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回到过去
外界一片赞誉。
无论是活的质量,效果,第二场依旧延续了第一场的高质量,半点没有差错。
同时,郑州站CBD会展中心的票价也越炒越高。
几乎都翻了倍。
接着,等到上午10点多的时候,有人拍到了在新郑机场走出来的吴少白一行人。
一行人坐上了车,朝着CBD赶去。
而 伴随着《九头案》现场版本的第二本出来,无论是百度指数,还是新浪微博上面,热度都慢慢高了起来。
无数人听的如痴如醉。
而破天荒的,北大在上一次点赞了吴少白的那封《家书》后,再一次点赞了第二场的饭拍版本微博。并且附言:
“学子外出游历,七位老师共祝马到功成!待归来时,愿花一朝满长安!”
……
“#九头案#,我太幸福了,一想到今晚又能听到新的九头案。可又觉得太不幸了,因为昨晚在郑州小吴先生亲口说的,九头案最起码要说11本到12本。也就是说,很可能我们想要听完,就要等小吴先生说完《西游》之后了。难不成又要等到明年?/大哭”
当郑州站的第三本九头案以马老三手持钢刀自树后出来,劈砍来人而结束。
随着故事的展开,九头案的奇,诡、卓、绝、狠全出来了。
一颗颗人头。
一个个故事。
奸情、人命、贪婪、取舍……
在七位先生的改动之下,整本的故事愈发的曲折离奇,也愈发的让人欲罢不能!
太好听了!
一场接一场的观众,场场不落!
天天在网上催更。
而德芸社那边也同样如此,有声读物的出版社真就是应了吴少白在《坑王驾到》上的那句老话。
推开门,跪了一地,哭爹喊娘的想要拿全本的出来去卖。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本《九头案》就按照现在这个热度,只要出版出来,肯定破有声读物的售出纪录。
它似乎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一时间,全民似乎都掀起了一股子单口相声热。
无论是优酷、土豆、或者是今年刚刚崭露头角,相对已经开始往视频里塞广告,靠着无广告硬生生在极尽饱和的网络视频平台硬生生撕下一块蛋糕来的A站,B站上面都是如此。
#九头案#这仨字的搜索量一天比一天高。
一连六天。
截止到济南场的结束,5场九头案已经把热度完全带动起来了。
等第六天晚上吴少白等人抵达西安国际会议中心的时候,观众更是早早的来到了会议中心外,等待着入场。
这是打郑州站开始的潜规则。
在郑州CBD的时候,因为地方不太远,所以郑州的观众入场很早,6点半左右就坐齐了。
而等观众坐齐,还不到7点,吴少白就直接出来了。
虽然扣子已久留的精彩,但这一场的内容其实更丰富一些,因为时间宽裕,吴少白在这段九头案里加了不少的闲白,无论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是一些古代时的风土人情,给的都相当的多。
然后被郑州的观众一总结……
加上在燕京那群正眼巴巴盼望外出的小吴先生回家的观众一科普……大家伙都明白了。
小吴先生的演出只要大伙肯听,从来不让人等。
只要坐齐了,那就开书。
时间紧有时间紧的说法,但如果想听的多,那就提前去。
提前个一二十分钟坐满,那二队的人也不耽误,直接就上台来,一点都不吝啬多说一会。
满德芸社,二队独一份。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伙都喜欢听二队相声的原因。
人家老板厚道,就跟《百忍图》的那首老词儿一样:站柜台、笑颜开、休要发困莫要发呆,似你这个买卖怎么样儿不发财~
于是,打郑州开始,杭州、济南、在到如今第六场的西安,观众一听提前进提前说,一个个都开始提前了。
提前到来的观众之中,有这么两位。
一个模样有些黑,梳着一个寸头,看起来还有些兜兜齿(地包天)。另一个呢,白一些,脑袋顶上没头发,眼睛微微一些细长。
年龄都不大,也就在30左右。
此时此刻俩人就坐在第二排,目光有些呆滞。
倒不是说这俩人心思没在这,或者说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俩人的目光都盯着台上面那张桌子。
桌子以黑为底衬,绣着金色的团龙纹。团龙纹环绕着的是德芸社这三个字。
二人的目光就盯着德芸社三个字,眼里的情绪与其他观众那种期待,或者是好奇的情绪不同,反而是满眼的羡慕。
这会演出还没开始,会议中心里也是闹闹哄哄的。
等俩人回过神来是,面容黝黑的青年扭头看了看四周……因为亮着照明灯,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现场窜动的人头。
国际中心这一场,只有4700个人。
是这七场演出里最小的。
因为这事儿,这两天其实西安这边还被人笑话来着。
人家都在说西安拉低了小吴先生七场专场的平均人数。
因为哪怕是倒数第二的郑州CBD,也能坐下6000人。
六朝古都的西安怎么5000人靠上的场馆都没有?
西安人当然不服气,举出了好些例子来,什么西安体育场啦,哪哪场馆都是一万多人之类的。然后人家就会问:那为什么小吴先生不去呢?
结果这边人一查……
好家伙……这个三线明星的演唱会,那个二线明星的歌友会……
就特么你们耽误我们看小吴先生专场的?
楞滴几个瓜怂开个驴日瞎的演唱会,一帮哈皮瓜娃子选个小地方不好?弄滴鹅们西安被那群外地的憨批嘲笑!
四千七百人算个球似的嘛!
连带着那几个开演唱会的明星也挨了骂。
挺无辜的。
可不管怎么说,或许4700人对于吴少白的粉丝来讲,真的太少了。这件事魔都人最有发言权。
因为人家坐满了一万人。
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所有网友说“看看我们魔都怎么招待小吴先生的,在看看你们”……
但西安人这次可都觉得是受了无辜之灾。
还不都怪那几个瓜怂!
可对外人来讲,4700人的专场……真的也不小了。
或许这些人在键盘上也就是几个数字,可只有来到现场的人才知道,这4700人哪怕一人咳嗽一声,场馆里都嗡嗡的。
而对于两个青年来讲,这4700人就犹如他们那遥不可及的梦。
看着满坑满谷的观众,黑皮肤的青年对旁边眼睛细长的青年说道:
“老王……人可真不少啊……”
王姓青年左右看了看,同样点头:
“确实。人是真不少……”
“什么时候咱们干专场也能干到这种规模……”
“老苗你别忘了,咱们这一场人是最少的。”
“……”
说话的黑皮肤苗姓青年话头一顿……接着长叹了一口气。
“况且,你现在最好祈祷,德芸社没有来西安开分社的意思.. .........不然……青曲社绝对挡不住。”
王姓青年又来了一句。
苗姓青年只觉得心里更堵了。
“他们怎么就倒不了呢……”
“慎言!”
“呃……”
一时失语的苗姓青年赶紧收住了话头。
王姓青年说道:
“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咱们先在西安站稳脚跟吧。如果德芸社真的要来西安……挡也挡不住。陕派相声的市场本来就争不过京派……但好歹我师父和张文顺先生有点情分。大家都是文字科的学员,前两年他手术,我师父还打过电话去问……而去年老人家去世,张先生也让女儿来吊唁了。今天咱们在把录音送过去,一会说一下这边有多难……我觉得吴少白这人应该是挺上道的。“
“他上道?……你管这叫上道?他来的时候和谁打招呼了?”
苗姓青年有些不满。
王姓青年摇了摇头:
“老苗,就咱们道听途说的消息……他要是真打招呼,你敢不答应么?”
“……”
看着沉默的搭档,王姓青年叹了口气:
“还是的呀,在说,这件事他也不是针对咱们,他是针对徐德谅他们。要真说坏规矩,他们才应该是坏规矩的那一边。所以,咱们今天来,一是看看活,看看咱们和这个子侄辈的人到底差距在哪……二来,咱们就是来结个善缘的。咱们和郭德刚说不上话,但和他总能了吧?旁敲侧击,问问有没有来西安的意思,在送段录音过去,结个善缘。到时候这件事稍微炒作一下,让人知道有这段的关系,到时候好歹咱们也能占个理字,对吧?”
“……嗯。”
上一篇:灵气复苏中的二次元
下一篇:名侦探:不收网,我快组织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