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28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说明一部分的泰拉的学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掌握教材上的死板知识,并试图变成自己的东西,甚至开创属于泰拉人自己的新领域。

“很好,但是不是他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瞧不起他们,然而,事实是在我看来,泰拉现在的学者大多都已经浪费掉了他们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二十年在一些最初级的领域上探索,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老夏斟酌了一下语言,“而现在,他们需要的根本不是这种探索,而是尽可能的把过去拖欠的二十年的学习补上,然后用自己剩下的时间,把这份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年轻人。”

“直白说,或许这样说很可惜,也很冷酷,但是,他们的年龄已经不适合作为一线研究人员了。”就好像是一群古代的数学家到了现代,他们花了半生在过度实数到虚数领域,又花十年以上的功夫在如何扩展微积分上。

假如没有一堆现代的教材的话,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徒劳的,就好像是婴儿的最初行走一样,蹒跚迟钝并不能抹杀这是文明前进的必经之路。

可假如有一堆现代的教材,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意志固然可敬畏,但是那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三十年已经彻底的浪费掉了,他们花费了半生求索的东西已经是教材上短短的几页内容。

而此时,最需要的不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往前开拓,因为年龄已经太大了,当他们学到教材的最后一页的时候,已经快要彻底失去思考和开创的能力了。

而此时的他们只能选择作为一个过度者,迅速分工掌握这份来自未来的真理和教材,并且将这份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不是带着研究者的怀疑精神,对每一个细节进行重复的尝试。

那是给下一代年轻人准备的,他们将不在浪费时间在过去通过的前路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完教材上的东西之后,再回过头去,对旧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应用,并产生新的疑惑,再将这份疑惑和怀疑传递给下一代。

换句话说,老夏认为泰拉人至少需要两代学者作为铺路的薪柴,第三代人才有可能积累到展开对新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上,否则的话,就现在自己带的那些学生做的事情就和民科没区别。

怀疑精神是研究人员必备的素质,可相对于老夏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说,他们还远没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就开始怀疑一切,什么死都要去作一作,这很不好。

“这样啊......”博士皱起眉头,“可你的要求太难了,能够达到你认为作为传承者的最低下限都得是泰拉一流的学者,把他们只是作为一次性的教师是不是太浪费了?”

“那然后呢?”老夏反问,“那然后呢?以他们的进度,倒是掌握得扎实了,他们把每一个初学者该犯的错误全犯了,不该犯的也犯了,也用巨大的代价和时间试探出了这些知识的边界,然后呢?然后没等他们学习完该学的东西,甚至还没来得及传递给下一代,他们就死了。”

“然后,下一代的学者继续重复上面的过程,然后泰拉人就一直一直在我教的‘初高中知识’,最多短大一年级的知识圈子内徘徊。”

“边界是给下一代去试探的,新领域是给下下一代去开拓的,而他们要做的就和你我要做的事情一样,就是确保还有下一代!”

这也是为什么老夏更多在教导他们的理论部分,而没有手把手的教他们实操部分,原因就在这里,他认为这些人是未来的教授和教师,负责把这份知识扩散出去的使徒,所以他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份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和快的传递给下一代的中年人。

那些人会成为下一代的教授,他们会进一步的咀嚼这些知识,然后通过一定的实操进一步巩固基础,并且掌握一系列的细节和技巧,同时,摸索出新领域的开拓方向和疑惑,然后将这些再传递给下一代的年轻人,到那个时候,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循环。

有人负责传承,有人负责怀疑,有人负责开拓,薪火相传,源源不断,而不是老夏带完一届好奇宝宝,然后再来一届一模一样的好奇宝宝,在做重复的循环工作。

“我会和学院方面谈一谈的”博士揉了揉脑袋,老夏说得不无道理,现在最需要的是有教学能力的人,而不是有研究能力的人,他们需要扩散这份知识,因为开拓的工作确实还早。

学院,“让那些新来的学生学这些是不是为时过早了一些,他们的基础还太差。”每一个教授都觉得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而且这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求索时间。

“各位,我理解你们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求,但是......”博士有点头疼,因为说实话是真的很伤人的,“你们觉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开创出什么吗?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对于老夏来说,你们达到了可以独立开始自己的研究项目的标准了吗?”

这话非常的伤人,几乎每一个教授都脸色不好看,这几乎是在质疑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求学精神,但凡有那么点学术上的傲气和追求的学者都很难忍得下去。

但是,反过来说,作为学者和求学者的基本素质也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博士说的是真相。

“差不多,该放手就放手吧,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任务,有些事情,应该交给下一代去做,就算你们有信心,有毅力,甚至有那种运气,退一万步说,哪怕你们有足够的时间,也应该留一些未知给下一代,而不是给他们一个已知而无趣的世界。”

这话让所有人都微微动容,作为曾经泰拉最前沿的学者,他们最清楚这种感觉,所有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开拓的领域都是已知的,而未知的领域隐藏在彼岸可望不可即,求学一辈子,兜兜转转还是在一个小圈子里面缝缝补补,没有比这更让一个真正的学者更加焦躁和烦恼的。

“好吧,我们接下来会稍微放慢一些进度,尽可能的多带带年轻人。”教授们的表情显然有些颓废,人已经站在真理之门前面,门后是无限的未知世界,却因为年老力衰无法推开门扉,只能将机会传递给后人......

“而且,老夏也不是他们文明的最厉害的学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就算可能是成绩比较好的那种,但是也只是一个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没有资格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个体,你们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如果再这样下去,假如泰拉遭遇到未知的文明,那么,我们甚至连可以去学习他们前沿知识的学生都没有!”

这个是老夏没想到,但是博士第一时间就意识到的恐怖事情,因为对于星盟来说,老夏也只是一个掌握了已知领域不到一半的应用者和学生而已。

如果泰拉遭遇到这样的文明,那么就意味着泰拉连凑出学习对方前沿知识的学者的能力都没有,而这一批老教授死了,下一代年轻人没有及时带起来,那么两个文明的差异无异于原始人和现代人的察觉,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博士总算明白,为什么老夏说,没有工业化的文明只能算是原始人,甚至是社会性野生动物的原因,因为你甚至连学习和模仿都做不到,就好像猴子和猩猩能够学会人类不少机械的简单操作,却连学习现代知识启蒙的部分都做不到。

所以,哪怕它们群居,有社会性,在人类的熏陶下,甚至可能会开枪和用工具,依然只是一群蒙昧的动物,没人会在乎他们。

而工业化的文明,意味着有系统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认知,有学校,有普及的教育,他们至少可以理解最粗浅的知识,并且通过教育一代代薪火相传下去,一代人不行,那就十代人。

高等文明的研究和探索速度是越来越慢的,越深入真理就越是进展缓慢,这就有一个后来追赶,最起码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

因此,对于星际文明来说,只有工业化的种族,才能称之为开化的智慧种族,否则,只是动物,哪怕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就好像是黑猩猩,也只是动物。

而只有进入信息电子时代,开始触摸星空的文明,才是相对平等的近现代文明,因为只有这个程度的文明,才能理解对方的社会、认知和对于宇宙的理解。

“还好,我们现在还有时间,还不算迟。”博士开口说道,“只要开始上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现在的泰拉勉强算是介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文明之间,加上先民的科技带来的一些隐形的加成,让他们至少可以跟着老夏学习,可以模仿,甚至模仿得还不错。

“我们明白了,确实是我们太......想当然了。”这话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含义是什么,他们原以为老夏算是顶尖的,他们只要再快一点,就能达到相同的高度,向外扩展。

而现在看来,很可能他们就算达到甚至超越老夏的水平,也只是达到星盟的“开创性工作”也就是研究工作的底线而已。

“而且,这还仅仅是生物学和生态理论的方面,还有物理学方面,这方面,老夏也无法帮助你们什么,而没有这些支持,就算是你们的导师本人也无法在这里完成他学业后几年的最基本的试验操作学习。”

这也是博士最头疼的问题,他觉得现在需要的是一整只星盟的技术援助专家组,在一开始,老夏的知识还能说是全面的,但是到了一个界限之后,很多东西,他自己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超出他的领域范畴。

而偏偏他自己的领域也是需要其他领域的成果作为支撑的,现在卡兹戴尔的农业和生物学研究完全依赖于老夏带来的星盟研究生产设备,而设备是会坏的,一旦坏了,整个泰拉没人能修。

光是那个精准定位基因碱基对并对其中的磷、氮、碳、氢原子进行精确切割和移动的隧穿针就不知道怎么制造并且装进去,更别说那套附带的原子级扫描探测设备了。

“没到大一统就洗洗睡吧。”这是老夏对于仿制生命树的基因扫描设备的原话,“大一统方程我知道是什么,也知道一部分的证明过程,可是这和你们掌握这个级别的物理学知识,并且有那个能力是两回事。”

现在博士也知道这个方程的解,而知道之后,他的感触和老夏是一样的,他知道答案,却不知道过程,而这个过程当中的延伸出去的才是应用这份最终答案的手段。

不过,比起那些可能从文明的开始到终结都不知道答案的来说,或许泰拉也算是......幸运?

“至少一光年直径的对撞机或者稍微取个巧,五光年的偏转对撞机,利用恒星作为粒子源,周围三十四颗恒星作为加速节点,利用恒星的引力和设置在恒星轨道上的接收器和二次加速器加速,然后这样一圈圈循环下来,直到达到无限接近于光速的超高能粒子,就有可能观察到引力子之类的更深层的基本粒子现象”

“前者是几乎不可能的工程,而后者......你们光是布置这些设备就需要至少四十艘世代方舟,殖民周围的星系,并且在这个情况下依然维持了相当的凝聚力和统治力来做这个事情。”这是老夏对于博士询问泰拉人理解和逆向跃迁引擎可能性的回答。

“通常来说,宇宙当中没有任何文明可以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独自完成,所有掌握超光速技术的高等文明都是踏着不止一个文明的尸骨,接力完成的这个工程。”博士开口说道,“我们又何德何能认为自己可以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达成这样的伟业?”

“所以,请各位务必牺牲一些时间和机会,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的广泛的传递出去。”相比那些为了等待一次合适的太阳喷发获取这个对撞粒子源而耗尽一生的学者甚至整个文明来说,这点牺牲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明白了,只是这个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

“比这更大”博士叹息道,“他们的前沿研究是用两次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高能引力子束对撞,从而模拟宇宙诞生时的奇点状态,换句话说,一次研究花费两百年,炸两颗太阳,我们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要花两百年的主要原因也是要等待合适的太阳和合适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有先祖设备的协助下的难度减免状态,而对于其他霸主级文明来说,一次研究花费上千年,数十代人接力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农业学院甚至感觉和自己没关系的其他学院的学生们猛然发现,学习的难度和内容好像变成了一个天顶星状态,当然,难度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对于那些天赋和学习态度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就真的是一低头一抬头,世界就是两个样子。

不仅如此,各级的基础学校的教学难度也在飞快的增加,用于增加通往上一级学习的基数,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工厂和农村里面常见的童工和回家帮忙而浪费掉宝贵青春的现象就显得十分的扎眼。

“强制教育法令”卡兹戴尔共和国第一个强制性的法令,要求所有五岁以上,15岁以下儿童和少年必须进入设立的集中封闭式学校接受教育。

为此,甚至动用了全部的基层力量,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显得不那么近情理的命令,他们不是不能理解孩子有一个好前途,只是,他们更在乎家里少了一个未来劳动力造成的收入减少的问题。

有些时候,一个文明和集体的需求和个体的需求是互斥的,一部分人会欣然忍受这种牺牲,作为铺向未来的基石,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毕竟“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呼声也从来没消失过不是吗?

第六章 乌萨斯进攻

萨米边境,乌萨斯第十二集团军在得到命令之后,进入全速推进状态,仅仅数天功夫就进入萨米东部境内,与之前进入的第八集团军汇合,两个集团军的兵力,按照以前战争的规模和状态,已经足以覆灭一个小国。

只是这场乌萨战争当中,萨米其实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的意义就是为哥伦比亚动员更多的军队争取时间,萨米是隔离哥伦比亚和乌萨斯的屏障,因此,哥伦比亚人哪怕是倾家荡产都会努力保住萨米。

特别是哥伦比亚北部和萨米南部之间几乎毫无天险可守,一片开阔的平原,一旦变成和乌萨斯接壤,那么哥伦比亚就势必长时间保持一只相当恐怖的常备陆军防备乌萨斯可能的南下行为。

同样的情况还有龙门和卡西米尔,至于说莱塔尼亚反而因为谢拉格山脉的关系,就算和乌萨斯接壤,也有足够的能力防备。

至于说龙门不担心的原因是乌萨斯本来就和大炎接壤,他们敢南下,大炎说不定就敢西进,直接切断入侵部队的后路,反过来也是一样。

最惨的是卡西米尔,他们就是那个不得不维持一只庞大常备军的例子,这严重的拖累了卡西米尔的改革和经济状态,特别是长期需要维持一只骑士军团以防备乌萨斯的情况下,就很难淘汰掉那些落后的骑士封主。

可问题是,个体的力量和过去的强者型军队,逐步被专业型军队和各种先进装备所替代,在之前爆发的卡兹戴尔内战当中,南方贵族联军就已经给世界各国展现了旧式军队,哪怕再精锐,有再多的强者都很难在战场上和专业型军队对抗。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乌萨斯绝大部分的部队也是这样的旧式军队,新军的数量十分可怜,他们只要脑子还有一丁点的理智就不会两线开战。

不过,哥伦比亚就不同了,作为被两大军火公司和其他大型企业控制的国家,他们或许在爱国热情,荣誉,纪律以及士气方面都欠缺,唯独在专业性和技术性上是没有缺陷的——毕竟对于军火商来说,不打仗才是一个噩梦。

就好像大家都看不起美国佬的少爷兵,但是大家都不想在战场上遇到美军一样,因为他们虽然是少爷兵,但是不代表他们不能打啊!

萨米首都防线,第一只哥伦比亚近卫师(相当于步兵师)已经抵达,与大部分还依赖于卡车和畜力的乌萨斯突击师来说,他们的装备显然精良许多,并且配备了相当一部分的轻型战车。

雷锤II型近卫战车,在卡兹戴尔内战当中获得数据和资料改进的新型载具,可以搭载8名步兵和两名车组人员,配备车载火焰喷射器,乃是快速突破防线,放下近距离交战的近卫单位的好帮手。

近卫是负责近距离战斗的单位,在过去的泰拉,他们配备冷兵器或者简单的快速施法装置,以快速的突破战场和接近并歼灭堑壕中的单位而存在,而先锋则是携带最轻量的武器追求机动性,从而第一时间完成跳帮并占领桥头,为后续部队部署开进作出准备。

而在新时代的战争当中,这两种兵种的定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卡兹戴尔内战的影响,前者开始向着正常的机械化步兵开始转变,而后者则向着专业的侦察兵转变。

泰拉的兵种名称含义和字面意思的差异性有点大,比如说特种兵并不是那种全能兵王,而是指专业的技术性兵种,例如工程兵、消防部队、防化部队甚至文工团都算是特种部队。

而狙击部队也不是那种长距离狙杀敌人重要目标的,而是指持有长距离武器的远程战斗部队,只是狙击干员定义现在也开始变得和真正的狙击手开始接近了。

辅助和医疗没什么可说的,前者是指掌握非战斗法术的术士部队,提供一定程度的医疗、迟滞、阻碍支持,后者就是医疗兵,至于说重装是在新时代改变最小的。

他们一开始就是定义为穿着外骨骼或者重型盔甲,提供战场上的中间防御力量和推进力量的干员,所以,把外骨骼换成坦克貌似也没什么问题的样子。

仅仅是一只近卫师对于萨米面对的敌人数量和规模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更多的哥伦比亚部队还在集结,换装和随运输舰队赶来当中,现在,萨米必须依靠一只哥伦比亚近卫师和自己还剩下的三个师的力量对抗乌萨斯先锋军四个师的进攻压力。

乌萨斯第八集团军总共有两个先锋军和一个常备军组成,换句话说,虽然因为萨米那丁点大的国土,正面战场上只能展开最多四个师的攻击面,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轮替,活活把萨米人和哥伦比亚人拖死在这里。

一个普通的周四,在与后方赶来汇合的第十二集团军汇合之后,乌萨斯率先开始全力进攻,他们越过了萨米东部的山地屏障,直接冲入萨米盆地之中,与驻守在此的萨米陆军部队交火。

“呜~”一架火炮先兆者承受不住连续的法术打击,怪叫着从天空坠落,随后变成一团地面上爆开的火球,然而,更多的火炮先兆者在法术无人机的掩护下越过山梁,为乌萨斯的迫击炮部队和战争术士引导攻击。

新时代的战争模式,在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内就把萨米接战部队打得摇摇欲坠。对于萨米人来说,他们对于战争的影响还停留在盾卫掩护战争术士攻击,乌萨斯的破城弩直接跳帮攻城的时代,而萨米的狙击部队大多只装备了滑轮弓与普通的战斗弩,面对这种战斗简直是力不从心。

这座由数十台超大型载具停驻构成的移动小镇在第一时间就陷入猛烈的炮击之中,数十架火炮先兆者肆意的为己方的火力倾泻寻找目标。

还没有看见乌萨斯先锋部队的影子,一只驻守在这里的萨米团级单位就几乎要完全溃败,而他们的援军也遭到了乌萨斯先锋军的突击部队的拦截。

挂着榴弹的轰炸无人机掠过瘫痪的小镇结构,将一枚冰冻炸弹甩进侧面商业回廊之中,那些临街的商店早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个的射击口,安装了大型的弩炮,只是这些旧式军械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就被轰炸无人机给解决掉了接近2/3。

卡兹戴尔的内战带给乌萨斯军方最大的启发就是那铺天盖地的先期无人机空袭轰炸开路的打法,而哥伦比亚则是看中了后期的那些载人飞机的战斗力,还有那些自杀式无人机的精准攻击能力。

毕竟哥伦比亚没法像乌萨斯那样把成千上万的感染者作为简单训练的术士拿去操作无人机,甚至摧残式的让他们保持链接的情况下,让无人机发动自杀攻击。

而乌萨斯的粗人们,也不太玩得来什么高精尖的精密操作,这种简单粗暴的地毯式轰炸和饱和炮击更加得他们的青睐。

只是相比卡兹戴尔那几乎是持续性的长时间空袭来说,乌萨斯在后勤上的薄弱,让这场空袭只持续了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耗尽了军团全部储备的无人机和法术榴弹,还有各种法杖的储能。

乘坐着卡车和突击艇的乌萨斯先锋部队快速逼近小镇,突击艇向着小镇外围的防御屏障打出束缚弩弹,在弩弹命中之后,开始倒车,将这层作为城市城墙和防御屏障的,包裹在移动平台侧面的防御墙拉开或者说拉垮塌。

“乌拉!”成群的突击步兵启动自己的喷射背包与破城弩,前者让他们可以飞跃城市区块的落差,后者则在飞跃的同时打出高穿透力的弩箭,利用尾端的绳索将自己固定在城市区块的侧面上。

同时,破城弩的专用箭矢末端是装备了源石爆破箭头,可以穿透沉重的盾牌和简单的街垒掩体,在跳帮城镇模块的时候非常有用。

只是,卡兹戴尔和哥伦比亚的同行都已经换成电磁喷子了,牺牲了破甲能力,但是得到更强的近距离接战能力,卡兹戴尔用的是龙息喷子,而哥伦比亚是箭弹喷子,前者的杀伤力更大,而后者的侵彻力更大。

突击兵的跳帮让萨米的守军总算是找到了一点当年的感觉,突击兵不外乎就是弯刀或者破城弩,而且泰拉的喷射背包的飞行距离很短,精准度也不高,掉进城镇连接处的缺口或者飞过头掉下去的几乎要占战损的一半以上。

当萨米的近卫士兵举起手里的传统弯刀,从藏身处跳出来,扑向那些先登的突击兵的时候,就看见那些以勇猛突进著称的乌萨斯突击兵齐刷刷的往周围散开,仿佛是被吓到的样子。

不等萨米人从这种反常的状态当中反应过来,一阵弩箭风暴就扫过这条侧舷回廊,装备在突击艇上部的速射电磁弩在一分钟内打出去接近500多发箭簇,密密麻麻的合金箭头在狭窄的回廊内弹跳飞溅。

萨米守军身上落后时代的护具根本顶不住这种火力的扫射,如果不是这种武器本身也是一种法术装置的话,他们还要遭受更大的损失。

两名乌萨斯术士浑身湿透的从操作台上滚下来,他们没有卡兹戴尔的湿件装置,也没有维多利亚的新式技术,就只能靠人力来弥补。