的徒弟也太外行了吧?

  可马上就听吴少白说道:

  “接下来的内容,我得站起来说。说完在坐下,为什么呢?因为要表示恭敬。您列位听好了,这书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吴道然。我呢,叫做吴少白。您发现了什么没?”

  “都姓吴!”

  观众立刻有喊了一嗓子的。

  吴少白点点头:

  “不错。我们都姓吴。而确切的来说,我正是吴道然的后人。我不知道您哪位对清史有研究,您可以查一下。康熙二年有一位燕京本地的进士,位列三甲,高堂登科……”

  说到这,吴少白朝天拱手。

  “名为:吴道然。这便是先祖之名讳。先祖曾任济东道巡抚!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河南一小片地区的父母官,按照级别来讲,虽不至封疆大吏,但也只是差了一个级别,乃从二品官阶,下掌管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四府和临清直隶州在内的四洲二十六县。而我,正是先祖之后。”

  “……”

  众人一愣……

  别说观众了,连前面两排的人包括后台看电视的人都愣住了。

  而知晓“巡抚”这个官职在古代地位的老先生们更是一阵阵惊讶。

  这孩子的家里祖上……这么厉害?

  而就在这些人的惊讶目光中,吴少白这才说道: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站起来了吧?因为我今日要说的书,正是旁人敬仰先祖,笔墨飞白书写之事。按照规矩,晚辈颂先祖之名讳,不管是我在干嘛,都得恭恭敬敬的站起来介绍,否则便是对祖宗不敬。”

  一边说,他一边缓缓重新坐在了椅子上。看着台下那群人惊讶的目光,继续说道:

  “¨‖这本书,便是以先祖的视角来讲述的故事。不过嘛,我可以这么和各位说。这书写的时候,我先祖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肯定不能让写。臊得慌,因为当时书写此书时,我先祖已经是济东道巡抚,有人为先祖写书,无非便是图个歌功颂德的名头。当年的读书人屡试不第,走吹捧之流的人不少,也算是宁为功名而折腰。只是可惜……先祖看完这书后,也只是一笑而过,翻了几页后,随手就压了桌角,并不在意。而这书就这么在我家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家里人得知我想说书后,把它给了我。让我自己说着玩~恰好今天要说个短篇,索性,便与各位说来听听。而这也是我(诺了的)刚才为什么和各位说,这本书知道的人全天下不超过二十人的原因。因为好多连我们家亲戚都不知道有这本书……不瞒您各位说,连我都是年前刚知道的。”

  解释清楚了自己刚才的话为什么那么大,吴少白换了口气,直接说道购:

  “而说到这,我就不得不给您诸位说一下这本书的创作人了。他也不是外人,正是那家住济南府淄川城东满井庄,后以族姓日蕃,别姓绝少,改名蒲家庄中,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被后人称赞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写有传世名作《聊斋》的……“

  说到这,他语句猛然一顿,接着在不少先生那缓缓睁大的双眸中一字一句的说道:

  “蒲、松、龄!”

  全场皆惊!.

第149章

  听到了吴少白讲述了这本《神医吴道然》的前因后果,以及著作人之后,众人心中如同狂风卷巨浪,瞬间席卷了心中原本所有的情绪,只留下了无比震惊的好奇。

  他……小吴先生刚才说什么?

  这本书是谁写的?

  蒲松龄!?

  写《聊斋》的那个?!

  为近代无数电影定义了狐狸精这个经典角色的那位!?

  这……真的假的?

  怎么可能!?

  蒲松龄专门给小吴先生家的先祖写书!?

  ……

  二楼。

  扶栏而座的老人观察了一眼楼下面面相觑的观众,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后台。

  当听到吴少白介绍完这本书时,所有后台之人同样互相看了看……眼里满是不可置信的模样。

  而台上,吴少白则在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

  “您各位是不是很好奇,蒲松龄和我先祖是什么关系,怎么会专门为他出了一本书,对吧?”

  这次,台下的观众如同 小鸡吃米,赶忙点头。

  就见吴少白说道:

  “评书评书,听评书,关键在于一个评字。这个评,评的是天地人神鬼,评的是仁义礼智信。我这椅子高地三尺,应天地人三才之意。后台,我拜的是善田芳先生为老师,可敬的却是孔孟二圣为祖。评书人自称先生,什么是先生?高台教化,劝人向善。说谎,那是对祖宗也好,对祖师爷也好的大不敬。所以,我敢跟您各位保证,我说的绝对是实话。至于这本《神医吴道然》的原本,现在也就在于老师的家里呢……我师父前两天嫌弃我那书桌不平,好悬拿去垫了桌角……”

  后台的于慊脸色一绿……

  他确确实实以为那本包了一层白纸书皮的书不重要……要给吴少白垫一下桌子……

  谁能想到那书竟然是蒲松龄的真迹!?

  好家伙……自己好悬成为历史的罪人啊!

  而台上吴少白的讲述,在观众听来却如同笑话,发出了低沉的笑声。

  见状,吴少白继续讲述:

  “您诸位或许也知道,蒲松龄三入济南府屡试不第……说穿了,就是学习不怎么样。而《聊斋》的背景里也说了,他这人吧,不喜欢什么金科玉律,就喜欢听这些鬼故事。他的故居《聊斋》便是以此得名而来。但是,您各位或许不知道,他是有受知的,也就是在学问上的引荐老师……当年的科举是这样的,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就相当于咱们各个县城的人才选拔。内容相对简单一些,他过了。而过了之后,按照规矩,得拜一位老师。一来呢,这个老师可以辅佐你的学问,二来呢,读书人碰面,我老师是XXX,你老师是XXX这么一交流,可以不受欺负,并且还可以自动因为老师之名而归入某一个派系,得些同窗之利。譬如什么东林党之流,便是这么来的。而蒲松龄过了童试后,便拜了一位老师,是谁呢?便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ZZ家施闰章。“

  “施闰章是顺治六年进士及第,授刑部主事。十三年出任山东学政。十八年,出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后裁缺归田。康熙十八年重新被启用,应召博学鸿词科,御试授翰林侍讲,修《明史》……最后病死在京斋之中。而蒲松龄便是拜了他为老师。

  那么诸位或许会好奇,听起来我先祖与蒲松龄 应该八竿子打不着北才对,又是这么认识的?其实,施闰章当年便与我家先祖吴道然相交莫逆,关系极好。在康熙登基后,施闰章那会已经被裁,寄情于山水,而他在山东任学政时,门徒无数,所以被裁后一直生活在山东。而也正是那会,蒲松龄拜师时,认识了先祖。.

  后来啊,蒲松龄屡试不第,心中郁结,生了一场病。恰好祖宗巡游至淄川,得知消息后赶去救治。以太乙大药治好了他的昏聩之症,否则可能历史上就只会多了一个疯子,没有什么《聊斋》了。这其中便是这么一个缘由。我们吴家世代行医,先祖读书虽好,但医术亦不曾旁落。本着济世救人之心,在巡游淄川时,便让蒲松龄当了一个伴读,也就相当于一个临时工。而蒲松龄这人你们也知道,喜欢听故事,恰巧……中医传承千年,这里面以医术从鬼神之手抢人的传说故事不少。蒲松龄有心问,而先祖也知他这疯病由来,便是屡试不第心中郁结所引,医者父母心,他便转挑拣着好玩的事情让对方忘记这苦恼。期间讲述颇多,用来开导之用。

  先祖巡游结束之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康熙15年,蒲松龄托人送来了这本书。坦而言之,此书内容虽如今看来便是神怪志异,可在当初那个年代您诸位想想……有人某天给你送来了一本你化身大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无数鬼神对你歌功颂德之书……您自己会是个什么想法?要知道,当时我家先祖乃从二品官阶,可一言便令一人出任仕途,纳为公用,从而免除科举之试……虽然有一层天花板,终生入不得正品官职,可古代那么多读书人,又有几个真正能位列三公呢?所以这书在先祖看来,多有吹捧之嫌,对蒲松龄的观感也落了一些……只是随便看了看,便丢在了家中。也就有了今天咱们的故事。

  而因为比《聊斋》著书要早,我看了一下,可以说《聊斋》有好多故事都是沿用此书。所以在这里说它为《聊斋》雏形也不为过。书归简短,介绍了这么多,咱们呐,便从那第一章:神医逍遥游,摇铃唤女幽!开始讲起罢。且说……“

  少年人清亮的嗓音在介绍完了此书背景后,缓缓念出了那充满彩虹屁味道的序言七律:

  “生公医术鬼神惊,悬壶济世如神灵。高坐寂寥尘漠漠,不若,荡清人间还太平!”

  《神医吴道然》,开书!.

第150章

  “且说,我那先祖吴道然在书中,并不是以巡抚官阶入世。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寻常的江湖玲医。”

  “什么是玲医?普通百姓家称呼为行脚郎中。入不得庙堂,又没本钱开个药铺悬壶济世,便怎样?诶,便提着药箱,走街串户的医生。这种医生在古时是属于最低品级的医生,其中更以一些江湖骗子居多。而标志便是打着“悬壶济世”的幡儿上面,有一个铃铛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用来提示您有大夫来了,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赶紧出来看看。“

  “而玲医最早是不挂铃铛的。挂什么呀?挂熬煮药材的铜壶与虎撑。什么是虎撑?这真要说起来,可就要从药王孙思邈说起。您各位或多或少的可能见过,譬如去什么同人堂啊、杏林庄啊这些的老药铺,总能看到大厅正中间供奉的药王爷孙思邈。而孙思邈身旁,永远都俯卧着一只老虎。这只老虎乃是早年间孙思邈在山中采药,忽然……呼~的一声。“

  吴少白用口技形容出了一阵狂风的模样,手~指如剑,指向远处。

  “就见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忽然从树林中窜了出来,但却不伤人,只是对着药王爷嚎叫-。”

  他逐渐开始进入状态,说道这里时,身子猛然一偏身,眯眼。仿佛在观察一样,同时说道:

  “那药王爷仔细观察片刻,对那老虎问道:你可是有病寻我?”

  说完,又一侧身朝着另一个方向,以不同角度的偏身来代替一人一虎两个角色。

  “老虎点头,虽口不能言,但却张开了嘴。药王爷一看,只见老虎的喉咙处卡了一根银簪。这说明什么?说明这老虎曾经吃过人。但您诸位说药王爷是救是不救?”

  他探身问了下观众,有的观众听入神了,下意识的说道:

  “救。”

  “诶,不错。”

  吴少白身子回正,点点头:

  “必须要救。须知这世间万物生死自有天定,可偏偏生出了郎中这职业,习得是一身医术,不问苍生!向鬼神讨人!”

  他的声音猛然洪亮起来,处处透露着一股浩然正气。

  “什么是郎中?什么是医生?说穿了,便是在阎王爷手里抢人。阎王叫人三更死,除了郎中,何人莫敢言说:我偏要他不得亡!?所以,医生敬鬼神,但不畏鬼神。救人救那不死之人!什么意思?列位,当医生的,譬如说明知道眼前之人是个罪大恶极该死之人,可偏偏医生只要瞧见了病人自己有求生欲,便不能不管。管他如何作恶多端,自有公道主持。而在恶人被主持公道之前,只要躺在了病床上,那便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本分!不管是何种生灵!”

  吴少白一摆手:

  “这,便是医者的医德。医者观世间万物,不以善恶区分,不以美丑为距,观三千世界如枯骨,只求疾苦不缠众生之身!”

  “好!!”

  听到这句话,台下不知何人叫了一声好。

  也算是在从开讲入书之后,众人和台上的他有了互动。

  接着……一片掌声齐刷刷的响了起来。

  吴少白微微点头,视最前排的曲艺大家与普通观众无二,任由他们带着惊诧的目光在鼓掌,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所以,这虎虽食人,但却也要一救~”

  说后面这段时,他刻意把话带出了几分京剧老生的味道,显得回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