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回到过去
吴少白点点头:
“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是这意思吧?”
“那对呗。”
“不管怎么说吧,是郭德刚先生把这一门相声演员的本工唱重新归拢、整理、找寻、最后发扬光大。现在我看你们有的人上网都怼人家,问人家会不会唱太平歌词什么的,对吧?”
观众整齐划一:
“是!!!”
“诶,瞧,这就是郭德刚先生的贡献。而单从这一点上来说,郭德刚先生足以名垂青史。”
“没错。”
师徒俩的肯定,换来的是所有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哗啦啦啦啦啦……”
接着,吴少白从兜里掏出了玉子板,说道:
“太平歌词,咱们唱两句,好吧?”
“好!!!”
“唱个什么好呢……”
“《挡谅》!!”
“好!!!”
“喔!!!!!”
一个观众喊《挡谅》,全场应喝。
显然,这段太平歌词所有人都觉得,还是小吴先生和郭德刚唱的最好听。
但郭德刚现在不怎么唱了。
每年的开箱或者封箱,或者是有陶小阳和郭琪麟的商演时,一般这是俩人返场时候的小段儿。
可凭心而论,小崽儿也好,大林也罢。
谁唱的也没郭德刚和小吴先生有味道。
还真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见状,吴少白点点头:
“行,反正今天我就可着大家伙来,您诸位想听什么,我就来什么,可以吧?”
“好!!!!”
“哗啦啦啦啦……”
掌声中,吴少白把衣服上的袖口挽成了一个龙抬首的模样,拿着玉子板“咯哒咯哒”的找了一连串的花点后,说道:
“《挡谅》这太平歌词呢,是大爷原创的。词曲拆自京剧选段《江东桥》,而大伙觉得最好听的那段儿呢,其实是后面西皮流水的板儿。一整段唱下来,时间太长,得十多分钟。咱们掐一咕噜,唱个几句,您诸位尝个味道,然后大伙一起后面的西皮流水板儿,可以吧?”
“好!!!!”
“咯哒咯哒咯哒……”
又是一阵花点后,吴少白唱到:
“元末~江山!论兴亡~~~群雄~聚义~舞刀枪!”
刚刚唱完,忽然,他就听台底下的观众那边传来了下一句:
“张世诚陈友谅兵强023壮,安徽还有那朱元璋!”
“……?”
吴少白一愣,下意识的唱到:
“战太平~花云~身先丧~”
而观众则继续跟着唱到:
“懦弱的朱文逊!一跪身亡~“
“嚯~”
于慊也惊讶的看了过来。
这可真的……长见识了啊。
以往的德芸社的小曲儿,比如说耳熟能详的《大实话》、《百忍图》、《探清水河》、《送情郎》之类的也就罢了。
这种曲牌呢,和歌差不多,不太要求什么韵脚腔调就能唱。
大伙喜欢听,熏的时间长了就会了。
可这《挡谅》可是正儿八经的太平歌词……
大家竟然能记住歌词?
这可新鲜了啊……
同时,他仔细的听了听,忽然发现……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唱。
大概有不到一半的人会唱这个……
他们是怎么会的?
于慊不解。
可却不知道……这群会唱,记住了歌词,甚至无比熟悉这首太平歌词的群体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做……
吴吹!
(《怯曲艺》原版在 到232章。).
第1585章
《怯曲艺》这个活算大么?
当然算。
这是吴少白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刚出道时,除了传统相声之外,第一个超过30分钟的大活。
同时亦是他第一次攒底时拿出来的大活。
对他而言,这活始终是一个很具有纪念意义的活。
但要放到现在,其实在吴少白看来,这活还真就不算太大。
这个“大”,不是说时间。
而是说难度。
这么多年里,他自问自己的相声水平也好,风格也罢,始终都是在向上增长的。
当年说《怯曲艺》的时候,那30多分钟说下来,真的是泗脖子汗流。真的感觉里面是成本大套的说,成本大套的演。尤记得第一次表演还有着锣鼓队的助阵。
可在如今的他看来,这种活虽然时间上没什么缩短,但从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上来讲,基本已经没差了。
驾驭的得心应手。
包括侯振也是如此。
吴少白的说唱逗三门说完之后,该说“学”了,他上场。三人合唱了一出《四郎探母》坐宫的戏。
甭管是道具也好还是干嘛也罢。
都多了一份从容。
没什么费劲巴拉的东西,可如果单拎出来现场效果,以及包括语言包袱的那种精炼程度,这一场的《怯曲艺》效果要比第一场好得多。
也更可乐。
最后,时间卡在了31分钟结束。
吴少白、于慊、侯振三人鞠躬下台。
时间也来到了10点出头。
“您辛苦。”
“辛苦。”
双方互相道了一声辛苦,岳芸鹏和孙樾走上了台。
下了场后,老秦赶紧端上了水给仨人。
吴少白站着,于慊和侯振坐在椅子上喝水。
没人说话。
这一场活说完,大家总得有个缓冲时间。
而于慊喝了两口水后,就说道:
“我出去抽烟去¨` 。”
刚走,吴少白就坐在了椅子上。
侯振一口气喝了大半杯自己杯子里的水。
他连续上了俩活,也是够折腾的。
但不累。
恰恰相反,他现在还挺兴奋的。
台上的岳芸鹏和孙樾按部就班的在那说,作为压轴,俩人现如今放到哪都能HOLD住全场。
所以三言两语就抖了几个包袱,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后台,吴少白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一会说的《你要折腾》是个新活。
上一篇:灵气复苏中的二次元
下一篇:名侦探:不收网,我快组织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