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第1202章

作者:想回到过去

  ……

  片刻后。

  书房里。

  郭德刚把书房的窗户打开换气,和栾芸平一起面对面坐在桌子前。

  端着自己的紫砂杯喝了口茶后,他这才说道:

  “少白干嘛去了?”

  “请假带闺女旅游去了。”

  “喔,他的专场呢?什么时候开?”

  “下个月开始。月初一场,月中旬一场,月末一场。他今年定了6场演出,打算集中在三个月以内弄完,说是……明年可能要忙起来了,明月不是6岁了么,该学他们家的东西了,明年会很忙。”

  听到这话,郭德刚点点头。

  但却不吭声,而是继续端着茶杯在那喝茶。

  这倒让栾芸平有点纳闷了。

  师父今天喊他过来到底是干嘛啊?

  他想了想,问道;

  “师父,今儿个喊我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嗯,有。”

  郭德刚点点头。

  但又一次沉默了下来。

  “??”

  栾芸平有点懵。

  可也不敢吭声,只能等师父先开口。

  终于,郭德刚一杯茶喝完了。

  把杯子刚放到桌子上,栾芸平就赶紧给倒上。

  而倒茶的功夫,郭德刚打开了自己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木盒,推到了他面前:

  “¨‖你看看。”

  “哦,好。”

  放下了水壶,栾芸平双手把木盒拿到了自己面前,抽开了盖子。

  当看到里面的一本书的名字时,瞬间就愣住了。

  《德雲社家谱》

  “师父,这是……”

  “本来10年就要修的,但那会不是有点风波么,然后这几年每年卡到节骨眼上,都有点不消停的事情。就一直没得空。现在觉得差不多了,就修了修,你看看。”

  听到郭德刚的话,栾芸平不在说话,默默的翻开了这本家谱。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十大班规”的规矩。

  “身承行规,心遵古训(钱诺赵),大厦将倾,一木扶擎。”

  这些班规都写到了德芸社的后台上面,所以栾芸平只是看了几眼就没在关注,同样,在十大班规的另一篇里,就是相声的谱系,开篇便是祖师爷朱绍文,然后用谱系表格排列下来的。

  栾芸平也知道这些,于是再次翻篇。

  接着就是两个大字“海底”国。

  家谱在相声界被称为“海底”,是明确业内人士师承关系的花名册。

  在看到了这两个大字后,栾芸平的目光便集中到了哪一篇序言上面。

  如果说在看到了家谱的第一眼时是激动的话,那么,在翻了几页后,他逐渐的已经感受到了这本家谱的厚重。

  一时间心情有些激动,甚至手都有些抖。

  强行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看了下去:

  开篇:序言。.

第1366章

  “清末,逢国丧不得动响器,诸多艺人无奈,只得改弦易辙另谋生路。相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下逐渐形成完善的。由艺名穷不怕的朱绍文先生,创作表演了大批节目,为业内推崇,就尊为开山祖。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爷是汉代的东方朔,这和诸多行业是一样的,需要一个精神上的领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相声行内有许多自然形成的规定,奈何时光荏苒江湖乱道,许多行规已落得有名无实。德芸社迄今二十载,蒙祖师恩典得以侥幸。

  数百艺人,分数不同门户,颇多繁杂。为正本清源梳理清晰,特制家谱,以便明世次、别亲疏。

  德芸社家谱每三年重修一次,增添清除尽皆记录。

  丙申年---郭德刚。”

  这是开篇的序言。

  师父这是要从今年开始,每3年一次,开始正式修订德芸社的家谱了么?

  栾芸平心里暗暗想到。

  他继续往下看,便是德芸社的介绍。

  “相声,产生于清朝末年,是一种使人发笑的语言艺术。相声界公认的第一代创始人是朱绍文先 生,艺名穷不怕。后历经贫有本、王德龙、张寿臣、赵佩如、赵心敏等诸多名家,传承至今,每一代都有很多的代表人物。相声界讲究无祖不立、无师不传,相声演员历来注重传承,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门上百年的优秀传统艺术继承下来,并发展下去。

  一九九六年,相声演员郭德刚先生只身从天津到燕京发展,在燕京扎住了根,并创立了燕京德云社的前身——【燕京相声大会】,几经辗转,在二零零四年落户于天桥。到二零零五年底,郭德刚先生以及燕京德云社已经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关于郭德刚和德云社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一时覆盖了当时所有的著名媒体,这在相声界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零零六年,郭德刚先生创立的燕京德云社走过了整整十年,在燕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了多场专场演出,很多相声界同仁、老前辈参加了演出,甚至其中一场演出竟演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多,这在相声历史上应该也是空前绝后的。

  二零一六年,燕京德云社成立整整二十周年了,此时此刻,她是全国拥有相声演员最多的相声团体,她是相声历史上的传奇,她应该在相声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全体燕京德云社的成员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德云社美好的明天,创造相声的未来!”

  看到这里,忽然,栾芸平一愣……

  隐隐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的看了一眼后,他抬起了头……看了师父一眼。

  “怎么了?”

  郭德刚问道。

  “呃……”

  栾芸平想了想,说道:

  “师父……这是草拟版本,对吧?”

  “对,徒弟这一辈儿的,你最成熟,心思也最缜密,你瞧瞧,要是有什么问题,咱们在修。”

  听到这话,栾芸平就放心了,拿着这一页关于德芸社的介绍,他说道:

  “师父……这里这句话我觉得您得改一下。”

  “哪里?”

  郭德刚看了过去。

  就看到栾芸平指着一行话:

  “在燕京扎住了根,并创立了燕京德云社的前身——【燕京相声大会】”

  “这里怎么了?”

  “张先生和京叔……您没写。”

  “……”

  郭德刚一愣,接着就听栾芸平说道:

  “师父……其实我这也是从少 白那学会的道理。那就是继承与延续。您知道……论人性,满德芸社里找,都没有一个比他好的。所以……我觉得,如果少白在这里,他肯定会对这里的描述有所异议。

  可偏偏……这是咱们自己的家谱,而不是大爷那边的家谱。他就算看到了,可能也不会说。但……我们俩关系好您是知道的,这么多年,我跟在他身边学了不少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您可以添上。

  您也知道,他和张先生的那种感情……德芸社的前身是您、张先生、京叔一起弄的,我觉得……前人的辉煌不该被遗忘,您说呢?”

  “有理。”

  郭德刚点点头:

  “确实,这点是我疏忽了,那有笔,你先添上,回头一起整理。”

  “诶诶,好。”

  栾芸平捏着笔,在“在燕京扎住了根,并创立了燕京德云社的前身”这句话下面,加了一个“八”的符号,然后用小字写到:

  “与张闻顺先生(已故),李京二人一同创立了燕京德芸社的前身”。

  刚添加完,他就听郭德刚来了一句:

  “这是少白交代你的?”

  “呃……”

  栾芸平愣了一下,接着反应过来了师父的意思,点点头;

  “嗯。”

  “你倒是听他的话……”

  郭德刚摇了摇头:

  “怎么和你说的?”

  “其实也没说什么……就我上副总那时候,他和我说:栾,你以后就是大爷手底下的大管家。有些时候,大爷会疏忽很多事情,你必须要替大爷补上去。因为在郭门之内,大爷这个师父是面子,你是里子,你必须要让面子干干净净的。除非……”

  说到这,他有些犹豫。

  可郭德刚还是追问到:

  “除非什么?”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