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回到过去
要么人家是有真才实学,要么是肯定有背景。
燕京文艺广播,那可是国字号的广播电台,也是天朝最早的三个电台之一,创立之初便是领导下令要丰富人民的文艺生活而定。
根正苗红。
一个二十六七的姑娘竟然能做了节目编导这么大实权的位置,想来肯定不一般。
所以他也客客气气的,接着把俩人往里面引,一直引到了德芸社的后台之后,周琼似乎对德芸社很是好奇,不停的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装扮。
而看到了周二的节目单上第一个《开场小唱》的表演人是岳芸鹏和吴少白时,她眼睛亮了一下。
“哥,怎么没见嫂子?”
听到康大朋的话语,郭德刚指了指外面:
“对面的剧场,我们要租下来改成一个书馆儿,她在对面带着人家量尺寸说装修的事情呢,一会过来。”
一边说,郭德刚一边给俩人用玻璃杯沏了茶。
坐在了沙发上,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问道:
“刚才在电话里,你说这事儿要当面说……什么事儿啊?”
康大朋接过了茶杯,点点头:
“嗯,是这样的,哥,我听过你的单口相声《济公传》、《枪毙任老道》等等这些……您觉得《枪毙任老道》算是悬疑么?”
郭德刚一愣,显然是有些意外……怎么见面忽然聊起来了单口。
但既然对方问了,他捉摸了一会,说道:
“严格意义上来讲,算是吧。《枪毙任老道》是根据《民国八大奇案之鬼市人头》改编的,但讲述的其实就是普通人家的事情。虽然故事情节幽默诙谐,但真要较真,它也算是悬疑破案类故事的一种……兄弟,你问这个的意思是?”
康大朋一指旁边的周琼:
“小周最近刚被挪到了我们文艺的午夜档,《午夜拍案惊奇》这节目哥你听过么?”
“听过啊。凌晨12点准时开始,主要是一档又一档悬疑啊、破案啊,甚至还有些惊悚故事的演播,长短篇都有,最近不是还发明了一个什么词……叫……有……有……”
“有声小说。”
“对对对。”
郭德刚一拍大腿:
“以前都叫鬼故事……结果现在变成有声小说了。也算是与时俱进~嘿,问这个干嘛?”
“是这样的。哥,小周这两天找到了我。如今的《午夜》收听率其实近几年来因为没有太像样的作品,加上小说故事都是以短篇为主,很多老听众都听疲惫了,有的甚至听开始就猜到了结局.. .........您也知道,午夜电台咱们主要靠的是汽车来拉动收视率,人家汽车电台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找到了其他节目,可是一时半会都不会换。所以《午夜》的收听率最近已经来到了历史新低……小周这算是火线救援,上来领导就想让改新节目,这不……她找到了我。想让我给出出主意……这不我就找哥您来了么。”
“……这……”
郭德刚一阵犯难:
“兄弟,小周,也不是我推脱……可问题是,《午夜》我是听过的。它主打的是悬疑,而我这是单口,它不挨着啊。你想想,好比说这个《枪毙任老道》,它其实就是民国的一桩命案,虽然故事曲折了些,但本身的叙事结构也并不复杂。并且里面还有许多包袱,笑料,让大家开心一笑。可要是放到《午夜》那种节目里……你想想,你们节目开场之前可是有什么女人尖叫,房门开启的那种声音对吧?等开场之后,人家一报幕下面由郭德刚为您讲述《枪毙任老道》……大家伙指不定在车里就开始起哄了……这不挨着啊。”
这话刚说完,门忽然被推开了,裹的跟粽子一样的烧饼带着满身寒气的走了进来:
“师父,我给您……啊?康叔。”
一开始还挺皮实的孩子一看到康大朋在,赶紧规规矩矩的打了个招呼。
康大朋笑着点点头:
“烧饼,又变帅了。”
“嘿嘿嘿~”
烧饼一边笑,一边从怀里往外掏,接着直接掏出了一张光盘。
“师父,我得去对面找我师娘帮她量尺寸,这个给您。”
“这是什么?”
郭德刚问道。
“少白的单口……不对,有声小说,他录了个小样,大爷说让您帮着听听,看怎么样。”
“哦,好。”
郭德刚也没多想,可却没看到周琼的眼睛猛然一亮,盯着烧饼问道;
“是吴少白吗?”.
第102章
烧饼不认识周琼,但这并不代表他看不出来好赖。
康大朋康叔在德芸社里虽然谈不上地位,但这些跟着师父一起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孩子却知道,这是师父的伯乐。
丝毫不敢怠慢。
而这个姐姐虽然脸儿生,可一看就知道应该是康叔带过来的,见对方一问话,烧饼自然就得规规矩矩的回答道:
“是的,就是吴少白。”
周琼的目光更亮了,盯着郭德刚手里的CD盘直接问道:
“他录的?是什么小说你知道吗?”
“呃……是《鬼吹烛》。”
烧饼回答了一句,而郭德刚和康大朋则同时面露疑惑。
显然是不知道《鬼吹烛》这本是什么小说。
不过他俩疑惑没关系,周琼忽然对郭德刚说道:
“郭老师,我能听听这个吗?……听起来这个和我们《午夜》的风格很合得来!”
“这……“
郭德刚看了烧饼一眼,心里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徒弟给自己听这个的意思。而烧饼则赶紧来了一句:
“师父,大爷说让您给指导指导,这是少白录的小样。”
29“噢。”
郭德刚点点头,目光落在了屋子放在角落里的小电视和CD机上面。
“行,我知道了,你去找你师娘吧。”
对烧饼挥了挥手,他直接起身走到了CD机前,就听身后的周琼说道:
“郭老师,其实我也来过咱们这不少次了。”
“您多捧。”
郭德刚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周琼嘿嘿一笑:
“我其实特别喜欢小吴先生。一开始我也是冲着您这边的单口相声来的,因为之前听过您和其他人的单口。后来《午夜》最近的收听率实在是低迷,台里都没辙了,但这节目从1999年就有了,自然不能说撤就撤,所以我才把主意打到您这里的。实在是麻烦您了。”
“嗨,说哪去了。要是没你们电台,指不定我还在其他地方落饭辙呢。“
郭德刚说着,把CD盘一推而入,接着调整了一下音量。
“少白这孩子最近这个月才刚出来,还有挺多不足的地方,您喜欢他是捧他了。这孩子也努力,说书、唱戏、单口、乐器等等哪一件都肯下功夫琢磨,而今天这种小样应该并不是正式版的,还不成熟,要是说的不到家,二位也别介意,孩子才16,得且练着呢。”
他先是提吴少白谦虚了一下。
不然一会万一说的真的什么也不是,在外人面前也不丢人。
而话音刚落,就听见音箱里面传来了一个毫无情绪的声音:
“有声小说:《鬼吹烛》,演播人:德芸社----吴少白。”
郭德刚听这开场,眉头就皱了一下。
这孩子的声音有点太平了。
听不出来起伏。
有点失水准……
可这个念头刚升起来的一瞬间,故事的正文开始,郭德刚立刻就不这么想了。
“要说……这盗墓的行当,可不是什么请客吃饭,也不是做文章。更不是那绘画绣花,达不到那般的雅致,从容不迫,或者是文质彬彬。可以说,它和温良恭俭让这些都不挨着……”
一段话,三人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声音干净”,接着第二反应是什么?
没有佟莉娅在视频时看到男友那般的生动。
他们脑海里只是出现了一个看不清面目的人,这个人正对自己摆手。
每次说道可不是、“也不是”、“更不是”这种否定词的时候,那看不清面目之人都会对他们摆手。
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特别生动。
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声音其他俩人听可能也就能听出来这么点东西,但在老郭看来,这事情就有趣了。
吴少白这一段书,并不像他本人学的那种西河评书……或者说,可能是他自己本身还没扭过来评书与有声小说的区别。因为评书虽然自古分两派:一派是“座谈古今”(就是后来坑王驾到那种类型,闲白儿多),一派则是“现身说法”。
真要说二者的区别,其实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往大了讲,评书的关键在一个“评”字。评什么?评人情、评道理、评是非,但是要注意恰如其分,不能喧宾夺主。可往小了说呢?又分“说、谈、批、评、论、讲”这六种技法。
二者一种是以“上帝视角”来评,好坏是非全凭嘴,而嘴凭着的,则是心里的是非道德。
而后者呢?所谓的现身说法,就是把自己代入进去。
说奸臣时,咬牙切齿。说忠臣时,肝胆相照。蒙冤屈时,以念明志,得昭雪时,铁骨铮铮。
说穿了,后者不会进行太大的评论,只是按照自己的故事节奏来讲述一个故事,说一本书。最后每一段后面,加上一段自己的评语。而这种评语大多数都是以诗文的形势来的,譬如大家所熟知的《红楼梦》,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诗文,就是在篇幅的末尾,曹雪芹添上去的一段批语: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段总结,也是总结了王熙凤的一生,同时也成为了千古名词。
而等书说到最后,一盏茶尽,是非好坏诸位听客自行判断,先生则飒然离去,留下了一片叫好声。
上一篇:灵气复苏中的二次元
下一篇:名侦探:不收网,我快组织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