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学验尸官 第123章

作者:河流之汪

  “部长把鉴识课交到我的手里,搞成了这个样子,我是痛心疾首。”

  “我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

  “我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东京的治安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警视厅!就是在这鉴识课!”

  “咱们这烂一点,东京都就烂一片!”

  “想想吧,‘警方救世主’的头条才在报纸上消失几天啊,忘啦!媒体的镜头可还在警视厅外边天天盯着你们啊!”

  “……”

  林新一不光开除,还把那些被开除的家伙竖立成了反面典型。

  当着全体同僚的面,他把整个鉴识课、乃至警视厅都上上下下地怒斥了一遍。

  警员们根本无法反驳,只觉得羞愧难当。

  那几个老大叔也觉得颜面无光,最终在一众同僚的注视下默默地低下脑袋,灰溜溜地认了这开除的结果。

  鉴识课的内部整肃总算有了点成效。

  林新一这个兼职的管理官,也终于在部下眼里竖立起了威严。

  等到下午,第二场培训开始的时候,这些鉴识课的警员也都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都学着毛利兰的样子,带上了笔记本和铅笔,认认真真地做起了笔记。

  “上午已经讲了勘察的基本程序。”

  “下午我就开始讲一些具体的勘察技术操作。”

  林新一转变了教学内容,开始向大家传授一些实用的现场勘察技术:

  “我现在就先讲如何寻找痕迹物证嗅源和提取、保存嗅源的方法。”

  “首先,寻找嗅源的重点部位肯定是现场出入口、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作案人来去的路线、作案人翻动过的部位。”

  “……”

  “找到嗅源后,最好可以保留实物。”

  “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使用脱脂纱布的感染提取法对嗅源提取保存。”

  “如果遇到嫌疑人在现场周围撒下大量胡椒粉、辣椒面、白灰等刺激性物品来掩盖足迹气味的情况,则可以先将刺激性物品轻轻扫去再提取。”

  “使用警犬鉴别前,用附有相同刺激性足迹土气味的物品,进行适应性训练。等警犬适应后再进行气味鉴定。”

  “……”

  一个下午过去,林新一耐心细致地讲了很多技术内容。

  这一次不仅是毛利兰认认真真地学了进去,在场的警员们也都掌握了很多勘察工作上的科学知识。

  不过,在将这些新知识的时候,还是有人发现了问题:

  “林管理官?”

  “您今天教的,怎么都是配合警犬才能用得上的内容啊?”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知识也得一点一点地教。”

  “先学哪部分并不重要,反正都要讲的。”

  林新一这样一本正经地答道。

  他表情非常平静,心里却是已经无奈腹诽:

  废话,鉴识课现在就只有警犬能用,不先教警犬鉴识知识教什么?

  人家凯撒那么给力,反倒被那些不懂怎么科学利用嗅源的人队友给拖了后腿。

  林新一也不指望这些鉴识课警员能听上两三节课就战斗力爆增。

  他们现在只需要学会怎么配合凯撒,打好N保一战术,保证狗的输出。

  “好,今天的培训就到此结束了。”

  “大家记住这些内容,回去自己复习就好。”

  眼见着时间已到傍晚,林新一有些疲累地结课走下讲台。

  警员们有序离开,而好学的毛利兰则是捧着自己的笔记,迫不及待地向林新一迎上来。

  学霸就是这样,上课学一整天还不够,下课还要追着老师问问题。

  而老师也向来乐于给好学的学霸开小灶。

  就这样,林新一留下来细致地帮毛利兰过了一遍课上的内容。

  现场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如果不是旁边还始终飘着柯南那张犹如便秘的阴沉小脸,这里看着就像是一间放学后的高中课堂。

  “感觉这样学着还是太抽象了。”

  “只是记笔记的话,根本没办法验证这些技术的实际效果啊!”

  讨论到最后,毛利兰不禁担心起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的确,这些知识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

  这个学生的悟性和态度都是极为罕见地好,所以林新一表现得非常关照。

  一开始他只想拉人入坑,现在却是已经不知不觉地把毛利兰当成徒弟来教了:

  “你放心吧,毛利小姐。”

  “我以后一定会带你去现场参加实训的。”

  “实训?”毛利兰有些期待:“什么时候?”

  “额…”林新一不露声色地看了柯南一眼:

  这位名侦探就在你身边…

  实训的机会恐怕是不会少了。

  只要你别被那种连续不断的高强度工作给吓跑就好。

  他心里这么想着,嘴上还没回答,身上的手机就突然响了。

  电话一接通,没听两句:

  “唔…实训来了。”

  “米花美术馆出了命案。”

第97章 出现场的第一要点

  傍晚,米花美术馆。

  这里正在举办中世纪美术展,一共有“天空”、“海洋”、“大地”和“地狱”四个展馆。

  发生命案的是,据说下午暂时闭馆了一段时间的地狱展馆。

  而死者,正是刚刚收购了这家美术馆的大金主,真中老板。

  这个世界上的群众对刑事案件始终抱有一种如同追连续剧一般的异常热情,而一个财团老板的离奇死亡,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新闻热点。

  所以,当林新一率领的鉴识课和目暮警官带领的搜查一课,组成的联合调查队伍到达案发现场的时候…

  那些赶着凑热闹的吃瓜群众,以及少数嗅觉极为敏锐的媒体记者,已经架设好了长枪短炮,围堵在了米花美术馆门口。

  “毛利小姐,注意,实训现在就要开始了。”

  还没下警车,林新一就认真地对坐在身旁的毛利兰开始了教学:

  “进入现场前的第一步,知道是什么吗?”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这位态度认真的好学生流畅地说出标准回答:

  “封锁出入口,保护现场,防止现场及其物证、痕迹遭到毁坏和遗失。”

  毛利兰回答得非常认真。

  但林新一却是摇了摇头,开玩笑似地笑出声来:

  “哈哈,那是现场勘查的第一步。”

  “进入现场前的第一步,是注意围观的群众和媒体,维护好警务人员的形象。”

  说着,他直接给毛利兰递上一个口罩:

  “把口罩戴上。”

  “等会下车被群众和媒体拍照的时候,不要停留,不要说话,跟着队伍直接进案发现场,不要四处张望。”

  “哎?”毛利兰微微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这、这有必要吗?”

  她以前看着工藤查案的时候,那位名侦探可从来不会避着媒体,更不会去注意什么个人形象。

  在毛利兰看来,媒体记者只不过是帮侦探扬名的工具,根本没什么要避讳的。

  “有必要,你听我的就好。”

  林新一也没有过多解释。

  如果毛利兰以后真的成为法医,并且在警务系统就职,肯定也会慢慢明白情况:

  名侦探是民间力量,警视厅是国家机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为了捉人眼球,媒体很喜欢吹捧名侦探这种群众喜闻乐见,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故事。

  而与此同时,他们则喜欢利用民众对公权的天然质疑,抓住警方在镜头前的任何一个漏洞不断放大。

  林新一以前可是在这上面吃过大亏的:

  那天他跟队出现场,完成尸表检查的验尸工作之后,就摘下口罩站在旁边暂作休息。

  同行的技侦同事一边寻找痕迹一边聊天,不经意地讲了个笑话,把他和另外几个同事都逗笑了。

  笑容大概持续了几秒,然后他们就继续各忙各的去了。

  但这一幕被围观记者拍到,传到网上,引起关注,上了热搜,味道可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