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出征前夕,我被貂蝉灌醉了 第92章

作者:大唐大秦123

而追来的李蒙骑兵和徐荣骑兵看见头巾之后,便下意识的以为是孙坚,将头巾重重包围了起来,直到大火被扑灭,众人到近看才发现是柱,这才知道上当,而现在连追都没有地方追了,只能离去。

虽然他们没能抓到孙坚,但是却抓到了许多的孙坚手下的兵将,众多兵将被俘,董卓下令,全部处死,而且都要以残酷手段杀死。

... 0 ...

从此,惨剧不停地传出,颍川太守李旻就被活活烹死,还有众多的士卒,都被布条死死的缠住,吊起来倒立在地上,向其中灌热油活活烫死。

与此同时,不仅屯兵梁东的孙坚被董卓以计谋击败,另一边屯兵河内的王匡亦派泰山兵屯河阳津,准备进攻。

董卓自然不会任由他进攻,当天便派出了众多的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的姿态,让王匡将重心全部放在平阴,但是暗地里派遣精兵从小平北面渡河,绕过王匡军,在后方攻击,在津北大破王军,更是俘虏甚多,也斩杀了许多。

就这样,三方交手一下,一胜,一平,一负,曹操胜,孙坚平,王匡负,即使面对十八路诸侯盟军,董卓手下的军队也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战力。

孙坚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来支援的张辽,张辽带着骑兵一万,粮草众多,前来支援孙坚,但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董卓的军队,虽然将其击溃,却也耽误了时间。

孙坚让张辽转达谢意,而后一路南下,他身为先锋军,一人打进了董卓的地盘,直指洛阳,不仅没有接到南部诸侯援兵,甚至连粮草补给都没有,这让孙坚大为愤怒的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失望。亏.

第127章

陈留大帐之中,张辽正在向曹操和秦毅汇报情况,前去支援自然是因为秦毅的命令,秦毅早就知道孙坚会败,因此派人前去支援,没曾想竟然在路上还遇到了董卓的部队,被阻挠了脚步。

再说孙坚那边,回到南阳之后,孤身一人来到联盟之地,愤怒的斥责几位诸侯,袁术几人都是低头不语,他们也很无奈,整个联盟的粮草运作大半都掌控在韩馥的手里。

而现在不仅孙坚这边粮草没有跟上,就连河内,酸枣等地的粮草都是没有供应,只有南阳这里,是袁术的老家,这才没有多大影响。

再说韩馥,他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但是生来胆小,就连这冀州牧的位置,都是董卓随意封 给他的,就是因为觉得他成不了大事,不会有反叛之心。

之前参加联盟也是因为大势所迫,所以在接收到董卓的威胁之后,韩馥担心袁绍他们会连累自己,便一步一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

这些事,秦毅早就有所预料了,毕竟秦毅可是一上帝视角的状态在参与这场战争,秦毅找到了曹操,和曹操商议该如何解决粮草问题。

曹操如今也是有些发愁,看到秦毅之后,连忙走了过去。

“子阳兄,你看看,现在该如何是好?”

“孟德兄莫急,子阳这不是为孟德兄来排忧解难了嘛,既然吾等是联盟之主,而那韩馥又是联盟一员,自然要听从联盟之主的命令,既然如此,那就命令韩馥继续输送粮草。”

“可是,子阳兄,哪有这么简单啊。”

曹操依旧是愁眉不展,秦毅闻言,爽朗一笑。

“孟德兄,你现在是当局者迷啊!这韩馥乃是为何不愿意继续输送粮草?”

“因为受到了董卓的威胁啊,子阳,你问这干什么啊?”

“哈哈哈,孟德兄稍安勿躁,既然韩馥是因为受到了董卓的威胁,这才停止输送粮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去威胁他让他继续输送呢?他会威胁,我们也会。”

听到秦毅的话之后,曹操一直拧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子阳兄说的对,是我太急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子阳兄身在局中,却能看得清局势,吾这辈子恐怕也无法企及你的高度了。”

曹操先是轻叹一声,不过很快就喜笑颜开,这样反而更好,秦毅与他乃是过命的交情,有了秦毅的辅佐,想要不成大事都难。

即日,张辽领队,曹仁副将,徐庶军师,带领一万骑军,从酸枣大摇大摆出发,直指冀州。

与此同时,各地大军粮草都是快要消耗殆尽了,没有办法,联军只能各自回到自己的守地,不过在曹操的牵引之下,各地诸侯仍保持着盟友关系。

而后秦毅双管齐下,分兵两路,曹操带领军队继续驻扎酸枣,秦毅带人前去处理刘岱与桥瑁的矛盾。

他们二人一向交恶,之前因为袁绍的压制,所以一直没有爆发,在回封底的路上,他们两人打了起来。

在历史上,刘岱将桥瑁击杀,而后让自己的手下王肱领东郡太守。

既然秦毅在这里,那么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秦毅来到两军开战的地方之后,命典韦带兵遏制刘岱,又令赵云带兵遏制桥瑁,就这样,以一己之力,横插在了两人中间。

两人虽然生气,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以他们的兵力,自然不是曹操手下的对手,那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这样,秦毅让典韦和赵云带兵堵了他们两天,第三天的时候,秦毅将刘岱和桥瑁都是叫来了大帐之中。

在秦毅的引导之下,两人握手言和,答应有什么事都等到讨董结束之后再说,就这样,一场内斗被阻止了。

而就在秦毅阻拦内斗的同时,董卓在洛阳得知盟军撤退之后,不禁大笑三声,而后派出了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五人,想玩与曹操等人议和. 0

一行五人来到河内后,见到了河内太守王匡,而后王匡派人立刻告知曹操,曹操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不答应的,并且亲自前往了河内,将胡母班、王瑰、吴循三人击杀,王匡也将阴修击杀,只有因韩融因为德名以幸免。

曹操回到酸枣之后,不禁感叹,董卓会派人前来求和,这是秦毅走之前就嘱咐了曹操的,而且还告诉曹操,要将前来讲和的人击杀,以示讨董的决心,不仅如此,秦毅还指名道姓的点出了韩融,说此人可以留下,以后用的到。

虽然秦毅未卜先知的本事,曹操已经见识过无数次了,但是曹操还是忍不住惊叹,因为这些已经超出了曹操的理解范围,因此曹操即便见过很多次,也还是决定神奇。

而由张辽带领的骑兵也很快来到了冀州,找到了身在冀州牧府上的韩馥,张辽始终谨记秦毅的嘱咐,只要韩馥不听话,那就可以杀。

带徐庶前来则是准备击杀韩馥之后,让徐庶领冀州牧,掌控粮草的运行,但是他们见到韩馥之后,韩馥的态度惊人的好,

这也让张辽这个老粗人准备了一路的话用不着了,韩馥设宴款待张辽以及众多将士。

解释自己之前是因为犯了糊涂,这才 被董卓那贼人给威胁了,并且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张辽离去之前,拿出了临走之时秦毅给他的一纸军令状,上面的内容是针对韩馥的,只要韩馥再敢有投董之心,将会直接击杀。

韩馥看到这军令状之后,不禁吓的双腿发软,颤颤巍巍的在军令状上按下了自己的大印,张辽这才领兵离去。

秦毅那边解决了刘岱和桥瑁二人的问题之后,也是带着二人以及他们的军队开始返回酸枣,因为白马校尉已经将韩馥那边的情况告知了秦毅,因此秦毅也就顺便把两人给带上了。

身在酸枣的曹操得知之后,也是再次召集天下诸侯。.

第128章

等到诸侯再次汇聚至酸枣等地之后,已经是七天之后了。

诸侯齐聚的当天晚上,举办了宴会,为众多的诸侯接风。

在接风宴上,诸位诸侯都是其乐融融,在宴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袁绍站了出来。

“诸位,现如今,董卓老贼把控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心可诛,其行为可诛,而且汉献帝此时尚幼,无法反抗董卓老贼,又相隔关塞,吾等现在就连献帝是否平安都尚未可知,如果吾等想要成就大事,那就应当再立新帝!”

袁绍的声音不大,但是整个大帐之内安静的可怕,足够所有人停的清楚。

“立新帝?听本初的意思,是已经有人选了?”

曹操坐在主座上开口问道,袁绍听后微微一笑,点头道。

“不错,汉室宗亲,幽州牧,幽州刺史,刘虞!”

听到袁绍的话之后,其他几人都是开始讨论,刘虞他们都知道,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汉室宗亲,和刘备那种冒牌货是不一样的。

而10且刘虞此人,不仅是汉室宗亲,更是一个为人品德高尚之人,治理的幽州更是欣欣日上。

现在袁绍提出了要立刘虞为新帝的时候,诸多诸侯都是各自参半,袁绍又转头看向了曹操。

现在曹操作为联盟之主,只要曹操同意,那么这件事就会很好办,事半功倍,但是相反的,如果曹操不同意的话,那么这件事恐怕就很难做成。

想到这里,袁绍不禁扭头看向了在他后面坐着的刘备,想起来袁绍就气的压根痒痒,就是因为刘备的三弟关羽,袁绍才失去了这盟主之位。

每每想到这里,袁绍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这是真正的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扯的有点远了,再说大帐之内,有人听到了人选是刘虞之后,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刘虞乃是幽王后羿,铁铁的汉室宗亲,很多人都是觉得可以借用一下这个名头。

至于立新帝,大部分的诸侯都没有这种想法,属于中立派,你立新帝或是不立,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看到诸位诸侯流露出了思考之色之后,袁绍乘胜追击,拿出了一块玉印。

“诸位请看,此乃先帝所用诏印,乃是传国之印,只要诸位同意,立刘虞为新帝,那么吾等将来都会是扶龙之人!”

“本初兄,你这饼未免画的太大了一些,先不说刘虞刺史会不会同意,就算是诸位盟友也不会同意的。”

一旁的鲍信开口说道,如同一盆冷水一般浇在了袁绍的头上,袁绍淡淡的瞥了一眼鲍信,没有说什么,转头看向曹操。

“孟德兄,这等大事,还得你来决定才行啊。”

“我来决定?想立新帝,还得问我同不同意?”

曹操装作疑问,看向袁绍,袁绍点头道。

“不错,孟德兄身为联盟之主,此等大事,当然是要孟德兄拍板决定才能算数。”

“哦?既然本初兄都这么说了,那孟德再不做出决定,反倒是孟德不懂事了。”

曹操冷笑着说道。

“立新帝,牵扯太多,现在国内大局尚乱,还未平息,怎可像董卓老贼一样,废旧立新,难道本初兄要效仿董卓老贼?!”

曹操最后一句话,犀利无比,瞬间将袁绍放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袁绍自然也知道,自己被摆了一道,但是却没有什么办法。

“孟德兄果真还是牙尖嘴利,吾袁本初,征讨董卓,只为天下百姓,绝无二心!至于孟德兄为何这么想吾,那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袁绍冷哼道,坐在那里,不再言语。

曹操也没再继续理他,但是心中却是对袁绍厌恶至,现在袁绍的举动无疑是想要将联盟推上风口浪尖,到时候一旦有什么问题,再想反悔就晚了。

就这样,宴会因为袁绍这么一搅和不欢而散。

虽然曹操等人都不同意,但是袁绍还是拉到了几人的支持,而之前萧墙祸起之事的韩馥就在袁绍的支持者中。

袁绍决定,等到十二月,也就是两个月之后推举刘虞为帝,同时派张岐人邀请刘虞到酸枣讨论事宜,不仅如此,袁绍还派人给自己的堂弟袁术送信,希望袁术可以支持他。

但是出人意料的,袁术并没有支持自己的哥哥,而是选择了站在曹操这边,这让袁绍大为气愤。

而很快,前去幽州邀请刘虞的张岐也赶了回来,他回来之后,将这次幽州之行原原本本的报告给了袁绍,袁绍得知之后,愤怒至极,抽刀将桌子劈成了两半。

原来这张岐到达幽州之后,得到了刘虞的盛情款待,张岐以为胜券在握,在合适的时机提出了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帝的想法,刘虞当即变了脸色,而后 将张岐赶出了幽州刺史府,并且在门口怒叱张岐。

“现如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贼子当道,吾及吾之祖上受先帝重恩,但是却未能清雪国耻。而各位据有州郡,既然已经联盟,那么就应当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皇室,但是你们现在却为了推翻谋反来谋反,这难道不是自取其辱吗?!”

刘虞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就讲张岐赶了出去,并且坚决推辞,不接受袁绍的想法。

得知此事的袁绍也是头疼无比,不禁又在心里怒骂了刘备一顿,不仅让他丢掉了盟主之位,还用假的汉室宗亲来骗他,不然也不用点头哈腰的去请刘虞了。

在一旁的韩馥为袁绍出谋划策,不直接邀请刘虞前来做这新帝,而是请刘虞领尚书事务。

袁绍当即明白了韩馥的意思,于是差遣张岐再次前往幽州,邀请刘虞担任尚书一职。

但是因为上一次袁绍暴露了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一次也是被刘虞拒绝了,更是亲手斩杀了除了张岐以外的所有使者,以示决心。

至此,袁绍的所有打算尽皆落空,袁绍只能就此作罢,不再提这些事。.

第129章

就这样,整个联盟一时之间再没有任何事端,驻扎在酸枣的联盟军和董卓军是不是得就会展开一场战争,双方有来有回,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董卓一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