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摸尸李元霸 第48章

作者:摸鱼大帝

  “是!”

  李忠答应一声,再次遁入黑暗,就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太子哥哥,你一定要小心,王家势力庞大,千万别惹陛下不开心。”

  临分别前,李长歌千叮咛,万嘱咐的,生怕李文昊在朝堂上冲动。

  第二天一早,李文昊打着哈气来上早朝,一路上看到各路官员无不躬身行礼。

  “最近山东闹旱灾,关内又刚经历兵祸,这两处的难民大量的涌了出来,如今长安城外的难民已经接近五万人了,这还不算是长安之外的难民,诸位有什么主意?”

  朝堂上,李世民拿着各地的奏章问道。

  “陛下,如今只能先利用各地的存粮安抚灾民,等南方的粮食运过来了”

  封德彝率先开口。

  “存粮?”

  “封大人难道不关注现在的长安粮价吗?”

  “汛期将至,大运河多处又有溃堤,泄漏的风险,这船怎么把粮食运到北方?”

  长孙无忌没好气的怼了一句封德彝。

  现在大唐的朝堂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实际上是一点实际的效果也没有。

  现在已经八月分,马上秋雨就来了,等秋雨一来大运河上的情况谁也不敢说,那时候这粮食运来还好,如果运不来呢?

  整个长安城,整个关中还有山东都挨饿吗?

  “大运河如果出问题,那连接南北的只有小小的一条潼关官道,到时候等粮食运到边疆,朕的将士恐怕都要饿死了吧”

  李世民愤怒的拍一下桌子,他这个新皇登基,怎么竟是祸事?

  “陛下,你说的状况都是好的,现在潼关官道已经彻底被堵住了,洛阳,长安两都之间堆积的粮食,货物,还有扬州过来改走陆路的粮食全都堵在了潼关官路上。”

  “陛下,李道宗已经发来数道催饷的文书了,边关各镇也同样等着粮饷”

  房玄龄站出来说道。

  “你们说说,如今这情况,到底怎么办?”

  “山东和关中的流民还没解决,现在漕运又不通了。”

  “这关中眼看就要被困死了。”

  李世民怒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让各地府衙,军营向当地世家富户借粮食,待漕运通了之后,我们付点利息就是了。”

  王珪站出来说道。

  他这么说,无非就是想让李世民依靠他们这些世家,从而淡化昨天和李文昊的冲突,还能狠狠的捞上一笔。

  “到时候,你们在趁机发一比国难财是吧?”

  李文昊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大唐,怎么就成我发国难财了?”

  “王珪,你这老货不用在这装好人,从昨天你儿子的尿性就能看出来你们家是什么货色,你们家那些土地钱粮是怎么来的你自己清楚,若是不服,你可敢让这百骑司去查一查?”

  “你可敢说现在哄抬物价那些人,还有堵塞在潼关官道上的人,没有你们家的人?”

  “太子,如今是在讨论怎么解决问题,不是让你来吵架的,你要是没有什么办法,就不要开口了。”

  李世民有点生气的瞪了一眼李文昊,心中暗道,今天大郎怎么如此不智?

  --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有两章。从明天开始,五章一起发。(主要是没存稿,今晚提前写出来。)弱鸡保命。

第61章 你家有钱,又不是养不起

  “这点事,就没办法了?”

  “王大人,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文昊明显是故意的,李世民也看出来了,李文昊心中肯定有办法,只不过是故意想看王珪难看才没说。

  “行了,有办法快说,我有时间在这等着,灾民和边关大军有时间吗?”

  “切!”

  李文昊吐吐舌头。

  “这大运河自然是该疏通疏通,该堵的地方堵,这没啥说的,派一个行事稳重的将军去就行。”

  “这潼关官道吗……”

  李文昊瞟了一眼王珪。

  “那就更简单了,这么多人拥堵在这官道上无非就是一个利字,到时候在官道上设卡,征收重税,让商人无利可图,同时官方出面平息物价,有人恶意涨价直接抄家灭族就完事了吗”

  “顺手砍两个贪赃枉法的官员,这潼关官道不出五天必然畅通”

  “当然这也不绝对,万一有人不安好心故意堵塞官道呢?所以啊,每个人在进入官道的时候,咱们都要给他发时间铭牌和身份铭牌,要是存留时间过长,那也要好好查一下了。”

  嘶!

  李文昊话音刚落,朝堂上就响起吸冷气的声音。

  这么一招不可谓不毒辣,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对于现在来说最好的本办法。

  什么国不与民争利?

  扯淡。

  现在特么风雨飘摇啥事不得可国家先来。

  至于哄抬物价的商人,只能说砍谁谁倒霉了。

  “哦对了,补充一下,为了防止有人中饱私囊,这次潼关官道两侧的人,全都用我的白马营。”

  李文昊这句话直接堵死了所有想要钻空子人的嘴。

  整个大唐谁不知道李文昊的东宫所部只听命于他自己,别人谁都不好使。

  “至于这难民吗……”

  “各位大人,你看,是不是该出点血了?”

  “各位大人的俸禄还有赏赐,可都是记录在案的,按照大人们这些年的花销,很轻松的就能算出来诸位手里该有多少钱财,你们看,是不是……”

  李文昊坏笑着搓搓手指。

  他这句话就是说给王珪这些世家子弟听的,你们家不是有钱吗?

  那是不是该出点血了?

  不出血,那就好好查一查你们家里钱的来路。

  虽然这是古代,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尤其是李世民手中的百骑司,其能力不下于后世的锦衣卫。

  “我身为文官之首,我带个头,捐钱十万。”

  没等李世民同意,长孙无忌站出来,直接捐了十万,立刻就有宦官拿过纸笔记录下来。

  “俺老程家里底子薄,少捐点,五万钱”

  “我秦琼也捐十万。”

  “我房玄龄……”

  “我杜如晦……”

  前秦王府的属官,每个人都捐出了一笔钱财,这面子给的足足的,等这些人捐完,李文昊把目光看向别人。

  “陛下,魏征家穷,只能捐一万钱了。”

  魏征也很光棍,他穷是真穷,不是装的。

  哪怕是到现在,他住的地方也不过是一座老宅,面积也不大,前前后后不过四间房,跟那些动辄几进几出大院的高门大户真心比不了。

  “王大人,你呢?”

  李文昊笑的很灿烂,说实话,长安城是不缺粮食的,太仓里至少有四十万石的粮食,但是这粮食是李世民在牙缝里省出来的,如今这情况还没到迫不得已,这粮食能不动,还是不要动。

  “我……”

  “我代表太原王氏,捐五十万钱。”

  王珪咬牙说道。

  “快,记上,王珪王大人捐钱一百万。”

  ???

  一群人惊讶的看着李文昊,这是……

  抢劫?

  本来他们以为李文昊在朝堂上让大臣们捐钱就够流氓了。

  万万没想到,他们还是年轻了。

  这才是流氓好吗,本来说捐五十万的,结果到李文昊嘴里一走就是一百万。

  “愣着干什么,记上啊,王珪,捐钱一百万。”

  “是吧?王大人。”

  李文昊看着宦官把这一百万记上,转头朝王珪一笑。

  “是,王珪代表太原王氏捐款一百万”

  王珪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段话。

  “呵呵!王大人高义,我代表着天下黎民百姓,谢谢你。”

  “诸位,你们是不是也一人捐一百万啊?”

  李文昊亲自拿着纸笔,走到其他世家的人身前,笑眯眯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