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第8章

作者:想回到过去

  “行,一会见。你爷爷让我去接你的。”

  看到了这条信息,吴少白飞快的回复了一句:

  “好的,二叔,那等结束了见。”

  “好。”

  收回了手机,他看着整在那活动腿脚的老先生,笑着问道:

  “邢先生,怎么样?”

  老头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难怪文顺说你能耐大……好样的。”.

第10章

  演出仍然在继续。

  攒底的活,郭德刚和于慊带来的是一场非常符合天津人口味的《卖吆喝》。

  为什么与平常表演不同的选择了这个?其实原因很简单,按照相声的表演区分难度的话,天津确确实实是最难演的。

  曾经有句夸张的话来讲,说天津方言虽然好学,但天津人有一套自己认老乡的方式。不是所谓的什么哪里吃饭哪里熟悉哪里的包子最好吃之类的……俩都没学过相声的人见面,你来一套《莽撞人》,我来一套《报菜名》,从贯口的气口根脚上面一认,就知道是不是本地人了。

  虽然说出去有点夸张,但“相声窝子”这话真不是白叫的。

  说穿了,这边人听相声挑剔至极。

  不过想想也是,听惯了马三爷的相声,让你在去听俩外行人在那瞎白话,谁能忍?

  所以这一场的汇报演出,其实郭德刚想的很简单。

  我稍微有点名气了,人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一场演出,就是想让诸位看看这个天津跑出去闯荡的孩子如今出息了,用一场最卖力气的演出回报给家乡父老。

  这也是为什么在普遍的天桥德芸社演出票价都已经被黄牛炒到了200块一张的时候,这一次在天津的演出票价只有一百块一张的原因。

  给家里人说相声,您买票是您捧我。

  可我不赚您钱是我对家乡父老的本分。

  而最能体现基本功的《卖吆喝》,说学逗唱四门全占,用来给家乡父老交一份作业是最合适的。

  演出结束,按照道理,观众没听够,得返场。

  而其他人也都来到了后台口。

  一来是一会要翻几个节目提携一下其他人,混个脸熟。二来是一会唱最终结束的《大实话》的时候,全体演员得到场,感谢天津的父老给捧场。

  后台站满了人。

  老一辈的几位先生很开心。

  郭德刚作为班主,带领着一众人回到了天津,看过这一场,几乎可以说这碗饭是端稳了。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要不是真心爱相声,那早就远离舞台了。能留在这的,真的是一辈子都奉献其中,愿意发挥余热,看着相声重新繁荣。

  如今这一场汇报演出能得到天津人的认可,说穿了,将来德芸社全国各地去开巡演底气都足了。

  连天津卫的老少爷们都叫好,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这就是天津人在相声界的地位。

  而其他孩子们呢……

  情绪却不算多高涨。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发现了一件事。

  几位文字辈的先生上台时,别管好不好,天津人都给了最高的礼仪,全场精力集中的听完。而班主郭德刚和于大爷上的时候,那给的好却是真心实意的满堂彩。

  可唯独到了孩子们这里……

  人家一开始还兴趣挺足的,可听了一会……也不知道是自己的相声不可乐,还是真水平一般,观众的注意力确实很散。

  问了老先生们,老先生们就给出了一句答复。

  “你们的功力还不到家,想满足天津卫的口味,还差了那么一丝火候。但也不错,对于晚辈,他们也给了宽容,听你说完,给你叫个好,鼓个掌,回去继续修炼,挺不错的了。”

  老先生们都知道早年间的天津人口味多挑剔,所以给出了自己最中肯的建议和评判。可问题是这些徒弟们都没太经历过这些,听到先生们的意见……一想着自己在天桥剧场说的还挺不错的……在看看现在……还别说,真有那么几分失落。

  但台下归台下,台上归台上。

  郭德刚这会已经翻了三场了。徒弟也带出去了两个,但看观众的意思还是不让走,得继续。

  接着,忽然就听俩人在台上呛呛起来了。

  “《四郎探母》这腔太高,我吧,肯定没问题。那嘎调也没事,可家乡父老您想想,我这卖了一膀子力气,旁边这位在那嗯,啊,去你的吧,一场下来和我拿一样的钱,您各位说我心酸不?所以,这样。想听《叫小番》,没问题。但得让于老师也得来一段。如何?”

  “我啊?”

  于慊满是惊讶:

  “刚才在后台时你也不是这么说的啊。”

  “哈哈哈哈~”

  观众开始起哄:

  “于老师来一个!”

  “来来来,来一个!”

  “不准跑啊!”

  “你看看。”

  郭德刚指着台下:

  “观众们多么热情?你不来一个?这样,我给你起个头……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啊~~~门!!!来,你来。天津的父老乡亲都在看着,唱不上去砸手里了,小心被丢砖头啊!”

  “哈哈哈哈~”

  观众又起哄,于慊似乎不服气:

  “嘿,你还得这理了是怎么的?……我实话说,也不怕露怯,这嘎调,调门太高。祖师爷没赏我这调门,我唱不上去。”

  “吁~~~”

  郭德刚蔫吧坏的带头起哄。

  于老师无语的看了看四周:

  “不是,你起什么哄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唱不上去你还说什么?祖师爷都不赏你饭,要饿死你!”

  “还饿死我……饿死我怎么了?我和您说,今儿个当着天津父老我也不是和您争竞(争论),我是唱不上去,但好歹我有徒弟啊。你都带了仨徒弟出来了,我带我徒弟出来也没错吧?是,祖师爷不赏我饭,但问题是赏我徒弟啊。我徒弟都不乐意吃,但架不住祖师爷拿锹往里捅啊……”

  “哈哈哈哈哈~”

  在观众的笑声和期待声中,于慊一展手:

  “少白!来!给他瞧瞧祖师爷怎么给咱喂饭喂到消化不良的!”

  “……???”

  站在人群最后面的吴少白听到舞台上的动静,懵了…….

第11章

  后场的众多先生,徒弟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

  他们都没见过吴少白使活。

  到的时候,吴少白已经开始收尾了。加上平常在天桥的时候,吴少白始终扮演的是一个半年前刚拜师,跟在师父后面勤勤恳恳伺候人的角色。嘴甜,心思细腻,有眼力见,很讨人喜欢。

  但要说上场说相声,那还真是头一回。

  虽然听说今天的场是吴少白开的,而且还是用单口……但具体什么模样还真没瞧见过。

  单口不好说,一人便是一出大戏。而他们抵达时,哪怕在后场也能听见观众的震天掌声与喝彩,一看就很满意……

  所以这会于慊一喊吴少白的名字,所有人立刻把注意力集中了过来。

  幸好,吴少白还没换衣裳。

  在迟钝了一下后,赶紧系好了大褂最上面的一颗鸳鸯扣,长袖一摆……

  少白一身白。

  公子人如玉。

  而天津的父老也给面子。

  这一场,他们算是看出来了。

  郭德刚于慊俩人是没什么毛病,其他的老先生呢,虽然段子什么的有些老气,但基本功扎实,表演的主要也是一些展现基本功的东西,听着也算舒坦。

  但他的这些徒弟们……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说白了,用的东西都是新的,也不是说基本功照别人差……怎么说呢,就是没有小时候那种听园子的味道。

  有的年轻人紧张。

  有的年轻人太燥。

  有的吧……还没整出来自己的风格,规规矩矩的,不太起眼。

  唯独这个开场敢说单口的少年郎。

  让观众们对他的记忆尤为深刻。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这孩子的相声……现在听了这三个多小时后,仔细这么一琢磨……

  嚯,还真是属他最舒坦。

  所以,等吴少白一从后台走出来。最开始时候打电话那大哥直接就亮了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